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內陸地區的小夥伴
都很嚮往一望無際的大海
想象著自己愜意地走在沙灘上
徐徐海風、活潑的海浪......
這一切簡直不要太美妙
暖色調的海洋景色和沙灘能讓人的身心得到放鬆,但幽深神秘的海底世界也讓很多人深深地懼怕著。
在看不見的深海里,可能會有體型龐大的大白鯊飛速遊過,與黑暗融為一體的烏賊可能躲在某個角落......有的小夥伴甚至看到與深海有關的照片,也會有強烈的生理反應。
看到這張圖,有沒有渾身一抖、感覺不適,甚至想關掉手機頁面?如果有,那麼你可能就有傳說中的深海恐懼症。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深海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深海恐懼症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形成的?
如何應對深海恐懼症?
深海恐懼症
小夥伴們可能聽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恐懼症,比如選擇恐懼症、飛行恐懼症、幽閉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
恐懼症大致可以分為4類:動物恐懼症、自然環境恐懼症、 特定情境產生的恐懼症以及一些特別稀少的恐懼症如對顏色的恐懼。
深海恐懼症也是恐懼症的一種,導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可以肯定的是它與患者過去的某種經歷有很大的關係。這樣的恐懼症患者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沒有能力逃離自己所處的環境而感到恐懼。
當一些以捕魚為生的漁民或者是一些出於興趣愛好在深海潛水的人在潛水過程中遇到了非常緊急的事情,如果沒有對當事人進行非常及時的安全救援,那麼就會造成他對深海的心理,導致深海恐懼症的產生。
還有一些是則是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大海是令人琢磨不透的,海中孕育了很多人們未知的生物,並且對於不會游泳的人來說,深海更像一個恐怖的深淵。
很多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這種深海恐懼症是過分焦慮的,有時甚至知道這種恐懼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但是總會不由自主的有一些深海恐懼症的表現。
甚至看到一些深海照片也會生理不適,但是並不是說,這些患者一看到大海就會出現類似的反應。當他們看到暖色調的海洋景色和海灘,或者是熟悉的海洋生物圖片時,就不會感到不適。
大多數人只對深海海域的深邃、黑暗以及未知等因素感到壓迫和恐懼。
天生還是後天
根據隨機調查發現,明確患有深海恐懼症的患者中,有一部分並不具備對海水的恐懼性經歷,有的從未見過大海,甚至大多數患者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恐懼什麼。
後天深海恐懼症的成因多為性格因素與外界因素。有些人天生比較敏感,在第一次遇到外界刺激時就會產生十分過激的應激性反應,且一旦產生就會深深地刻在腦海中。
長此以往,就會使這一類人群對某一特定環境或事物感到深深的恐懼。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幽閉恐懼症和深海恐懼症,都是對特定環境產生的恐懼感。
圖源網路
還有一些後天深海恐懼症的患者,他們也許並沒有因深海而受到強烈的刺激,可能只是觀看過形形色色的深海紀錄片,或聽過有關深海生物的恐怖故事,又經過大腦的加工與修飾,將對這些臆想中的生物的恐懼轉嫁到了深海上。
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從未受到過什麼刺激,也沒有過分想象海洋中未知生物的存在,這類深海恐懼症的成因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有研究發現,恐懼症患者的父母或同胞,患神經症的較多,所以遺傳因素是這類恐懼症的發病原因之一。
但是這並不能完全解決疑惑。在一代又一代的遺傳與變異中,一種基因的出現與遺傳不會是沒有原因的,那麼控制深海恐懼症這種性狀的基因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現代科學界普遍認為,最初的陸地生物來自大海,我們遠古時期的祖先自然也不例外。海洋環境非常複雜,生活其中隨時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危險。
由此可以提出一個假設:對深海的先天恐懼是我們遠古時期的祖先在深海中艱難求生時形成的,這種恐懼刻在了基因中,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圖源網路
如何應對深海恐懼症
1、行為療法
治療深海恐懼症目前應用最廣、顯效最快的是行為療法,即透過“習慣成自然”的原理使恐懼情緒減輕乃至消失。
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深海類的圖片,漸漸形成一種習慣心理,但不要突然看過於刺激的深海系列電影,以免加劇恐懼。
2、保持良好的心態
生活中保持樂觀積極,坦然面對遇到的挫折與困難,可以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放鬆身心,減輕生活中的壓力。
3、避免飲酒、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感到害怕時飲酒會造成對酒精的依賴,雖然酒精能暫時緩解緊張,但它僅僅是掩飾了症狀,下次再發生時會需要飲更多的酒。
而經常性的出現恐懼情緒的人,會對咖啡因過度敏感,這主要是因為咖啡因使恐懼感的部分症狀重現。容易產生恐懼感的人,最好從飲食中淘汰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1].https://mp.weixin.qq.com/s/C7vAG-_7C-jZPUqpvtuERA
[2].https://www.baikemy.com/jiankangkepu/QADetail/70000000249721
[3].http://hn.people.com.cn/n2/2018/0315/c371273-31346656.html
[4].https://www.baikemy.com/jiankangkepu/QADetail/50866304936961
| 稽核:科普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