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是人類把動物關到籠子裡。估計這隻蝙蝠在被吃之前也是被關在籠子裡。因果迴圈,老天放過誰?
泰國、關島、澳洲太平洋部分地區甚至中國一些地區的遊客可能會在食品市場和餐館裡遇到蝙蝠。各種各樣的果蝠,包括體型龐大的飛狐蝠,是最受歡迎的食物。當要把它們煮熟,奔巴島上的居民通常會烤他們的蝙蝠,其他的文化可能會把一些蝙蝠扔進湯裡燉。在西太平洋的小島國帛琉,“水果蝙蝠”是特色美味。
水果蝙蝠是蝙蝠的一種吃水果,吸取不同花朵的汁液長大的蝙蝠。所以,當地土生土長的帛琉人,在缺少食物的情況下相信這些蝙蝠吸收了植物的精華,而吃了它們的肉對人的身體也就有幫助。
他們把蝙蝠當做特色菜餚,提供給來島旅遊的各國旅客,而且價格不菲。並且還有人把蝙蝠做成刺身來吃。
果蝠和新心疾病
根據醫學發展情況,取樣當地蝙蝠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關島,官員們把飛狐蝠和一種叫做ALS/PDC(肌萎縮側索硬化-帕金森-痴呆疊加症)的痴呆症聯絡在一起。在當地的查莫羅人當中,發病率比樣本人群高50-100倍。雖然果蝠的昆蟲和水果的飲食似乎無害,但它們也可能有一些討厭的危險疾病。
醫學專家已經將SARS(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徵)、埃博拉(伊波拉病毒)和其他新興疾病的毒株追溯到它們身上。例如,加彭的果蝠是攜帶馬爾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罪魁禍首。人們主要擔心的是,蝙蝠在咬下一片水果後,或通過受汙染的唾液將它們傳給另一種動物,就像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Nipah virus)一樣。
雖然有人把蝙蝠當美食,但是實際上蝙蝠肉帶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食用蝙蝠肉其實沒有什麼好處。
在印度尼西亞,那裡還有以抓蝙蝠為生的獵人。獵人會在蝙蝠棲息的洞穴口張網,再派人從洞穴把蝙蝠往外趕,只要蝙蝠群一衝出洞口,就會被大網抓住。有時候一個月能捕到近千隻蝙蝠。其中少部分自己食用,其餘大部分用於出售。
眾所周知,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發。那裡氣候相對潮溼,人們不愛洗手、親吻遺體等不良生活習慣給了病毒肆虐的機會。因為埃博拉病毒可以寄生在蝙蝠身上,而蝙蝠肉剛果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