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生物馴化,很多人都會認為是人類特有的行為,事實上透過現代研究發現,人類的確是進入到新石器時代之後,才開始陸續馴化家禽、家畜,馴化寵物的,不過,有趣的是,在自然界中,竟然也存在著類似的行為,這意味著,人類自以為是特有的馴化行為,其實在自然界中,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珊瑚礁魚也能“馴養”糠蝦
什麼是珊瑚礁魚呢?簡單來說,就是以珊瑚礁為棲息地的魚類,在海洋中,一個珊瑚礁中大約存在著400種 的魚類,這些魚類都屬於珊瑚礁魚,它們也都普遍是體型較小的魚類,它們生活在珊瑚礁中,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身體顏色也和珊瑚礁越來越接近,珊瑚礁也成為了它們的“保護色”,讓它們可以逃避被天敵獵捕。
這次發現的,懂得馴化糠蝦的珊瑚礁魚,是一種叫長鰭雀鯛的魚類,它們主要以海藻為食,為了保護自己的食物,長鰭雀鯛會將所有誤闖入它們“海藻農場”的生物全部驅趕出境,除了糠蝦。
為何糠蝦不會被長鰭雀鯛驅趕呢?透過持續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者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糠蝦的排洩物對於海藻的生長髮育非常有益,也就是說,如果長鰭雀鯛的“海藻農場”中有著大量的糠蝦,那麼,這裡的海藻就會變得質量更好,自然,可以為長鰭雀鯛提供的食物也就更加豐富了。
那麼,除了長鰭雀鯛和糠蝦之間的關係之外,類似的關係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生物呢?再為大家舉一個熟悉的生物例子:螞蟻和蚜蟲。
蚜蟲是螞蟻的“奶牛”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般螞蟻多的地方,都會有蚜蟲的身影,生物學家表示,螞蟻和蚜蟲之間的關係,其實更像是一種共生關係,或者更加直白一點來說,螞蟻保護和飼養蚜蟲,而蚜蟲作為回報,會為螞蟻提供一種它們喜歡的“蜜露”。
蚜蟲是如何為螞蟻提供蜜露的呢?我們都知道,螞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不起眼的生物,不過蚜蟲要比螞蟻還要小,蚜蟲不像是螞蟻,食性相對比較雜,蚜蟲只吃住的汁液,這就導致它們的排洩物富含糖分,而且看起來非常晶瑩剔透。
讓人覺得驚訝的是,蚜蟲的排洩物對於螞蟻來說,是一種最可口的零食之一,螞蟻會特意飼養蚜蟲,然後每天讓蚜蟲排洩,吃掉蚜蟲的“蜜露”。
研究者表示,螞蟻為了吃到更多的蜜露,有的時候,還會主動去拍打蚜蟲的背部,受到外界刺激的蚜蟲,就會立刻排洩。這個過程,其實和人類每天“擠牛奶”是差不多的。所以,生物學家們才會說自然界非常的奇妙,因為想不到小小的螞蟻竟然也會有自己的“奶牛場”。
那麼,研究自然界中動物的馴化行為,對於人類來說,又有哪些幫助呢?研究者表示,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到人類祖先最早馴化動物的方式,以及遠古人類和被馴化動物之間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比方說在此前的研究中,有觀點認為,古人類之所以馴化生物,主要是為了獲取食物,同時,一些動物也是主動被人類馴化的 ,因為人類的居住區域不僅可以為它們提供保護,而且還可以它們提供食物。
例如在馴化犬類的過程中,或許就是因為一些灰狼為了想要“不勞而獲”,而主動靠近人類,希望人類可以為它們提供免費的食物。
當然,也有特例,研究認為,如今成為人類最佳寵物之一的貓,它們當初並不是被人類馴化的,而是它們主動讓人類馴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