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是雲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曾經有著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甚至還被譽為滇西的“魚米之鄉”。上世紀60年代以後,洱海的土著魚類就開始逐漸減少了,水質也開始惡化,洱海的生態也因此陷入了危機。
洱海衛星地圖
從時間線上來看,洱海和滇池、撫仙湖、星雲湖等眾多高原湖泊的命運是“繫結”在一起的,各個湖泊中的土著魚類也面臨著相似的命運:過度捕撈、水環境汙染、外來物種入侵。由於周邊居民盲目追求經濟利益、缺乏環保意識,洱海在40年裡開出了一張又一張的“生態罰單”,造成的損失已經難以挽回。
洱海土著魚的危機在50年代,洱海中有17種土著魚類,常見的有大理裂腹魚、雲南裂腹魚、大理四須䰾、大眼鯉等等。當時洱海的漁業產量基本都是由土著魚“貢獻”的,總產量1500噸,其中大理裂腹魚每年的產量就能達到750噸,洱海四須䰾的產量也能穩定在300噸左右。
雲南裂腹魚
從1961年開始,當地人將草魚、鰱魚、鱅魚等常見的經濟魚種引入了洱海,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經濟效益。然而當時人們並沒有注意到,引進的魚苗中同時還夾雜著中華鰟鮍、麥穗魚、棒花魚、鰕虎魚等小型魚類——就是這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卻給洱海的土著魚類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這些“偷渡”而來的小雜魚並沒有經濟價值,當地漁民並不會特意將其列為捕撈物件。洱海的水草資源非常豐富,是很多土著魚類的天然產卵場。當大眼鯉和洱海四須䰾等土著魚類進入繁殖期時,鰕虎魚、麥穗魚等小雜魚就會進入產卵場大量吞食魚卵,嚴重影響了土著魚的自然繁殖。
麥穗魚
到了70年代,在洱海中已經很難看到雲南裂腹魚、灰裂腹魚、洱海鯉以及大理鯉等土著魚的蹤影了。就連產量最高的大理裂腹魚也沒能逃脫厄運,捕撈產量急劇“縮水”。在1973年,大理裂腹魚的收購量已經不足15噸,資源量在20年間減少了98%。1975年,大理裂腹魚的產量進一步下降到了0.5噸;到了1976年,出水的大理裂腹魚只有6.5公斤。
洱海漁民
正當洱海的土著魚集體“沒落”時,外來的小雜魚卻在洱海“招搖過市”。不起眼的小雜魚搶佔了湖中大部分的餌料資源,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優勢種群,僅僅是鰕虎魚的產量就高達1250噸。在短短的20年裡,洱海魚類的種群結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土著魚的生存危機已經不可避免。
太湖新銀魚:是“救星”還是“殺手”?雖然在70年代洱海土著魚的產量就已經“頹勢盡顯”,但這並沒有阻擋住新物種引進的步伐。到了80年代,鯽魚成了洱海產量最高的經濟魚類,每年的產量超過600噸。鯽魚的生態習性和洱海鯉、大眼鯉很像,因此並沒有對土著魚的生存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對土著魚造成毀滅性打擊的,是1984年引入的太湖新銀魚。
太湖新銀魚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1984年,雲南的第一大湖泊——滇池中的銀魚產量達到了3500噸,創下了滇池經濟魚種的最高產量記錄。對漁民而言,銀魚的經濟價值更高,而且操作成本也更低,只需要從外地採購受精卵直接投放在湖中即可。滇池成功移植銀魚的案例受到了空前的關注,一股“銀魚熱”隨之席捲全國各地(尤其是在1995年之後)。
最瘋狂的時候,雲南省90%以上的高原湖泊都移植了太湖銀魚,洱海也不例外。洱海的銀魚真正獲得可觀的產量是在1991年,當年的產量為530噸。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從銀魚在洱海“定居”之後,湖中的青魚、草魚、鰱鱅、團頭魴等大宗淡水魚的產量卻開始下降,總體來看漁民的綜合收入並沒有明顯提高。
不同規格的太湖新銀魚
從食性上來看,太湖新銀魚主要攝食水中的浮游動物,比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等,但也會吞食土著魚的魚卵。因此,在銀魚爆發性增殖的水域中,其他魚類的產量往往都很少。
另外,太湖新銀魚的壽命只有一年,親本在繁殖之後就會死亡,腐爛的屍體對水質的影響也很大。也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在洱海全年封湖禁漁的背景下,當地政府依然允許漁民捕撈銀魚,既做到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又減輕了水質汙染,可謂是一舉兩得。
研究人員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死亡的銀魚放進有草魚和鯉魚的水池中,結果一段時間後水池中的活魚就開始死亡;而在沒有放銀魚的另一個水池中,鯉魚、草魚卻安然無恙。原來銀魚死後,蛋白質在分解時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其他魚類窒息死亡。從這一結果來看,洱海中銀魚的定期“打撈”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對於土著魚的衰亡,水質汙染、過度捕撈也同樣“難辭其咎”當洱海的天然漁獲量減少時,當地漁民為了增加經濟收入,往往盲目增加船隻的數量、縮小網目的尺寸、延長捕撈時間,這些行為直接導致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很多還達到性成熟的魚類被“一網打盡”,漁獲物小型化和幼齡化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在銀魚的移植獲得成功後,洱海機動漁船的數量也猛然增加。1985年,洱海的捕撈船隻有519艘,1995年就突然增加到了5488艘,其中有2625艘都是機動漁船。為了捕獲更多的銀魚,當地漁民普遍採用拉網、拖網、絲網等捕撈方式,網中往往有很多幼魚幼蝦——這些漁獲物最後全都會被無差別地轉移到市場上進行銷售。
到了90年代,洱海周邊有很多農民開始將洱海的灘地開墾為農田(佔地4776畝),也有人將灘塗改造成魚塘(佔地3035畝)。從1992年開始,作為對“菜籃子”工程的響應,滇池上出現了很多養殖網箱,養殖戶透過收割水草和投餵飼料來養魚創收。最瘋狂的時候,洱海上共有7714只大大小小的網箱,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草和飼料。
就這樣一直持續了4年,洱海的富營養化汙染越來越嚴重。到了1996年秋季,洱海首次爆發了藍藻引起的“水華”,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1997年,當地政府緊急取締了洱海的機動漁船和養魚網箱,對過度捕撈的現象也進行了強力管制,但這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洱海土著魚類面臨的危機。
如今,洱海的汙染治理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當地政府甚至計劃投資30億讓洱海達到二類水質的標準。這項計劃包含200個村莊的垃圾和生活廢水治理、3萬畝溼地建設以及“億方清水入湖”工程,具體的效果還有待於進一步觀望。
總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經濟利益比起來,洱海的水域環境始終是最好的生態福利。洱海的治理能否大獲成功,我們共同來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