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地球上的生物經過38億年的發展進化,到目前已經存在數百萬種,雖然生命史經過5次較大的滅絕事件,每一次都導致至少80%以上的物種消失滅絕,走下歷史舞臺。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同樣會有新的物種補充進來,最終蓬勃發展壯大。

地球環境在不間斷的變化中,因為物種要想一直生存繁衍下去就必須要適應環境,這也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本質,基因突變或者變異是重中之重,因此說種群數量多,它的基因庫就比較豐富穩定,抗逆性也比較強,可以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

但如果種群數量過少,很容易就被自然所淘汰,它們的進化速度也會十分的緩慢。在地球上後有這樣一類生物,它們就是沙漠魚,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沙漠裡的魚。人類第一次發現這個物種的時候,它們有大約500個成員全部分佈在一個水池中,但是在2016年的時間後數量最少達到過38條,幾乎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與世隔絕的沙漠魚

美國加州的沙漠裡有一塊神秘之地被稱為死亡谷,而在死亡谷裡有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洞穴被稱為“魔鬼洞”,這就是沙漠魚的家園。一種非常瀕危的物種,它們的種群數量一直保持在100-500條左右,但也曾出現過較大的波動,2016年的時候科學家統計它們的數量僅剩下38條。

沙漠魚學名魔鱂(Devil's Hole pupfish),它們在這塊小的區域內已經生活了將近6萬年,被生物學家稱之為進化上的奇蹟。有水的地方就會出現魚,但是在極端環境中如此少量的個體,可以存活數萬年的時間,不得不令人欽佩。

1、食物量緊缺

就類似於海底世界,陽光無法射入,海底世界的資源主要是靠海洋上層世界的饋贈,例如一些動物的殘骸,最典型的就是鯨魚的屍體可形成“鯨落”!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微生物的殘骸,最終都會聚集落入海底世界。

但魔鬼洞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了,沙漠魚為了適應資源匱乏的環境,它們只能透過自己的辦法來應對,沙漠魚成年後體長僅僅2.5cm,這意味著它們需求的能量大大減少。

2、地下水的波動

魔鬼洞很深,處在沙漠地帶但是水量卻不少,可想而知它是和地下水相連的,因此會受到地下水波動的影響,尤其是隨著人類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區域逐漸擴張。該地區的居民對地下水的需求在增長,這也間接的間接的影響著沙漠魚的生存。

除了人為因素外,自然災害同樣對沙漠魚有影響,例如簡單的地震就會導致魔鬼洞中水的波動,類似於一次小型的洞穴海嘯,這對於這數百條的沙漠魚可謂是滅頂之災。

3、原本是地下水世界,但是溫度卻不低

在這裡就像是地下溫泉一樣,常年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33攝氏度,這對於魚類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而在2020年科學家更是在沙漠魚生活的水世界測得54攝氏度的高溫,這已經打破了近百年的記錄。

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研究中心的資料統計發現,2020年打破了2016年的高溫,成為有記錄以來平均溫度最高的一年,神奇的2020年!而高溫也已經蔓延到了這些極端世界,沙漠魚也受此影響。

物種滅絕速度增加,科學家擔憂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在發生

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人類正在竭力保護它們,但是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物種走向瀕危,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科學家就曾提出因為溫室效應的影響,北極冰川逐漸的在融化,本世紀末北極熊可能走向滅絕。

而真正引起科學家擔憂的是昆蟲數量的減少,此前來自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經過近十年的資料統計,他們發現德國許多地區的昆蟲種群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是非常誇張的資料,昆蟲對於這個地球生態系統的作用要比人類重要的多。

由於環境氣候問題科學家已經多次發出警告,而這一次由全球17位頂尖生態學家和氣候專家組成的團隊,它們研究分析了全球150所頂尖高校的關於環境變化的著作,最後得出結論:地球已經進入第六次大滅絕的時代,他們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保護科學前沿》雜誌上。

科學家認為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人工合成的危害性化合物增加等等因素,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十分巨大,科學家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至少有20%的現存物種面臨著滅絕的威脅。

說在最後

地球上38億年的生命史,出現的物種數不勝數,至少現存的就有數百萬種,但目前已知只有人類發展出智慧文明,我們已經達到了地球生命前所未有的高度,未來還會更上一層樓。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地球可以支援我們發展下去,所以根源還是對地球環境的保護,這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

13
最新評論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1千年前,南美洲最乾旱沙漠長出大量農作物,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