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掃黑除惡專項整治的成果來看,公檢法系統人員佔有很大比重,造成的惡果觸目驚心。我們知道,一般官員貪腐不會對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很大損害,但公檢法的公職人員知法犯法則給普通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的傷害和影響特別巨大。所以希望我們的反腐倡廉和掃黑除惡工作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周密,越來越有效,還社會安寧、人民幸福。
最近在看電視劇《分界線》,裡面多有警察充當保護傘和官員貪贓枉法的精彩演繹,雖然這是電視劇,但裡面犯罪分子的猖狂囂張和窮兇極惡還是讓我們不寒而慄。試想,如果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或我們的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當然,這是本人的杞人憂天,但從各種媒介信息來看,這些案件不是簡單的個案,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有發生。我注意到電視劇拍攝地是在安徽蚌埠,聯想到2018年因嚴重貪汙受賄、徇私枉法被判刑的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合肥市公安局原局長程瀚。不知是不是影射這個因被冠以“耳光局長”、“茅臺局長”、“流氓局長”等諸多稱號的“警界一哥”?
我還想到年初播出的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負十四億》,影片揭秘了公安部原副部長孫力軍的政治團伙案,涉及到王立科、龔道安、鄧恢林、劉新雲等人。這些人是什麼人,相信不用我說,大家心裡已經明白了。
一部好的電視劇要讓觀眾認可和喜歡,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氣,既要客觀地反映一定的社會現實,又要在某種程度上真實可信,讓人覺得不假,不飄。雖然《分界線》演員和劇情表現可圈可點,不乏精彩,但我們還是在這部片中看到了一些瑕疵,覺得編排情節太嚴重。
還是先百度一下這部電視劇。該劇根據潘軍的小說《犯罪嫌疑人》改編,故事講述下崗工人馬冬生因女兒馬瑾突患重病,搶劫了一家多次踩過點的“黑店”。因為這家店的老闆李兵當年曾強姦過馬冬生的徒弟李菊,馬冬生可以說是故意為之,有報復,也有劫富濟貧的意思。
刑警隊長於超負責調查這起搶劫案,意外發現一樁貪腐案件和制販毒大案。於是於超不僅和馬冬生鬥智鬥勇,而且想方設法和李兵的姐夫副市長陳子韜和市公安局副局長譚季平進行了堅持不懈的較量。最終於超克服種種困難,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也感動了馬冬生,讓他主動選擇了自首。
偵探劇的套路很多,但也基本上跳不出這樣二個主題。一是著力宣揚有勇有謀的主人公或他的團隊怎樣千方百計不畏艱險與陰險狡猾的犯罪分子作鬥爭;二是著重描述刻畫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並將華人最看重的人情融入道德、法律中。本劇可謂是兼二者而有之,既描寫了於超的正直與堅韌,也描寫了他在處理各種關係時心路歷程。故事細膩,演員表演自然到位,但可能是太細膩的緣故,片子中數不清的巧合讓人覺得人為的痕跡太多,覺得很偽。
偽雖然沒有影響片子的觀感,但大大損害了故事的真實和可信。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於超再次找到了警察局所長劉志永,劉志永說兩年前陳子韜之所以能夠逃避組織審查,原因在於兩點:下面眼線多,上面後臺硬。但他們的這次見面,無意中讓陳子韜看見了。
我覺得完全沒必要,於超和劉志永在街頭大牌檔吃飯,作為副市長的陳子韜要想看見的幾率真的微乎其微。而且作為劇情需要,陳子韜看不看見都不影響劇情的發展。
再比如,陳子韜當眾宣佈在未來的二十四小時,如果再沒有新的線索出現,“411”專案組必須予以撤銷。正在這時,李大海送來了一封剛剛收到的匿名信。我覺得真是巧合巧到家了,如果這封信是於超授意的還情有可原,然而,此信是馬冬生髮出的,這不是巧得不可思議嗎?晚幾個小時收到毫無問題,只要在二十四小時的任何時間段有匿名信出現就可以了,不要刻意地去製造“驚險”。
再比如,小陶開始正常起居,決心把小武照顧好。她去菜市場買菜,習慣性地偷了一隻錢包,但頓感害臊,把錢包還給了主人。這個情形正好被柳眉看見了,還有之前小陶在地鐵上偷東西也被柳眉撞見,二人是天生冤家嗎?世界上這麼多的人不相逢,而她們卻是茫茫滄海中總是意外相遇,不好。
還有,馬瑾準備接受化療了。這時,於超接到了李大海的電話,說省廳化驗的結果已經出來了,那罐叫“藍”的碳酸飲料裡面就含有第三代新型毒品的成分,不需化療。巧得很,而且既然“藍”的消費卡有固定地點,應該不止馬瑾一個人擁有;既然是飲料,只找一個人試驗,同樣不合常理。
當然還有一些細節不夠嚴謹,如劉院長說病歷科在八樓,而雕叔的人說是在十樓,前後矛盾。說真的,我不是挑刺,一部好的片子應該是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這是全體創作人員精誠團結,通力合作的結果。觀眾如果感覺不真實,不可信,覺得不接地氣,覺得有些飄,有些匪夷所思,肯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差池。不得不說,《分界線》還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片子,精彩,有看頭,也揭露了一定的社會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