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撥回到三年前的冬天,是新冠疫情剛剛開始蔓延的季節。
我們的印象中是無數的醫護人員的徹夜奮戰,是無數打工人春運返鄉的艱難,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群體也因為疫情影響,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電視劇《大考》就將鏡頭拉回2020年冬天的故事,一座縣城、兩所中學、一群師生、幾戶典型家庭,他們其間有與分數奮鬥的青春,有與現實碰撞的瑣碎,更有無數社會人在這場全社會的“大考”中留下的“勇氣”與“信念”。
幾個家庭的高考故事
電視劇《大考》由沈嚴總導演,沈嚴、賁放執導,聶成帥擔任總編劇,陳寶國、王千源、李庚希、胡先煦、榮梓杉等主演。
故事發生在2020年春節前夕,講述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金和縣高三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徹底改變,一場 “大考”拉開序幕。
正當眾人克服各自困難迎接高考之時,一場洪災突如其來,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為這場全社會的“大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整部電視劇主要圍繞著田雯雯、周博文、吳家俊和高銘宇四個家庭備戰高考的故事展開,四個家庭迥然不同,也呈現出面對高考這場“大考”的千萬面。
在田雯雯的家庭中,她是獨居在奶奶老宅,刻苦學習的一名女生。父母因經商,常年和妹妹一起居住於武漢,田雯雯只有每天獨自在老宅學習。
在周博文的家庭中,母親和父親的角色似乎有所顛倒。母親每天操持著各種家務,還要負責飯店的生意,支撐起整個家庭。而父親每天則宅在家裡打遊戲。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正讀高三的周博文不僅是家裡唯一的孩子,也是家裡管事的男子漢。日常幫母親出頭,“教訓”沉迷遊戲的父親成為了周博文的日常。
吳家俊的家庭則是典型的高三學生的家庭,家庭備考氛圍比較壓抑。而這種壓抑感主要源於吳家俊的母親。為了幫助孩子全身心備考,吳家俊媽媽每天在家裡幾乎24小時監督學習,甚至連臥室的門都將鎖卸掉,還為吳家俊制定了一套詳細的課程學習時間規劃表。
但殊不知,母親自認為全方位的照顧,卻給了孩子巨大的壓迫感。
高銘宇則是生活在農村家庭的孩子,自幼喪父喪母,高銘宇一直和爺爺生活在一起。在寒假期間,高爺爺不小心摔傷了腿,高銘宇日夜照顧,幾天不去上網課,高爺爺生氣,將高銘宇趕去上課,不要管自己。
爺孫兩人就在這種情感的羈絆中,又相互支撐著備戰著高考。
電視劇《大考》正是通過對多個典型家庭的備考生活的敘述,描繪了縣城高三學生在高考倒計時200天裡師生家長的群像故事。
真實,來自於細節刻畫
很多人在看電視劇《大考》時,紛紛在彈幕上打出“真實”二字。“難忘”“太真實了”“多像我當年”也成為觀眾評價電視劇《大考》時的高頻詞。但其實,作為一部帶有紀實風格的電視劇,要在真實度上足夠出彩並不容易。
因為無論是電視劇《大考》中的主題“衝刺高考”,還是穿插的新冠疫情防疫、網絡課程攻堅等,都是真真實實發生在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事蹟,我們對電視劇中呈現出來的事件都相當熟悉,但凡劇集有脫離實際的影像刻畫,都會被觀劇者們敏銳地發掘出來。
而在如此情況之下,《大考》仍舊做到了幾乎讓每一個觀劇者都能對影像的真實讚不絕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電視劇在細枝末節處做到的精細化設計。
截至目前所播出的片段,有三個方面的細節令我印象很深。
首先,在《大考》中高三學生的面貌不是光鮮亮麗,而是面部的憔悴;學生的上學、放學時間也不再是陽關明媚的早晨和天未漸黑的傍晚,而是天矇矇亮挨著肚子餓趕到學校,以及頂著夜色趕回家的情景。
其次,當2020年寒假期間,新冠疫情剛剛開始蔓延之際,住在偏遠鄉村地區的孩子在回家過檢的時候,還是用的水銀測溫計。因為對於偏遠地區來講,像現在方便且能大規模測溫的電子測溫計並沒有提前準備到。
此外,還有一個細節,鄉村過檢人員在疫情發生的初期,並沒有足夠的防護醫療設備,只能用塑料雨衣來充當防護服,這一細節也被《大考》所捕捉到了。
最後想談《大考》中的真實描述,並不在於外在細節的刻畫,而是對真實的人的心理呈現。
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刻,疫區武漢醫療人員嚴重匱乏,需要外地醫護人員的支援。沒有那麼大的職業覺悟,聽到要去疫區支援,第一反應是恐懼與拒絕。
有彈幕說到“的確,再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當聽到要去陌生的環境抗擊一種陌生的病毒,內心第一反應肯定都是抗拒的。
《大考》沒有一味宣揚那種要去前線的奉獻精神,而是將真實的恐懼展現出來,反而能夠襯托出醫務人員奔赴前線的付出。
”大考“不僅是一場考試
電視劇名字叫做《大考》,並非是一場簡單的考試而已。
《大考》通過拍改變無數家庭命運的高考,也拍了特殊時期被許多人重新思考的家庭關係、親情關係、師生關係以及素昧平生者之間的關係。
整個劇集故事是包含了三類群體的攻堅克難。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意味著三場“大考”。
第一場“大考”——高考。
這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一次考試,我們能從電視劇中看到的,是同學們起早貪黑背誦課文的樣子,是回家爭分奪秒刷題的樣子,是生病堅持看書上課的樣子……
第二場“大考”——備考。
備考不僅僅是學生的事,而是整個家庭、整個班級的一場考試。在劇中,我們能看到學生生病時年輕的班主任李曉旭徹夜陪伴的溫馨時刻,能看到為了緩和兒子情緒放棄最愛玩遊戲的互相體諒的時刻,能看到母親為了完全照顧孩子起居生活辭職陪考的奉獻時刻……
其實高考不僅僅是學生在校學習的一場考試,對於整個班級的教師隊伍,整個家庭的父母而言,幫助孩子備考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每一步都得紮紮實實地落到實處。
第三場“大考”——抗疫下的停課不停學。
最後的這場考試,是給2020年寒假期間所有人的一場考驗。新冠疫情剛剛開始蔓延,如何保障這群將在半年後奔赴人生轉折點——高考考場孩子的學習,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大難題。
然而,每一個環節,每一方面的保障工作,能看到兩個詞“勇氣”與“擔當”。
校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拍板將所有學生寒假留宿在學校內,保證所有學生能夠正常行課;面對有返鄉鄉村地區的學生無法跟上網絡授課,校長和教育局局長親自找到電信局,為村裡的孩子申請加裝電信基站,保證每一位孩子的網絡通暢;當然,還有每一位醫護人員為學校師生的安全保駕護航。
可以說,這群與我們經歷過同樣命運的人,會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什麼樣的個人答卷是每一個觀眾感興趣的結果,而《大考》給出的答卷,正是我們心中所希望看到的。
當他們迎戰那場陷入了疫情等重重困境的特殊考試時,所呈現出來的既有社會人員的勇氣和拼勁,也有校園學生的奮鬥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