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2014年情人節那天,大王具足蟲“1號”在日本水族館被宣告死亡。此時的它已經了絕食5年零43天,創下動物絕食時間最長的世界記錄。

它的最後一餐是2009年1月2日吃的50克竹莢魚,之後便不吃不喝了。飼養員一直都弄不清它為何不吃東西,想盡一切辦法卻都無濟於事。而且它還時常會假裝動動嘴巴吃東西,只是從未將食物吞下。

這一“餓”讓大王具足蟲出了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於是,人們開始紛紛猜測它選擇絕食的原因,但至今沒有確切的結果。為了紀念這位絕食而亡的勇士,日本人還推出許多大王具足蟲的周邊,比如手辦、抱枕、手機殼。

更意外的是,這次絕食事件也帶火了日本當地“油炸大王具足蟲”的生意。儘管大王具足蟲長得似乎些許恐怖,但它其實是一道獵奇美食,據說肉質像極了龍蝦,味道極佳。

不過擺在餐桌上的卻大多都是“山寨版”的大王具足蟲,另一種生物道氏深水蝨。這兩種外形極其相似的生物都屬於等足目動物,一類正在改變我們對進化程序認識的生物。

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又稱“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等足目動物。它們大約在1.6億年前就已出現,一直活到了現在,但外形幾乎沒有發生改變,因此人們將其稱為“深海中的活化石”。

這種古老的生物長相奇特,像是電影裡《異形》裡的宇宙生物。你看,它還擁有一對特殊的複眼,這對複眼是由近4000個平面小眼組合而成,分別位於頭部兩側。

它的頭上長著兩對觸鬚,腹部有7對關節肢。其鱗片的鈣質外骨很特別,上方與頭部、下方與尾部都合為一體,就像淡紫色的盾牌一樣。

一般情況下,大王具足蟲主要的食物是海洋生物的屍體。但也有證據表明它們不是純粹的食腐動物,偶爾也會抓活的來吃。

儘管食物來源十分豐富,但它們一言不合就會選擇長期絕食,與此同時,大王具足蟲也有暴飲暴食的怪癖。它們會一次性將大型動物的屍體吃掉,甚至會因吃太多而影響運動。也許對它們來說,吃還是不吃全看心情,反正不吃也能活上幾年。

法國動物學家米奈·愛德華是描繪此物種的第一人。他於1879年在墨西哥灣捕獲一隻大王具足蟲的雄性幼崽。這種生物的第一次出現便顛覆了當時的深海無生命論。

自大王具足蟲出名後,人類發現了它是上等的美味。可由於大王具足蟲通常生活在又深又冷的深海,難以被捕獲。在利益的驅使下,商家們時常用相對容易捕捉的道氏深水蝨來假冒它。因為這兩種生物長得實在太像了,且都是等足目動物大家族的成員之一。

等足目動物是一類多樣性超高,適應性超強的甲殼綱動物。其實這類生物生活中很常見,比喻我們小時候常抓來玩的西瓜蟲,就是其中的一種。而西瓜蟲又可以叫做潮蟲,是最早被列為等足目的動物。但這中間也發生過一些小插曲。

當初由於潮蟲與倍足動物 ( Diplo pods)長得相似,科學家還一度將等足目歸於多足綱( M yriopoda)。可伴隨著對水生等足目認識的發現,人們逐漸將其劃歸甲殼綱 ( Crustacea )。

現在科學家發現現存等足目動物的種類大約有1萬多種。它們的生活環境千差萬別,海洋,淡水,陸地,體外和體內寄生的種類都有。陸棲等足動物主要生活在潮溼的石塊枯葉下或洞穴中 , 如常見的鼠婦、潮蟲等;淡水等足動物的生活環境包括河流、湖泊、溝渠等間歇性水體;海產等足動物則分佈在海岸、潮間帶、珊湖礁、深海等,如海濱岩石縫常見的海蟑螂 ( Ligia exotica ) 潮間帶或淺海常附著在海藻或其他飄浮物上的各種水蝨等。

鼠婦

除了種類繁多以外,等足目動物的大小、體型差別也相當大。比如某些寄生的鰓蝨僅有數毫米,而大王具足蟲卻能長約數十釐米,重達1公斤 ;

然而最有趣的是,無論它們生活習性差異有多大,卻還有著同一個特徵,即就是它們都長著7對一共14條腿,每一對看起來腿的形態都一樣,而這也是為什麼稱之為等足的原因。

海洋中各種等足目動物,不管進化成何種形狀都有14條腿。

按理來說,等足目的近親是蝦蟹所屬的甲殼類十足目動物。可我們常常會將潮蟲誤以為是昆蟲,這是因潮蟲的頭節只和第一胸節癒合,剩下的7個胸節各自獨立,每節上有一對步行足。這樣分節的身體使它們和龍蝦外表看起來差異很大。

又因為蟹蝦甲殼綱動物等都生活在水中,所以我們也很難聯想到潮蟲是甲殼綱動物的一種。

陸地等足目動物是唯一完全適應了陸地生活的甲殼綱動物。與其他生活在水中的等足目動物一樣,它們一樣長有鰓部用於呼吸。為此,它們也演化出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身體機能。以西瓜蟲為例,它們通常會出現在潮溼陰暗的地方,它們在那裡能滾成球以保護鰓上的任何水分。

此外,它們不僅不排尿、不排出體內氨含量高的廢物,還會吃糞便,甚至包括自己的糞便。而在飲水時,它們會從後端伸出管狀結構體,而不是從嘴巴伸出。

至於等足目動物何時成功登上陸地的,則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根據它們的演化關係推斷,潮蟲亞目的祖先大約在石炭紀到二疊紀間分化出來。另有人則發現的最早的潮蟲化石出現在白堊紀中期的琥珀中。但能夠明確的是,在潮蟲出現,脊椎動物已經掀起過兩波登陸的浪潮,陸地上各種動物正展開激烈的廝殺。

與其他動物相比,陸地等足目動物幾乎沒有任何生存的優勢。然而它們居然站定了腳跟,遍佈世界的每個角落。而在它們之後,再也沒有新的甲殼動物類群登陸成功。

陸地等足目動物的一種

而近年來,科學家發現陸地等足目動物居然也能重新在水生環境生存,這一發現正在改變我們對進化過程的看法。這彷彿在告訴人類,物種的進化並非只有“單行道”,物種也能進化出在早已遺忘了的環境中生存的能力。

2012年,歐洲空間局(ESA)凱夫斯(CAVES)地下訓練計劃的宇航員被送到義大利沙丁島的洞穴中,模擬太空環境地下受訓一個星期,並進行了一項包括為地下生物分類編目等專案的研究。

他們在池塘附近及其他地方放置誘餌,以吸引並發現儘可能多的生物。為達到更好的效果,設計生物取樣方案的保羅·瑪西婭用動物肝臟和腐壞芝士調製了一種發臭的誘餌,這一特殊“菜餚”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地下生物。結果他們在一個小池塘裡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陸地等足目動物。

該物種完成了從原始水生生物進化到陸地生物再返回到水生生物的進化迴圈。這一發現將改變人們對生物進化的認識,目前科學家正在進行深入研究。

不過,人類幾乎不會對像潮蟲這樣的陸地等足目動物產生吃的想法。

比起開始被擺上餐桌的大王具足蟲和它的“山寨版”,這或許又是敢於登陸的等足目動物的一大智慧。

Isopoda .Wikipedia. on 20 November 2019, at 15:58 (UTC).

Bathynomus giganteus.Wikipedia. on 10 November 2019, at 16:50 (UTC).

George D.F. Wilson, Fossils in the Phylogeny of the Isopod Crustaceans The Impact of Isopod Fossils.

Pierre Broly, Pascal Deville, Sébastien Maillet, The origin of terrestrial isopods (Crustacea:

於海燕 李新正:等足目分類系統學研究概況及中國近海等足目研究展望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它是“最蠢”入侵生物,入侵中國還沒氾濫,就被吃成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