首頁>影視>

從電影院出來的那一刻,我趕緊往閨蜜群裡發的一句話:

我太慘了,先是笑,後是哭,再是哭著笑,最後又哭又笑……

閨蜜問,這是怎麼啦?

我說,我剛從魯能城電影院看完《獨行月球》出來呢。

01

沈騰還是那麼好笑又好哭。

作為“宇宙最後的人類”這一腦洞題,

騰式答案是,在這絕望的世界

只要有一絲希望也會給你無邊快樂。

淚點和笑點,

混在這場黑色荒誕劇情中,

變化莫測的錯著,

你也不知道下一刻抖出來會是一個淚點,

還是一個笑點。

總的來說,

這個科幻背景下,

充滿爆笑情節的催淚治癒故事,

過程很好笑,

結局很心酸,

落點很情懷。

02

《獨行月球》上映10天,

累計票房已突破20億元。

但最近豆瓣評分從7.3分降到7.0分再到6.8分

猝不及防三連跌

好似含騰量超標的這部片子

除了場景和故事背景不同

喜劇方式貌似和之前的作品並無二致

喜劇揭示人性的真實呢?

弱點呢?

罪惡呢?

通通沒有

於是就有人不答應了,

沒有彰顯人性醜惡的細思極恐。

這部劇喜劇,

Just so so了啊!

但半月以為,

單純沉浸在快餐式喜劇和人生笑料百出中,

不也是社會人日常辛勤耕耘、無止投入的

情緒解毒丸、調劑小妙方嗎?

世界很難,

各種人生窘境、深層焦灼……

騰式電影帶來的情緒自救,

說句精神偶像,

不為過。

03

說回這部電影,

改編自漫畫家趙石的同名漫畫《獨行月球》。

相比電影的幾度大起大落,

原著漫畫情節更豐富、細節更多。

不過漫畫中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場景電影中並沒有出現。

比如,在親眼目睹行星碎片撞擊地球,

意識到自己成了“全宇宙最後的人類”後,

獨孤月喪失了生存意志,

開始各種找死的過程——

不僅沒死,反而還練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本事。

漫畫腦洞比電影更大,感情線缺失,

無厘頭情節更多,更二次元。

不過拋開形式不說,

這故事真是讓人覺得現實。

屌絲變英雄,

英雄本色卻很屌絲。

你看,

世界就是這麼兩面!

04

如果說有哪裡不過癮,那就是科幻成分完全不滿足幻想。

最逗的一幕是,

地球人類舉起來手電等各種照明工具,

只為了告訴獨孤月“你不是一個人”,

“一”字還被導演故意抹去。

這個就有點不能接受了,

科幻也圓不回這不自洽的邏輯,

行動計劃猶如兒戲。

05

這兩天又把有關月球的電影刷了一遍。

地月相撞科幻腦洞大片《月球隕落》,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太空救援》,

前者簡單粗暴,

後者快感不足。

人類家園,

愛與被愛,

萬變不離這永恆的主題。

所有相遇,恰逢其時,

所有分道揚鑣,有跡可循,

所有結局,對得起最初的相遇。

這,才有了故事。

仔細想想,

千山萬水,

日月星辰。

我們出發是為了相遇,

不斷流浪,只是為了回家。

《獨行月球》

特別值得一看。

3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蒼蘭訣長珩結局:沒和誰在一起,只想當朵安靜的美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