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學的時候,家裡養的鸚鵡死了,我媽的辦法就是,和我一起把小動物埋了起來。
這件事兒因為是我媽先發現的,在我開始悲傷之前,她就提出,把鸚鵡們埋起來。
然後我的注意力就被轉移到,給鸚鵡舉行葬禮這個事情上了。
我們用盒子裝了鸚鵡的屍體。
我媽問我:“它們睡在地下,會不會冷啊。”
我就拿出一塊兒小布子給鸚鵡們蓋住。
我媽又拿了小米出來,說它倆餓了可以吃。
我還放進去了一些豆子。
然後我倆用鍋鏟子在樓下挖了個洞,把小鸚鵡們葬了下去。
後來一直到我初中,家裡養什麼小動物,如果去世了,都會埋起來。
有時候是我自己去埋,有時候是和朋友一起,有時候我爸媽陪著我。
給它們舉行的葬禮也逐漸升級,有了小墳頭、小墓碑、食物也放在了土丘丘外面。
也問過她,被埋起來的小動物都去了哪裡。
我媽跟我說,被螞蟻搬走了。然後開始講土地伯伯會把它們變成能量,再反過來孕育生命。順便再教我一句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等我稍微大一點的時候,開始對小動物的感情更深一些的時候,她就開始跟我舉例林妹妹葬花了。
潛臺詞就是:不要因為生命的交替過分悲傷。
其實我一直感覺我媽對我的這種教育方式,我挺受用的。
就是生命有始有終,不避諱。
還有人問我養死過多少小動物。這話說的…
我除了養死過小動物,我還放生過啊!還養大過啊!!
大部分都是小學養的,小學養的比較多。烏龜、小魚、小黃雞、小山雞、蠶。
同學寄養在我家的松鼠、兔子。
外面撿回去過麻雀,我爸媽也從菜市場買回來過鴿子、刺蝟、肉雞。
還從夜市撿回家過逃跑的螃蟹…初中之後就只養過兔子和倉鼠、河豚、豚鼠了。
小黃雞、小山雞三年級前存活率都不高,三年級後連續2年把小雞養成了…青年雞,因為家住三樓沒辦法養,就給一個有院子的阿姨了。後來聽說它大清早打鳴,再聽說就被吃了。
鴿子、小刺蝟的結果是放生大自然。我爸跟我說那個鴿子有任務(是隻信鴿),它要回去送信;小刺蝟是我媽在市場上看它拴著繩子,小爪子都被繩子嵌到肉裡去了,買回家傷口處理了一下,過了幾天,我媽跟我說,它要回去找媽媽,就去隔壁村子放生了。
松鼠是因為我想摸它,被它咬了一口,然後我家人就帶我去打了狂犬疫苗。它就被還了回去…
兔子是我買松鼠那個同學被市場阿姨騙了,說是珍珠兔,結果在我家養了一個月左右,它變大了!當時我天天給它聽mp3,給它講故事、對話…結果就大到籠子裝不下,就被同學要回去了。
蠶寶寶也是自己長大了,變成了蛾子,產卵之後就不見了…但因為我媽有次把它蠶繭剪開了,給我看蠶蛹,還跟我說能吃,留下了心理陰影。後來就再也沒養過。
肉雞(不是打遊戲那個)對我印象很深很深很深。買回來本來就是吃的,但是因為在陽臺養了幾天,我跟那個雞培養出來感情了,還給它取名字。
結果有天中午回家之後,就聽說它被燉了,當時我哭的嗷嗷直叫,拆了臥室的床上三件套,說他倆燉我好朋友。但我媽做飯真的好吃,中午放我吃飯的時候,我媽看我還抽抽嗒嗒,就給我夾了個雞翅膀:“嚐嚐。”
然後我含淚怒吃兩大碗米…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麻雀也基本養到它能飛自己就飛了。
倉鼠是冬天養的,冬天對小動物太不友好了。把它埋了以後就很久沒再養小動物。
後來又養了一隻兔子,結果又是冬天,它掛在了大年三十,結果那年又是我爸本命年,他又是屬兔的。這個事兒被我爸兇了一頓,葬禮他也沒參加,就我一個人把它埋了。
螃蟹因為自己跑出了水盆,鑽到了冰箱後面…發現的時候都幹掉了。烏龜,當時太小了,把烏龜養在水缸子裡…也沒個曬背的地方,就是泡著…
大學養過豚鼠,暑假回家寄養在同學家,結果就…開學再也沒見過它;還養過小河豚,被寵物店的阿姨忽悠拿怡寶養…我那一周天天去超市給它買怡寶啊。結果就活了一週。
說回來如何委婉的告訴孩子,小動物走掉。我爸媽在我三年級以前的辦法就是,幫著我轉移注意力。
就說那個蠶變成蛾子,回來蛾子不見了,最開始我有點難過,感覺養了它很久,說離家出走就離家出走了。
然後我媽就跟我說,蠶寶寶給你留下了它的寶寶啊。
小黃雞走掉的時候,我媽也陪我一起給它們舉行了葬禮。當時一樓的婆婆還跟我說“把將死的小雞放太陽下曬三天能復活”,我還照做了。
我爸第二天就跟我說能不能把陽臺上小雞丟了。
我哭著說:不行不行,樓下婆婆說這樣能復活。
他倆也沒買一隻新的小雞給我,也沒假裝它復活了樣子。就算當時我真的相信,曬曬能活。
順應可能是他們做的,最棒的事情。順應自然發展、順應孩子天性。
就算知道有一些事情可能不會發生,但你願意相信,可以相信。
等我在大一點的時候,買小雞回家,我媽開始強迫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照顧小雞、給它抓蟲子、給它擦屎、晚上它睡了我要悄悄的。
那隻青年雞就是我養大的,送去阿姨家的時候我很捨不得,但是確實家裡養不了了,它都長出來雞冠了…我記得好清楚當時我特別喜歡它,基本我吃什麼我就想給它喂什麼,那隻雞吃過肉丸子、吃過棗、啄壞了我家灶臺下面的木門…我媽對這個事兒從始至終沒訓過我。
但當媽媽不再幫寶寶處理這些瑣事的時候,養小動物就不再是單純的好玩。
這個也可以延伸為“你要為你的選擇負責”。
所以我後來和我媽商量能不能養貓、養狗的時候,她就一句話:“你能照顧好它嗎?”我就消停了。因為我要想,我能不能照顧不好。
所以當我有能力承擔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我要養一隻真正屬於我自己的寵物。
現在我家現在除了我有很多活物,2只貓,7只烏龜,一缸子魚(目前就剩一條了,別問,問就是被貓撈著吃了)。打算有機會入只天上飛的,湊齊海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