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咖啡界有一個傳奇,打破了咖啡賽道一家獨大的局面,從某種意義上去看,可以說是改變了咖啡賽道的格局。而打破這個格局的人,正是一手締造咖啡神話的瑞幸前CEO陸正耀。

一手締造了“瑞幸神話”的陸正耀,最終卻因為財務造假的問題在2021年6月被法院列入強制執行名單,執行金額高達12多億元,最終也離開瑞幸。

而離開瑞幸後的陸正耀並沒有就此沉寂下去,開啟了再創業模式,意圖想締造下一個“瑞幸“,首先他將目光瞄準了去年比較火熱的麵食風口,創造了趣小面,但麵食界的”瑞幸“似乎並沒有出現,趣小面如今也已經更名為趣巴渝。

於是陸正耀又將目光瞄準了在疫情中火熱的預製菜風口,去年12月陸正耀又推出一個名為“舌尖工坊”的新項目,主營預製食材和速烹菜,並宣佈採用“只加盟、不直營”的模式迅速擴張,這個項目後來更名為“舌尖英雄”。

而今年以來,預製菜這個風口越炒越熱,此前趣店1分錢買酸菜魚的新聞更是將預製菜炒上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局面,在這股東風之下,舌尖英雄能否借勢成為下一個“瑞幸”神話呢?

01

舌尖英雄擴張思路與瑞幸如出一轍

在麵食賽道碰壁之後的陸正耀並沒有放棄在餐飲上的爭奪戰,選擇了熱門風口預製菜,從舌尖英雄的擴張思路來看,任何人都不得不感慨一句,這簡直與當初的瑞幸如出一轍。

首先就是大手筆的砸錢營銷,據瞭解,從今年1月開始,舌尖英雄的廣告就已經大面積的鋪開了,並且還選擇了知名的接地氣的演員劉儀偉來做代言人。

據瞭解,舌尖英雄乘著東風,在今年以來風頭也逐漸起來了,此前舌尖英雄CEO李穎波就曾表示,今年4月舌尖英雄已拓展至全國78個城市,意向簽約6000家經銷商門店,並計劃在今年內落地3000家門店。

但我們再看現在舌尖英雄的現狀,今年上半年疫情反覆,餐飲人苦不堪言,而因為疫情火爆的預製菜,在C端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餐易君發現,目前舌尖英雄的線下門店數量僅有不夠300家,跟之前公佈的目標數量仍有較大差距,除此之外,網上也有不少加盟商們表示,自加盟舌尖英雄之後至今,仍在虧錢。

舌尖英雄的碰壁似乎並不是特例,預製菜似乎現在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B端仍然紅火,但在C端卻有著叫好不叫賣的趨勢,陸正耀想要再造一個瑞幸神話,似乎也並沒有那麼簡單。

02

追風好手未必是神話造手

不得不說,陸正耀確實是一個追風好手,從咖啡到麵食再到預製菜,每一次都處在風口浪尖,雖然有句話說的實在,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但事實真有那麼簡單嗎?

舌尖英雄能否再造“瑞幸神話”,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回歸於餐飲的本質上去看。

作為餐飲行業兩大品類賽道,瑞幸始於飲品行列,而無論是趣小面、趣巴渝還是舌尖英雄,其實都屬於餐的行業。

儘管兩個都是餐飲這個大行業中的類別,但從操作運營上來說,“飲”相比於“餐”還是簡單模式,無論奶茶還是咖啡,外帶沒門檻,門店可大可小,後廚、原料並不複雜,可以做成輕模式,也適合快速擴張。

縱觀瑞幸的發展,除了砸錢營銷之外,就是快速擴張了,如今的瑞幸門店數量已經超過星巴克,成功打破了星巴克一家獨大的狀態。

相比飲,餐卻不一樣,“餐”是要真正坐下來吃的,對門店面積、門店運營、後廚等就多了很多專業得多的要求,模式更重,成本更高,擴張需要更多資金以及現金流循環。連鎖咖啡能複製奶茶店的簡單運營方式,並快速擴張,但卻“餐”不能。

民以食為天,餐是人們的剛需,大家選擇吃的同時不僅僅只是為了溫飽,無論是味道、體驗、環境還是風格,都是消費者選擇點之一。

餐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工序也更復雜。正像業內說的那樣,瑞幸,陸正耀做的是客戶、大數據、線上、平臺,觸點是咖啡。

但在餐上,例如趣小面,就開始要涉足房租、員工、裝修、設備、管理等重資產模式,之前他做顧客體驗和線上大數據的優勢都被這些抹平,陸正耀在瑞幸轉向麵食賽道時,並沒有將這種思路完全理清楚,反而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了餐飲的坑裡。

在趣小面失敗之後,陸正耀可能是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於是又調轉了風口,將目光瞄準了預製菜。

預製菜比起餐來說,它不需要堂食,只需要工廠供貨就可以,門店運營和操作也簡單許多,這看上去和瑞幸非常像,也能套用瑞幸的發展模式。

但真有那麼簡單嗎?未必然。

我們上面就說了,餐和飲不一樣,餐是人們的剛需,飲卻不一定是天天都要喝,人們可以接受性價比高一點味道稍遜的咖啡,但卻不能接受不好吃的飯。

預製菜雖然不需要堂食,但它畢竟也是屬於餐的行業,也是給人們吃的。而且預製菜的每一道工序,包括原材料、研發、運輸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稍微出錯,就會產生很大的連鎖反應。

而且,就目前消費者的反饋來看,舌尖英雄的性價比並不高,口味、效率上也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據瞭解,舌尖英雄的100多個產品,在預製菜賽道來說,並不算很多,但這些產品都是經過第三方原材料採購、製作,再由外包的冷鏈,運輸到C端。

總的來看,舌尖英雄並沒有真正把控某一環節,而依靠與第三方合作,必然會增加中間環節的損耗,高昂的採購、運輸、儲存損耗成本最終也只能轉嫁給C端消費者,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高昂的價格。

價格高,但味道不好的產品,也只會被人們打上“性價比不高”的標籤,預製菜被打上這樣的標籤,無疑是在脖頸懸了一把鍘刀,同時,複雜的外包供應鏈也會增加品控風險,問題累加到一定程度,最終都會反饋給企業的發展。

而舌尖英雄能否再造“瑞幸神話”?在業內看來,有這個可能,但前面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4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周星馳的《美人魚2》即將重映,它能否超越《長津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