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92式重機槍
別名:雞脖子/野雞脖子
口徑:7.7毫米
全長:1155毫米
槍身長:721毫米
重量:55.3公斤(含三腳架)
槍身重:27.6公斤
射速:450發 / 分
初速:732米 / 秒
有效射程800米
供彈方式:30發保彈板
說起野雞脖子或者是雞脖子,看過抗戰劇的小夥伴一定會有印象,其實它的大名叫92式重機槍,長這樣。
由於加裝了防火帽,加上全身幾乎都是散熱片,整個槍的造型看起來像一隻鬥雞,因此中國的軍民都戲稱其為雞脖子或者野雞脖子。
野雞脖子的特點是什麼呢?從文章伊始的資料可以看出兩點,1重,2慢,再有一個特點就是卡——容易發生故障,還有一個很符合小鬼子當時武器設計思路的特點——準,200米上靶率高達七成。
鬼子最初裝備的重機槍是水冷式的馬克沁機槍,一共200挺,部分裝備要塞部隊。在甲午戰爭中的野戰實用不多,當時給小鬼子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平壤戰役時,清軍使用的“格林快炮”,造成了步兵巨大的傷亡,使小鬼子第一次領教了機槍的威力。而馬克沁機槍需要當時最高技術的生產工藝,這是日本工業所不能具備的,而且馬克沁機槍彈藥消耗快,一直摳摳搜搜的鬼子覺得不值當:槍打準點兒就能解決的問題,為啥要胡亂掃射呢。
1896年鬼子看上了法國新研發的導氣式機槍(哈奇開斯機槍),購入4挺用來試驗。1898年炮兵會議議員和哈奇開斯(也稱霍奇開斯)工程師一起在日本對哈奇開斯機槍進行了測試,因為長途運輸導致發射藥變質,故障不斷,但是原因查明後小鬼子還是很滿意這種機槍的。於是1901年陸軍購買了哈奇開斯Mle1897年型機槍的生產專利和50挺樣槍,1902年日本開始大量生產這種機槍,並稱為保式機關炮,各種哈奇開斯機槍Mle1897型機槍總出口數量為202挺,算是讓小鬼子與哈奇開斯機槍結下了不解之緣,後續來看,稱為孽緣也未嘗不可。
日俄戰爭時期,彼時的日本陸軍對於重機槍還是頗為不屑一顧的,認為精確射擊和肉搏加上火炮的配合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機槍?彈藥消耗速度跟直接燒錢沒啥區別,那是蠢貨才用的東西,英勇的黃軍根本就不需要。到了旅順要塞之戰,俄軍的馬克沁重機槍陣地在幾天之內報銷了兩萬多鬼子,算是狠狠扇了鬼子一個大嘴巴,讓鬼子在蒙圈中清醒了一點,在三八年式機槍的基礎上研發出了三年式重機槍,算是暫時解了日本陸軍沒有機槍的燃眉之急。然而,三八年式機槍極為尷尬,和法國的哈奇開斯機槍沒有任何區別不說,性能反而更差。思索再三之後,日本陸軍還是覺得自己需要研發一款符合鬼子需求的機槍,性能無所謂,但是不能讓人說大倭國不會造自己的東西。
那話說回來,1932年完成設計的92式重機槍和哈奇開斯重機槍有什麼區別嗎?答案是沒有區別,二者在槍械原理上幾乎完全一致,都是採用了彈板供彈和導氣式原理,所以從設計結構上看不出這倆有啥區別。
真要說區別應該是在哪呢?首先就是散熱片的數量有所區別,哈奇開斯機槍的散熱片只在槍管末端有五個,但是92式重機槍的散熱片要更多一些,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套在槍管上的散熱套筒。其次則是子彈做了改進,從6.5毫米步槍彈換成了7.7毫米步槍彈,等於是專門開了一條彈藥生產線。
但是該說不說,冷式機槍靠散熱片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打急了還得澆水或者什麼液體。換句話說,鬼子的92式重機槍根本就沒有加強散熱問題,反倒是讓空槍重量飆升到27.6公斤,比哈奇開斯機槍還多出來3.6公斤。同時,那個7.7毫米步槍彈也是個比較坑人的存在,它的威力固然是比6.5步槍彈大,可它帶來的膛壓也超過了6.5步槍彈,這導致了92式在連續射擊後,會出現槍膛過熱迅速和槍膛變形的問題,鬧不好就會讓槍炸膛。
當然,如果當時鬼子能夠改進鑄造工藝強化槍管,那麼92式重機槍的問題或許沒那麼嚴重,可惜鬼子喜歡簡單粗暴,不就是不硬嗎?那就加大加粗!好傢伙,自身重量更大,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加了個寂寞。
另外,哈奇開斯機槍突出的是一個設計簡潔,但在92式上完全看不到這一點,零件數量多的同時也造出來了維修上的困難。機槍本身的零件數量大於哈奇開斯機槍,自身又沒有設計快拆槍管,想要更換槍管就必須藉助專用設備,所以92式的作戰效率其實較為低下。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因為92式也採用了彈板供彈,所以它為了保證自身的供彈過程完整,機槍手還必須在彈藥上刷油來保證供彈正常。如果彈板在子彈塗油的情況下出現了灰塵沾染的問題,那麼機槍的供彈肯定要出現問題。
可就是這麼一款“不咋地”的槍,在我們的抗日軍民眼中卻寶貝得不得了,因為我們那時候實在是太缺乏武器了。《亮劍》電視劇中李雲龍團長還誇它:“多好的重機槍啊,我捨不得!”
92式重機槍的壽命不長,日軍在投降後就基本不生產使用了,總產量為4萬5千挺,由日立、東京重機工業生產,至少有3萬以上用在了中國戰場上。我軍因此也繳獲了不少92式重機槍,在日後的解放戰爭乃至抗美援朝中都有過它們的身影。由於92式使用的是7.7毫米子彈,彈藥通用性較差,子彈威力也略顯不足,已經不適合繼續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