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如果自己說了錯話,那就是滅頂之災。在這些災難中,最輕的是被貶為庶人,最嚴重的是全家被處死,有的被斬首,有的則是被流放。
所謂的放逐,就是將自己的罪責,發配到偏遠的地方,用來守衛邊疆,或者修建防禦工事。這條路很長,交通也不是很好,再加上他是罪犯,所以他必須要帶著鐐銬,徒步前往邊境。雖然沒有多少人願意這麼辛苦地趕路,但護送的官員還是要去的,而且他們也樂得帶著女人,一點也不擔心旅途的艱辛。這是何等深刻的緣由?
在任何時代,統治階層都必須依靠法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不過,法律也會有不同的懲罰,畢竟每個人的罪行都不一樣。古代是封建社會,皇家對刑罰的規定和種類都很殘忍。
司馬遷《報任安書》中曾提到,“孫子髕腳”並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比凌遲、腰斬之類的可怕手段。相對來說,放逐是一種相對輕鬆的刑罰,雖然不會讓人的肉體受到很大的傷害,但是對人的心理傷害就很大了。
古代的囚犯,都是從京城,被鐵鏈綁在一起,從京師到邊陲,運氣好的人,可以活著回去,但是卻要掉一層皮,按照《甄嬛傳》裡的情節,甄嬛的父母被放逐,回到家中,父母都是滿頭白髮,面色憔悴。運氣不好的,就會死在邊境。
更慘的是,他們被放逐到了荒野之中,因為路途遙遠,只能用自己的雙腿行走。按理說,這種押送犯人的道路應該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可是從歷史上來看,很多官員都非常願意將犯人送到監獄裡來,而且還非常熱衷於押送女犯。這是什麼情況?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利益。第一個優勢,就是可以得到大量的金錢。看過一些古代的電視劇,就會發現,凡是被送到京城的罪犯,要麼是家裡的人,要麼是在朝堂上犯了什麼錯誤,所以才會受到懲罰。
他們既然是朝廷裡的人,肯定也有錢,就算沒有錢,也會有一些所謂的同僚。所以他們在出發前,都會拿出一大筆銀子,讓官員們照顧好罪犯。至於女囚犯,那就更不用說了。
在古代,女性的犯罪率極低,所以能被放逐的,大多都是受到家族的影響。她本來就是個官員,現在成了階下囚,自然會受到照顧,自然會給她更多的銀子。而且,在古代,女人對自己的清白和地位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想要得到官府的賞賜,肯定會得到更多的賞賜。所以,抓一個女犯人,能賺不少錢。而且,女犯人也不會逃跑,因為她們的身體條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起那些孔武健壯的官員,她們是跑不了的,所以官府的壓力也就小了很多,畢竟這只是一件小事。
除了金錢之外,還有一條生路。在京城,如果是在官府裡工作的話,就必須經常外出辦事。但是在王侯貴貴雲集的地方,權貴雲集,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甚至有性命之憂。
而且,在外出辦事的過程中,說不定還會發生殺人越貨的事件,中間還會有打鬥,一個不留神,就會被人給弄傷,甚至是丟掉性命。但押送囚犯就不一樣了,除非路途遙遠,否則根本不會有性命之憂。
或許會有人說,路上會遇到強盜,甚至綁架,但如果失去了,他也會受到懲罰。其實,他們遇到強盜的幾率很小,如果不是末世,他們也不敢招惹官府的人。至於綁架罪犯,那就更不用操心了,古代“將軍在外,軍令難違”,而官員們失去了囚犯,也不會承擔太大的責任,只要把人帶回去就行了。
第三點,則是能夠讓官員們的慾望得到滿足。人的天性裡隱藏著一種邪惡的因素,即恃強凌弱。在京城的時候,他們不過是皇帝腳下的一名普通官員,除了平民之外,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欺凌,所以他們的生活一直都很低落。
而囚犯則不同,他們是這一群人中最有權勢的人,囚犯受到他們的約束,所以他們不再被人欺負,可以盡情地欺負別人。如此一來,他們心中的邪惡慾望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除此之外,他們也有自己的慾望和慾望。不管她以前有多高貴,但都是以前的女人了,現在她是階下囚,她必須要受到她的控制。以前在京城裡,這些女人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現在卻成了他們的階下囚,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於是,一些官員就開始發洩自己的慾望,滿足自己變態的慾望。
沒有利益,沒有利益,這些官員不是聖人,也不是聖人,而是封建社會里的一群螻蟻,他們的首要目標,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古代的流亡之人,大多都是世家子弟,就算家族被滅,也能從中獲利,而且在古代,女人犯下的罪行並不多,如果被流放,那肯定是官府出身,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有便宜不佔白不佔。人都是要為自己而活的,那些官員們沒有讀過一些聖人的經文,也不知道什麼是仁義,所以他們才會這麼想。但是,這些都是過去對法律的嚴格規定,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我們犯了法,要承擔法律上的責任,但是,流放這個詞,卻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