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貝又稱海扇蛤,是我國北方沿海重要的養殖貝類,人們常說的“乾貝”,其實就是扇貝柱的乾製品,是一種名貴的海珍品。
扇貝的族群很大,全世界共有3、4百種,我國沿海就生存著40多種。看似種群龐大,數量眾多,但能食用的卻只有60多種,而在我國,人們經常吃的其實只有3種。
蝦夷扇貝“蝦夷”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的舊稱,因為這種扇貝最初是在這裡發現的,因此起名叫“蝦夷扇貝”。 還記得前段時間很火的“扇貝跑路”事件嗎?蝦夷扇貝就是這件事的主角。
蝦夷扇貝是我們日常食用扇貝中最大的,它的直徑可以達到20CM以上。因為長期生活在寒冷水域,所以它的新陳代謝比較慢,生長週期基本都在2-4年。正因為這樣,蝦夷扇貝體內積累了許多風味物質,從而讓它吃起來更加鮮美。
櫛孔扇貝櫛孔扇貝為中日共有的扇貝品種,它的生長速度比較快,肉味鮮美。這種扇貝個頭較小,直徑一般在6CM左右,貝殼有明顯紋路,看起來像一把摺扇。
在我國北方沿海,櫛孔扇貝生長數量大,產量高,是重要的養殖和捕撈物件。櫛孔扇貝的閉殼肌大,肉質部分除了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成乾貝或冷凍品。相比蝦夷扇貝,櫛孔扇貝的價格要便宜很多,在沿海地區,應季的櫛孔扇貝一斤幾塊錢就能買到。
海灣扇貝海灣扇貝原產於美國,後來被我國引進養殖,這種扇貝體型和櫛孔扇貝差不多大小,一般在5-6CM,外殼以褐色、灰色為主,也有部分橙色。除了可以鮮食和加工成乾貝外,也可製成凍肉柱、扇貝罐頭等。
扇貝是唯一會遷徙的貝類,而且走的還很快,可以達到每秒30-50CM的速度。所以“扇貝跑路”不是開玩笑,但至於跑路的原因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總之是非常聽話,讓它跑路就跑路。
作為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蒜蓉粉絲蒸扇貝、烤扇貝、辣炒扇貝,這才是一個扇貝完美的歸宿,而不是定期“跑路”。
【辣炒扇貝肉】主料:扇貝肉250克
輔料:綠線椒、小米椒各少許
調料:蒜末、薑末、郫縣豆瓣醬少許、料酒、生抽、白糖、植物油
具體做法
(1)扇貝肉清洗乾淨之後去掉內臟,也就是黑色的東西,它是包裹著扇貝的排洩物和吃進去的食物,然後再將旁邊的腮也去掉就可以了。
(2)將處理好的扇貝肉再次沖洗乾淨,鍋中水燒開放入扇貝肉,加入少許料酒焯一下水,時間不用太長,30秒即可撈出。
(3)綠線椒和小米椒分別切成辣椒圈備用,然後再準備一些蒜末、薑末。
(4)炒鍋中倒入植物油,油熱後爆香蒜末和薑末,之後放入少許的郫縣豆瓣醬炒出紅油。
(5)倒入扇貝肉翻炒片刻,之後下入辣椒圈炒至斷生,淋入少許生抽翻炒均勻。
(6)最後再加入適量白糖炒勻即可出鍋。豆瓣醬和生抽已經夠味了,所以不需要另外單獨再加鹽。
一道麻辣鮮香的“辣炒扇貝肉”就做好了,我用的扇貝肉因為是速凍的,所以吃起來肯定沒有新鮮的扇貝肉鮮嫩爽口,但味道也是超級棒的,您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