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正是喜歡玩的年紀,相信很多小夥伴的童年都有揹著媽媽偷偷玩兒的一段經歷。回想一下,那時候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被家長逼著看書了,簡直如坐針氈。
倒也不是書有多難看,就是精神總是集中不了。尤其是讀課本的時候,那傢伙,那玩意兒,真是誰讀誰困。比什麼治療失眠的方法都好使。
如果你家裡有讀書集中不了注意力的小盆友,或許可以試試養只狗狗。
因為在身旁有一隻狗勾的情況下,孩子們看書的積極性會更高,注意力也比往常集中,就連遇到有難度讀下去的文章,甚至都能激發出“我可以”的情緒。
啊不是吧不是吧,狗子除了拆家之外還有這樣的作用?
不慌,先別急著質疑我,其實很早的時候就有人發現狗子能提升兒童的閱讀能力這回事了。1999年山間治療動物協會( Intermountain Therapy Animals)就有了閱讀陪伴犬這個新犬種。不同於癌症篩查犬、緝毒、掃盲犬這些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上崗的犬種,閱讀陪伴犬的工作非常輕鬆,只需要狗子在現場就行,隨便做啥,躺著趴著坐著都無所謂。
那麼為什麼一隻狗就能帶來這些改變呢?
於是科學家就“抓”了一些(不同學校的3—9年級共36人)少年兒童來做研究。這36個少年兒童被安排了適合自己能力的閱讀內容,並且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兩種閱讀環境——有狗狗和沒有狗狗。
整個閱讀過程會採集6次唾液樣本以及其他頭部檢測資料,第一次資料採集是實驗開始之前,第二次是跟狗狗短暫的互動玩耍後,第三次是閱讀測試後,然後繼續進行玩狗→看書→測試→玩狗……中間採集樣本。
結果顯示,在有狗的環境中,孩子們每秒閱讀單詞的平均量要高於沒有狗狗的時候。並且有狗狗在,孩子們的話也變少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閱讀上。
平均閱讀單詞數量區間測試結果:左無狗,右有狗
說話多少測試結果:左無狗,右有狗
有狗子的孩子比沒有狗子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自我操控能力。
自我控制測試結果:左無狗,右有狗
總得來說,在有狗和沒有狗兩種環境中閱讀的孩子在各方面的測試中都表現出了或多或少的差異,在有狗的環境中,小學生會在執行任務時速度更快,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自主且測試答案更準確。
相比較於沒有狗狗陪伴的時候,他們處於有狗場合時,會更嚴格的遵守指令,回答與閱讀內容相關問題時,所需的提示指令也更少。額葉大腦活動情況顯示,有狗狗在身邊,孩子的記憶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因為狗狗在房間裡慵懶的趴著或者溫柔的注視可以營造出舒適的學習環境,能讓孩子保持愉悅放鬆的心情。其次狗子對學習成果沒有判斷能力也沒有監督的威脅感,可以提升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信。(這一點跟貓咪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類似。)
但是實驗歸實驗,由於實驗樣本有限,得出來的結論還是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比如本來就非常喜歡閱讀的小盆友,就基本上可以做到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還有怕狗的人也同樣不適合在有狗的場所中學習和閱讀。
不過,如果碰巧家裡有個閱讀不太認真又喜歡狗狗的小學生,不妨試試這個方法能不能起一些作用。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狗狗但是家裡不同意養狗的小學生,那你應該知道該怎麼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