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冬最強寒潮影響,這兩天,全國各地普遍迎來今冬第一場雪。初雪悄然“發貨”,這讓盼雪心切的人們驚喜不已。然而,可以想象的是,在寒冷的冬季,流浪動物卻很難高興起來。
據說,流浪動物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冬季尤甚,流浪動物在冬天的死亡率高達80%。寒冷,加劇了它們的窘迫,威脅著它們的生命。
人們常說:每個生命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寒冬裡,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瓦切鎮,這裡的流浪狗狗們感受到了來自人類的溫柔。
在瓦切鎮,有一個流浪狗收容中心,用於收留周邊的流浪狗狗。然而,隨著狗狗的數量越來越多,糧食短缺、生存環境惡劣等各類問題隨之而來。冬季來臨,狗狗的保暖及飲食問題更是讓收容中心的籌建人發愁。
所幸的是,來自廣東的志願者組織發現了收容中心的困境,他們透過騰訊公益平臺,在平臺上釋出了“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專案,籌集資金為流浪中心的1000多隻藏區流浪狗狗購買過冬糧食及藥品。
收容中心出現的難題
人類的溫柔,如約而至。
12月2日,志願者組織在騰訊公益平臺釋出了專案進展:首批5噸狗糧輾轉抵達收容中心。
這一天,寒風依然凌冽,但陽光明媚。
志願者們始終無法忘記他們第一次到達收容中心時看到的場景。
那是10月的某一天。在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秋雨帶來了冬日的寒意,志願者抵達收容中心時,肆虐的風雨剛剛停止。中心裡傳來一聲聲犬吠、悲鳴。
志願者裹緊羽絨服,一腳深一腳淺地走進了收容中心,映入眼簾的,是1000多隻無助狗狗。它們在泥水裡瑟瑟發抖,甚至有些已經奄奄一息……它們是無助的可憐的,但事實上又是幸運的,能來到這裡就已經逃過了一次生死劫。
瓦切鎮流浪狗收容中心是由當地的藏族大叔達科籌建。最開始,中心依靠鄉里鄉親們的剩飯接濟,可勉強維持運營,後來狗狗的數量越來越多,不僅糧食短缺,各種問題紛紛浮上水面:集中圈養導致的生存環境惡劣,狗狗繁殖及潛在的傳染病問題等等。
這個冬天,收容中心的流浪動物不用再捱餓了
10月份的高原已是寒風刺骨,儘快解決狗狗的保暖及飲食難題題迫在眉睫。
為了讓狗狗們可以安全過冬,志願者優先為收容中心解決了狗舍保暖的問題,並與中心協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協商,雙方將狗糧和藥品定為首要解決的兩個問題。狗糧,1000多隻狗狗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為了狗狗可以在這個冬天不再捱餓,需要為它們首要解決糧食問題。藥品,狗狗集中圈養,傳染疾病易發,需要為狗狗們提供防治傳染病及驅蟲的藥物。
確定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後,志願者組織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釋出了“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專案,連同公佈了專案第一期的執行計劃和執行預算。根據計劃,志願者組織擬籌款10萬元,採購過冬狗糧及藥品,運至救助中心。
截至12月14日22時,該專案已有3445人次捐款,累計籌款近14萬元。
而在11月11日,志願者組織花費32500元,採購了首批5噸共275包狗糧,並將狗糧裝車發出。因大雪封路,幾經輾轉,狗糧終於抵達收容中心。
如今,“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公益專案仍在進行中,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冬天,收容中心的流浪狗狗們不會再捱餓了。
在每個人心中埋下公益的種子
或許,讓收容中心沒有想到的是,困擾他們多時的難題在志願組織的幫助下,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已經得到了解決。
這樣的轉變,既有賴於志願組織的力量,也得益於網際網路公益的發展。正是志願組織的深入探訪,發現了更多需要幫助的個體或群體,併為他(它)們提供支援。而網際網路公益,則將需要幫助的個體或群體的現狀和困境展現出來,連結來自全社會的力量,一起尋求辦法。
可以想象的是,1000多隻狗狗,每天需要消耗的糧食不在少數,這也意味著收容中心每天的開銷不小。單純依靠鄉里鄉親們的接濟甚或是政府救濟,能夠實現的額度非常有限,並且資金支援的及時性和持續性也會成問題。
網際網路公益的介入,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網際網路,塑造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以騰訊公益平臺為例,作為一個已連線超4億人次網友的公益平臺,騰訊公益打破籌款難的僵局,讓公益以高效、透明而直觀的方式運轉起來。
具體到“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專案,公益平臺則是將全國各地海量的陌生人與瓦切鎮流浪犬收容中心及流浪狗狗們,透過網路連線在了一起。一人一元錢,或許不算多,但假如1000個人、10000個人,每人都捐一元,聚沙成塔,總量將會十分可觀。
網際網路公益,除了資金的支援,還能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比如這些專案自身具有的公共價值,需要更充分到位的傳播。並且,利用網際網路,可以讓捐贈者更多地看到、參與到公益專案裡。同樣在“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專案中,有超過3000人次進行了捐款。他們之中,或許還有不少人將該專案轉發到了各類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這樣,將會有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些公益專案,並且進行捐款。
這樣的鏈式傳播,或許能夠在每一個看到了公益專案的人的心裡,都埋下了一顆公益的種子。
這顆種子,假以時日,必將破土而出,最終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
期盼那時,每個生命,都能被溫柔對待。
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
在網際網路公益裡,籌到的款項有多少、使用了多少資金,透過平臺一目瞭然。在“助藏區流浪狗過冬”專案中,志願組織在購買了狗糧後,也即及時將使用的資金和購買物品的發票公佈在了“進展”欄裡,保證了專案的專案進行的透明度。
而為了讓公益更加公開透明,就在前不久,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提出並聯合起草的《公益鏈技術和應用規範》團體標準釋出,這是國內首個公益區塊鏈行業標準。阿里的這份規標準能夠幫助公益組織更快更好地實現上鍊,進而提升公益專案的執行效率及公開透明度。
同時,在阿里巴巴95公益周線下論壇上,阿里巴巴經濟體公益平臺也推出“透明度數字化建設”專項行動,以求共建公益專案評級體系。該體系中一個最重要的評價維度,就是相應公益專案是否已實現從捐贈端到執行端百分百上鍊。目前阿里巴巴經濟體公益平臺上已有超6成愛心捐贈被存證在鏈,每一個捐贈者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捐出的每筆善款去向,也能收到來自受益人真實、真誠的反饋。
藉助科技創新,力求公開透明,讓每個善意都有回聲,這是網際網路公益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