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如今的地球上佔據主導地位的陸地生物,基本都是哺乳動物,這是因為在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砸到了地球上,改變了當時的生態格局,哺乳動物在眾多動物中脫穎而出,憑藉優良的身體構造和更加優秀的養育繁殖後代方式,戰勝了當時地球上主導地位的爬行動物,成為了地球上的霸主。

不論是爬行動物還是哺乳動物,我們其實都源自一個共同的祖先!大約在三億年前的海洋中最早的魚類開始出現,這也預示著脊椎動物的誕生,海洋中的生存格局被徹底改變,直到今天,不論是海洋還是陸地上的河流中,都可以看到魚類的身影。

魚類誕生於海洋中,但是在陸地上的池塘和海洋相距很遠的湖泊中,也可以看到魚類的身影,這些魚類是怎麼長途跋涉,直到遍佈地球上的每一片水域的呢?更加奇怪的是,有時候一場暴雨形成了一個新的池塘,這個池塘和其他的河流完全沒有任何相接的地方,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小魚苗,這些魚是從哪裡來的?

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幾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同時,魚類也是地球上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可以看出來魚類進化選擇的成功。

現在陸地上的大部分脊椎動物都是由魚類進化而來,在歷史上發生過兩次神奇的事件,一些陸生動物重返海洋,進化出了和魚類類似的生理特徵。第一次是爬行動物中的魚龍重返海洋,第二次是哺乳動物中的海豚和鯨魚等生物進入海洋,鯨魚雖然叫魚,但是它和河馬的血緣關係更近一點,那麼遠離海洋的河流中的魚類,是否也是這樣進化而來呢?

雖然有很多的河流和池塘都遠離海洋,但是地球上主要的大江大河最終的終點都是大海, 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交界處的魚類會緩慢地適應淡水的環境,一步步順著河流向內陸蔓延,幾億年的時間足夠魚類遍佈全球的各大河流了。同時,淡水中的環境比海水中更加安全,如果不是人類進行捕撈的話,河流中的魚類基本上很少會遭遇陸地捕食者的襲擊。

海洋的面積是陸地上河流面積的很多倍,但是海洋中的魚類品種僅僅是淡水魚類的兩倍,由此就可以看出來,其實在淡水河流環境中,對魚類的繁衍和進化更有幫助。

生活在淡水環境中的魚類,要面臨海洋中魚類不用面對的難題,那就是在乾旱季節河流很有可能會乾涸,大部分魚類失去河水的保護,在太陽下過不了太久就會死亡,當然也有一些魚類進化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比如說非洲的肺魚就可以躲藏在淤泥中生活很久。

為了對抗隨時可能到來的環境變化,淡水魚類逐漸進化出了更強大的適應能力,比如讓魚卵可以在淤泥存在更長的時間,同時,這些魚卵更容易附著在鳥類或者哺乳動物的毛髮上,些動物的活動可以把魚卵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會把這些魚卵帶到其他的水域中,從而幫助魚類繁衍。

其次,在我們看不到的地下,也存在很多地下河,這些地下河中也生活著很多的魚類,很多時候魚類會跟隨著這些地下水輾轉繁衍,給我們造成一種新修的池塘這裡突然出現魚類的錯覺。

除了這些因素外,自然的環境變化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說短時間的強降雨,可能會讓河流中的水位增高,產生洪水,魚類就會跟隨著這些水流轉移到其他區域,其次,龍捲風和颱風也有可能吹起池塘中的水,帶著一些魚類進入高高的天空中,在隨著雨水降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天空中下“魚雨”的新聞。

古代人曾認為生命是自然產生的,甚至會認為破舊的衣服和垃圾中會自然長出老鼠。達爾文的進化論,讓我們知道所有的生物都是在不斷的進化,人類的祖先也曾是結構簡單的海洋生物,正是在自然不斷變化的環境下,再加上其年累月的各種巧合,才有了今天覆雜繁榮的地球生態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新修的池塘總是會自己出現小魚苗的原因,並不是生命在自然中產生,而是各種巧合造成的結果!

11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為了驗孕,人類差點將蛙類“滅門”,僅荷蘭火蠑螈就被幹掉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