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提到動物圈裡的繁衍大戶,簡直不勝列舉。如果以產卵數量來看,那魚類和昆蟲類都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如果把圈子固定到哺乳動物,那麼後代呈幾何倍數增長的鼠類和兔類毫無疑問將會穩定冠軍。

但是一個物種的綜合繁殖能力,要考慮的因素比常人想象地要多得多,我們舉個例子:

如果是單次繁殖後代的個數,那麼這個自然中生育能力最強的應該是翻車魚。

一條體長在1.5米左右的翻車魚,單次產卵次數達到3億枚以上。我們人類捕捉到的最大的雌性翻車魚體長3米,這條雌性的翻車魚曾經一次產了6億枚以上的卵,打破了動物圈的單次產卵紀錄。

雖然雌性翻車魚一次性產卵可以達到上億枚,從這個資料來說它的確是生孩子冠軍了。可實際上魚類、軟體動物和昆蟲等等,這些物種產卵都能達到這個資料。而我們認為的繁殖能力極強的蒼蠅,其實產卵數量並不多。

在實驗中,一隻雌性蒼蠅每次產卵數量也就是100枚左右。這個單次生殖能力看起來並不優秀,可是蒼蠅仍然是我們認為的“生育小能手”。這是因為一隻雌性蒼蠅可以產卵10-20次。

所以一隻雌性蒼蠅的後代,一年內可以最多達到1000個。這個資料聽起來也不大是嗎?那我們再說一個數據。

蒼蠅卵從孵化到羽化再到產卵,在溫度20度以下15度以上時需要9天,而在夏天溫度35度左右時,只需要1.8天!所以蒼蠅繁殖能力強,可真的不是強仔能生,而是強在它們生得太快了,性成熟時間太早了。

我們保守估計,100只雌性蒼蠅只需要經過10代,就能產生2萬億億個後代。而且和翻車魚不同,翻車魚雖然一次產卵多,但是幼體成長慢,成活率極低。所以別看生了3億多個孩子,實際上還真沒幾個能活到下次受孕的。但蒼蠅基本上就是生一個活一個,所以蒼蠅憑這個本事,也能爭奪一下“生育冠軍”的頭銜。

類似的又例如鼠類和兔類,比如旅鼠。這種常年居住在北極附近的齧齒類動物,天生只愛做兩件事:生孩子和打洞。

大家聽說過旅鼠跳海的故事:人們說這是旅鼠為了控制自己的種群數量,老年的旅鼠選擇跳海自殺。雖然這個原因是人為新增上去的,但這也表現了旅鼠強大的繁殖能力:它們在人的眼裡都只能靠自殺來維持種群資源了。

但實際上旅鼠是根本不會主動跳海自殺的,而且即使跳海:旅鼠也是優秀的游泳健將,也淹不死。旅鼠跳海純屬因為眼神不好,認錯了路:畢竟這種穴居動物在陰暗環境下習慣了,視力的確是不怎麼樣。

旅鼠到底有多能生呢?這種小動物性成熟以後一年可以生產八次,每次可以生育十二隻幼崽。而新生的旅鼠在二十天以後便會具備生育能力,所以它們的種族數量是幾何級增長的(一對旅鼠理論上一年可搞出160萬隻),堪稱是世界上生育能力最強的動物(兔子也比不上)。

所以從哺乳動物來說,旅鼠就是生育冠軍。影響生殖能力的還不只有生殖頻率和性成熟速度,還有交配次數。

我們用常見的貓咪舉例子。貓咪一次生殖可以產5-8胎,在哺乳動物裡這也算不錯的成績了。可是貓咪畢竟一年只生育2次,它們交配次數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在哺乳期的貓咪是不會交配的。

但是如果說到貓咪的近親:獅子,那交配頻率可就瘋狂了。

一隻雌性的獅子,可以在三天內交配200多次。

獅子成活率也很高,但是你卻發現獅群數量並不大,那這些交配次數有什麼用呢?其實是由於獅子雖然交配次數頻繁,但是受孕機率極低的原因。

一隻雄獅平均要交配3000次才會讓一隻雌性獅子受孕,所以你看:交配頻繁的卻不一定能生,交配不頻繁的卻不一定不能生。

如果放到節肢動物門裡去,你還會發現更有意思的現象:一隻雄性蠍子一生只交配一次,但是這一次交配的精子數量,卻足夠一隻雌性蠍子一輩子使用。

就好比我們靈長目(比如人類)一樣:一輩子生1-2個孩子,但是後代都能成長起來,性成熟時間很漫長,但是種群卻依舊很穩定。

現在知道為什麼要少生優生了吧?這是有生物學依據的:生10個缺乏競爭力的後代,不如生1個優秀的後代對種群來說更有好處。

14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這些行為習慣,你家狗狗都有,說明你的“教育”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