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魚友反映自己養的鸚鵡魚體色變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導致鸚鵡魚變色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新魚對新環境不適(適應後就會慢慢恢復);水質(每週換水三分之一,頻率不要高);飼料(喂優質增紅飼料);燈光(用紅色燈光);受到驚嚇(保持安靜環境)。
魚趴缸魚趴缸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如果你的魚有這種情況,最好是先測水,看氨亞硝酸鹽是否超標,如果水質沒有問題,可能是得體外蟲類的車輪蟲感染,可用敵百蟲治療。
不過,敵百蟲對龍魚、魟魚等魚類來說不太合適,需要購買專門治療龍魚的體外殺蟲劑。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缸一次性換水太多,這種情況也會造成魚身體不適趴缸。
腸炎病預防和治療要預防魚得腸炎,一定要保證飼料質量,同時要維持水質環境和飼料潔淨。
治療方法相對也是比較簡單,主要是停食和廣譜抗生素治療或者“老三樣”處理為主,禁食3-4天。病情好轉後可少量餵食。
所謂老三樣兒,指的就是換水,升溫和加鹽這三種操作。
白點病初期時,建議先“老三樣”處理,先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或一半,加柏卡樂殺菌鹽(100升水5-6粒),熱帶魚水溫升到30度左右,冷水魚的話藥劑加重點,然後停食、觀察2-3天。
如果沒有改善,再進行藥劑治療,可使用綜合康復劑等治療白點病的藥劑。
魚炸鱗怎麼辦造成魚炸鱗的原因主要是水溫或細菌感染。
將病魚隔離開,水溫升到30度左右。先用殺菌鹽或者3%小蘇打浸泡,停食、觀察1-2天。
如果沒有好轉,可以使用綜合康復劑等治療炸鱗的藥劑治療。
魚同時得了多種病如何治療出現這種情況,要按嚴重程度依次治療,一般先殺蟲後殺菌。魚體弱時同時得幾種寄生蟲是很正常的,而且殺蟲藥和殺菌藥是不一樣的。
水黴病水黴病又叫白毛病或膚黴病,是觀賞魚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導致魚患水黴病的原因有很多,多是因魚體面板受損,鱗片脫落,繼而讓黴菌孢子入侵及寄生於傷口中。
這病剛開始時,肉眼不易發覺的,當我們肉眼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了,此時感染部位會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覆蓋物。
當發現病魚後,要把病魚隔離治療,每天1次,用3%的鹽水浸泡病魚5至10分鐘。
這麼操作後如果還沒見效,可以每天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溶液外加1%食鹽浸泡病魚20至30分鐘,同時,我們提高水溫或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進行照射以抑制水黴的生長。
最後,給各位魚友一點小建議,水是魚賴以生存的環境,水質好壞決定魚的健康狀況。所以大家在養魚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水質問題,做到定期換水、擦缸和清洗過濾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