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員將球遠遠擲向海裡。白鯨迅速游出,叼住球再返回給船員,行為舉動像是一隻訓練良好的寵物犬。
不少看過這個視訊的人,都覺得暖心、治癒,但另一些人卻為此憂心忡忡。
他們認出了這頭鯨,它的名字叫Hvaldimir。今年4月,它在挪威海域被漁民發現。人們懷疑它是一個“間諜”,它友好、順從的舉動,很可能是軍事訓練的結果。
動物保護者們想幫它迴歸自然,但這段“暖心”的視訊意味著,恢復情況並不樂觀。
出逃的間諜鯨
今年4月,Hvaldimir 被挪威漁民發現時,它的身上綁著一圈彈力帶。
解下帶子後,上面寫著:“此裝備產自聖彼得堡”,還有一個可以搭載裝置的介面。
因此,Hvaldimir 被懷疑是一頭俄羅斯訓練的間諜鯨,不知怎麼出逃了。
被發現時綁著彈力帶的Hvaldimir
Hvaldimir 喜歡與人親近,一直在碼頭附近徘徊,像護衛艦一樣遊在來往船隻旁邊,很多人在網上分享過和它玩耍的視訊。
但這些舉動,都不是野生白鯨該有的,而是訓練的結果。
Hvaldimir跟著一艘船遊了5個小時,來到了新港口。
長期被訓練和投喂,Hvaldimir已經幾乎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它被發現時就已經營養不良,科學家在它身上裝了攝像頭,發現它在一週的時間裡都沒能成功捕食。
科學家制定了幫它擺脫人類、恢復野性的計劃,但他們擔心,只要Hvaldimir再與人類親密接觸,所有努力就可能功虧一簣。
Hvaldimir搶走了拍攝者的相機,把玩一番後又還給了他。
生存狀況成謎的海豚士兵
訓練海洋動物用於軍事,很多國家都幹過。
美國軍隊使用海豚和海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越戰。現在仍有70頭海豚和30頭海獅在服役。它們的任務是搜尋和巡邏。
海豚自帶天然聲吶,它們會利用回聲來定位物體。海獅則有著卓越的視力。因為這些天賦,它們能夠發現深埋的水雷,也能幫忙打撈遺失的裝備。
一頭海豚正在標記魚雷。
伊拉克戰爭爆發時,海豚們被派往一個港口排雷。它們找出了將近100顆水雷,而在之前人工排雷時,1顆都沒有找到。
美國海軍曾計劃截止2017年,用高科技探測裝置取代掉動物們。但至今仍未實現。用軍官的話說:“還沒有什麼科技能勝過這些大自然的造物。”
訓練中的海豚
對於把動物用於軍事,爭議從來沒停過。
動保人士發現,為了讓寬吻海豚適應極端的工作環境,士兵們把它放入接近冰點的水裡,這讓來自溫暖水域的它們備受折磨。
此外,軍隊還曾往海豚體內注射鹽水,觀察它們的身體反應,這會讓它們脫水、生病,甚至會死亡。
完成任務後被“回收”的海豚
老馴養員雷克特曾經看過美國服役海豚的死亡清單,他發現,有些海豚死得非常蹊蹺。它們的死因有:溺水、脊椎骨折、頭部受傷、中毒性休克和電解質失衡……
雷克特要求海軍公佈更多的細節。但軍隊負責人說:“就像我們不會交出核武器的執行記錄一樣,我們也不會交出海豚的記錄。”
成為炮灰的動物們
人類對動物士兵有過很多設想。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很多點子都不靠譜,動物們身不由己地成了炮灰。
反坦克狗
“二戰”時,為了對抗德軍坦克,蘇聯人想出了“反坦克狗”的主意。他們把炸彈綁在狗身上,發動自殺式襲擊。蘇聯人宣稱這個辦法很成功,炸燬了300多輛德軍坦克。
反坦克狗執行任務。
但事實上,這個辦法遠算不上成功。
因為,這些狗是用蘇聯的柴油坦克訓練的,而德國坦克燒的是汽油。
所以,到了戰場上,多數狗並沒有衝向敵軍,而是朝著蘇聯坦克跑去。
蝙蝠轟炸機
這是一個牙醫的主意。珍珠港事件發生時,他正在美國西南部的洞穴間探險度假,那裡的上百萬只蝙蝠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碰巧又認識羅斯福總統的夫人。
於是,不到一個月後,他的計劃書就出現在了白宮的辦公桌上:“我們可以把炸彈綁在蝙蝠身上,讓它們飛去日本發動襲擊。”
牙醫設想中攜帶燃燒彈的蝙蝠
動物心理專家也為他背書:“它完全有可能成功。”
於是,政府立刻上馬了這個專案。
養滿了軍用蝙蝠的大房子
但結果,蝙蝠們沒被送去戰場,反而在一場意外裡炸燬了美軍自己的機庫和汽車。
圖一:研究人員把蝙蝠裝進空投容器
圖二:空投測試
圖三:被蝙蝠炸燬的美軍機庫
鴿子制導導彈
這種導彈內裝有一個螢幕,螢幕前方有一組透鏡,可以把目標投影在螢幕上。
彈倉裡放著一隻鴿子。經過訓練後,這隻鴿子學會了用喙去啄螢幕上的目標。它每啄一次,感測器就能對導彈路線進行一次糾偏。
鴿子制導導彈
在這個專案成熟以前,現代的制導系統先被髮明出來了。鴿子們倖免於難。
當間諜的鳥和貓
鴿子的導彈計劃終結後,美軍又為其想出了新的用武之地——冷戰時,在鴿子脖子上綁有小型攝像機,訓練它們去拍攝蘇聯的軍事禁區。
測試結果一度讓 FBI 非常欣喜。他們下達了作戰任務,並決定在執行前最後彩排一次。
結果,這次“彩排”暴露了弊端:一些鴿子帶著昂貴的裝置消失了;一隻鴿子3周後飛回來,身上的傷表明它被老鷹襲擊過。
鴿子脖子上掛的相機僅重35克。
中情局也試過讓貓當間諜。
他們為這個專案投入了2000萬美元,在一隻貓的身體裡裝了竊聽裝置,希望它能一邊懶洋洋地在目標周圍踱來踱去,一邊把談話內容現場直播。
結果,這隻貓第一次出任務就因公殉職——剛被放到任務地點,它就被一輛計程車撞死了。
這些動物們的下場大多悲慘,就算沒在試驗或戰鬥中死亡,也只能被圈養一輩子。
救助人員擔心,Hvaldimir也逃不過類似的命運。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頭被嚴格馴化的海豚能被成功放生。
通過裝在Hvaldimir身上的攝像頭和感測器,人們發現它在野外一週都沒有捕食。
被圈養不僅意味著失去自由,它們可能活得生不如死。
動物保護者博洛近距離觀察過美軍的海豚,她發現有一隻老海豚,明顯已經病得很重,不能再游泳,為了防止它溺水,軍人們給它戴上全身漂浮裝置。
馬凱與它的教官
博洛建議給它安樂死,被軍隊拒絕了。負責人說,他們會像照顧戰友那樣,照顧這隻海豚到最後一刻。
但博洛相信:軍隊是想用它來學習如何照顧病號,這是它最後的價值,軍隊要把它榨乾。
但軍人的照顧沒能奏效,1年後,這隻海豚終於被安樂死。
“為國效力”了一輩子,它終於解脫。在這一生裡,它的同伴是人類而不是同類,它只在被框定的有限水域裡遊過泳,它有很多身份:“士兵”、“武器”或“實驗品”,它沒有一天被允許只做一頭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