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告白》就是這樣一部“不真”的懸疑電影。影片《告白》並不是告白,而是一個復仇計劃,表面上看是一名女教師為愛女復仇的故事。影片藉由不同當事人的口說出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影片看似拼接而成,卻沒有遺落任何的細節,甚至主創人員通過兩個碎片之間的空隙來讓觀眾進行獨立思考。說它不“真”是因為它並沒有過多展現曲折的劇情,甚至沒有大部分懸疑片的通病——結局必反轉。關於整部影片,觀眾們討論最多的是教育、家庭和人性之惡,這些確實是電影比較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點,但是在湊佳苗的鋪墊和中島哲也的設計下,這部電影又有了一個更大的主題——“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與其他的懸疑題材的小說和電影相比,《告白》其實並不燒腦,情節轉折也不讓人激動。但是作者卻用另一種方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換句話說,為什麼會有人喜歡這部陰暗卻沒有強大轉折的電影呢?那是因為他們滿足於自己將零零碎碎的信息親自拼湊起來的成就感。

少年A為了讓自己出現在媽媽的眼中,想要博取關注而殺人;少年B為了自己不比少年A差的自尊心而放棄挽救一條生命;班裡的其他同學在得知“自己的同學是殺人犯”之後,表面反感,但其實是以之為藉口來霸凌同學,發洩自己的情緒。

有些觀念很容易得到普遍認同,刻板印象在人們的思想裡幾乎紮根,當大部分人覺得不可能靠自己的邏輯推導出什麼獨特的見解時,一種被否定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而中島哲也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用簡單整潔單一的色彩,靜態慢動作的唯美特寫表現了這樣一群陰暗的孩子們,在這些麻木和瘋狂的孩子們面前,湊佳苗一切的設計幾乎充滿了諷刺。北原美月,一個看起來最乖巧的女孩其實是下毒殺了自己全家的人。到了電影裡,不論是形象還是人物的設定,中島哲也都將人們從以往的刻板印象中拽離出來,這也表明,反向思維下,人們很難相信一個瘦小的男孩會為了那句“你就是個膽小鬼”而去殺人。湊佳苗在思維上告訴讀者,孩子不一定是天使,而中島哲也在心理上告訴觀眾,唯美的設計其實是為了無限放大這樣的醜陋。

7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亞倫·保羅表示在《風騷律師》中客串後,將是他正式告別平克曼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