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影視>

電影《奇蹟男孩》中,主角小男孩奧吉天生臉部畸形,即便經過27次手術,五官仍然扭在一起。

為了掩藏內心的脆弱與自卑,奧吉整日戴著頭盔生活,害怕他人看到自己丑陋的外表。

然而,他不可能一輩子生存於父母的庇護之下,為讓奧吉適應正常人的生活,10歲時,父母決定送他到公立學校讀書。

走進校園後,奧吉遭遇了一系列變故,歷經重重挑戰,最後終於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度過了這段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丟掉自卑,找回了自信。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明白,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其實自卑是能夠被治癒的,如果家長可以常說下面這3句話,很難養出自卑的孩子。

“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保護你”

每個孩子都存在“理想化客體需要”,需要與欽佩的人建立情感聯結,產生一種平靜、撫慰、安全有力量的體驗。

而父母作為孩子心中的理想人物,需要給年幼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在這個世界受保護的感覺,才能讓其感到安全、舒適和平靜,理想化客體需要得到滿足,敢於去探索世界,變得更自信。

就像《奇蹟男孩》中小男孩奧吉的媽媽,她夢想成為一名兒童讀物插畫家,但為了在家中照顧兒子,在只差一篇論文就能拿到碩士學位時,選擇了暫停學業。

10年時間裡,媽媽一直陪在奧吉身邊,輔導他學習各學科知識,甚至每一幅畫作的主題,都是兒子奧吉。

對奧吉來說,母親是陌生世界中最大的安全港灣,無論是在學校裡受到欺負,還是內心裡有不良情緒,都能在母親那裡得到安慰和鼓勵,獲取滿滿的安全感。

也正是由於母親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奧吉才能屢次在跌倒後爬起,有了接受現實的勇氣。

因此,如果父母可以常對孩子說“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保護你”,那麼孩子的理想化客體需要就能得到滿足,變得有支撐、有底氣,有信心和勇氣去嘗試一切,敢於探索陌生的世界。

“無論你是怎樣的,我們都愛你”

自信並非天生,很多孩子之所以自卑,根源在於內心是缺愛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感到被肯定和認可,覺得自己是被認可和接受的,尤其是當他們展示某些有關自身價值事物的時候更是如此,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為“鏡映客體需要”。

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中國式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在這方面會比較欠缺。

比如有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媽就會開心”、“我什麼都不要,只要你聽話懂事就足夠了”,雖然乍聽上去是在對孩子表達愛意,但實際上這樣的愛卻是有條件的,它會給孩子一種暗示:只有我達到爸爸媽媽的要求,才能得到愛,否則就會被拋棄。

反之,電影《奇蹟男孩》中,父親一直強調對奧吉無條件的愛,告訴他“我想看你的臉,雖然你不喜歡它,但是我喜歡”,使得奧吉終於能夠勇敢摘掉頭盔,用真實面目走進校園,逐步實現自我接納。

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被“鏡映”的感覺,被喜悅的雙親愉快且讚許地注視,這種“母親眼裡的光芒”,會讓孩子戰勝心中的自卑,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曾有過這種體會”

很多人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來到一個陌生城市,或者進入新的工作生活環境時,會感到疏離和格格不入,格外地想融入其中,如果這時能夠得到理解,和他人建立聯繫,就會非常安心,長舒一口氣。

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孿生客體需要”,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體驗到基本的相似性,或者是歸屬感和參與感,身為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應該讓其感受到被需要、被理解,使他們感到自己並不孤獨。

奧吉第一天去上學,簡直糟糕透了,受到了同學們的圍觀,被大家嘲笑是怪獸,說跟他接觸的人都會感染病菌,沒人願意和他做朋友。

回到家後,奧吉生氣地戴上頭盔,衝父母大發脾氣,不願意說話。

這時父母來到奧吉身邊,真誠地向他表示每個人都會有類似體驗,誰也不會例外,但要改變自己的內心,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

得到父母的理解後,奧吉獲得了情感上的歸屬和共鳴,明白自己並非唯一,“孿生客體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後面的日子裡,當奧吉再次被同學嘲笑和圍觀時,不再感到崩潰無法接受,最終用樂觀和勇敢感染了周圍的同學,真正被大家接納。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試著多說上面這3句話,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讓孩子成長為一個自信、勇敢的人。

今日話題:你平時會對孩子說類似內容嗎?

5
最新評論
  • 陽臺上養樹莓,結果多,果子好吃,帶你來看看
  • 皓月點金:空頭強心劑,關注金銀再探前低,豆油缺口何時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