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幾天前,有一個同小區的阿姨讓我和她的兒子(哲哲)一起帶她家的小狗去洗澡和打針。

我很喜歡小動物,也有養狗的經驗,因此爽快地答應下來。出發前,我滿懷期待地想象她家的小狗長什麼樣,一路上會不會聽話。為了以防萬一,我還帶上了家裡閒置的一個航空箱。

後來發生的事證實了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到了約定見面的地點後,我看見哲哲蹲在那兒,他的腳邊有一隻黃色的小狗,沒有籠子,沒有項圈,沒有牽引繩,見到我扭頭就跑。哲哲立馬去追,我焦急地在原地等了一會兒,見事情沒什麼進展,也決定去幫忙。

所幸小狗跑回家了。它的狗窩在一個不足兩平米的陽光房裡。此刻的它正躲在狗窩和牆壁之間狹小的縫隙裡和男主人鬥智鬥勇。我注意到它的情緒很不穩定,有低吼和咬人的傾向,男主人要戴上手套才敢抓它。最後,男主人拽著小狗瘦弱的前肢,用蠻力把小狗從夾縫裡拖出來了。他似乎只是為了迅速地完成一項任務,絲毫不在意小狗因疼痛發出的慘叫聲。男主人抓住小狗後,想把它裝在一個布袋裡,被我及時制止了。沒想到,我的航空箱真的派上了用場。

當時,我的心裡有一種不好的感受。家本應是可以帶給小動物安全感的場所,但在這隻小狗身上我只看到了對“家人”的恐慌與不信任。我問哲哲“你家小狗平時和誰最親近”,哲哲回答“我妹妹”。可他的妹妹是個還沒開始上小學的小女孩。就算她是小狗可以信任的物件,她也承擔不了照顧它和引導它的責任,最多隻能作為它的玩伴,讓它在“危機四伏”的家裡偶爾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經過更深入的瞭解,我明白了小狗初到哲哲家的緣由。這隻小狗是哲哲的妹妹在逛集市時用“大哭大鬧”換回家的。也就是說,買狗的初衷是為了哄孩子。哲哲還說他家從來不遛狗。在他們的印象裡,養狗就是給狗狗圈出一塊兒地方再喂喂狗糧,僅此而已。

到了寵物美容店,迎接我們的是一番更激烈的混戰。

小狗一開始躲在航空箱裡不肯出來,被“倒”在地上後,在店裡尖叫著四處逃竄。戴了大手套的美容師試圖控制他,卻被他隔著手套咬了好幾口。最後,他躲在收銀臺櫃下一個陰暗的角落裡,小小的身體顫抖著,發出威懾性的低吼。就這樣僵持了十分鐘,店員找來老闆,才終於把小狗從櫃子底下弄了出來。

老闆說這樣的小狗洗不了。

哲哲有些安靜地坐在店裡的沙發上,陷入了沉思。我坐過去問他在想什麼,他說“我在想我們家是不是真的不適合養狗?”

聽到他這麼發問,我感到些許欣慰。我很慶幸在哲哲家裡至少還有一個人會站在狗狗的角度思考問題。養狗這個決定本來就不是可以輕易做出的,更別提是出於一個生活還無法自理的小孩子。在哲哲妹妹的眼中,這隻小狗或許是一件可愛的玩具。對一件“玩具”心生喜愛,想把它帶回家的想法本身沒有錯,但她還無法理解這隻被賦予了生命的“玩具”意味著什麼。父母沒有適時地按下溺愛的停止鍵,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我曾經見過許多類似的案例,比如本來不喜歡小動物的父母,經不住孩子的軟磨硬泡,只好給貓狗提供一個簡陋的生活環境,只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說的難聽一點是死不了就行。他們對小動物本就心生不了喜愛,何況還是強行進入他們生活的“麻煩”。可想而知,在這種條件下長大的貓狗多少都會有行為問題,更不可能成為理想的家庭寵物。

喜歡養與有能力養是兩碼事,只有兩者兼備的養寵人才算過了最基本的合格線。在滿足孩子的一時衝動之前,請仔細想想你是否真的準備好接納一位新成員加入你的生活。居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其他人是否都能欣然接受,並答應共同為它負責到底?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權力,可因為不喜歡而潦草地對待一個生命是一種變相的傷害。如果照顧小動物對你來說是一種負擔,一種累贅,那麼請放過它,也放過你自己。

15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錦鯉魚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