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是:#好不容易追到的真愛很怕狗,要不要把狗狗帶走#節目組非常用心,居然請來了50位愛狗人士和50位怕狗人士現場投票。如果是在一年半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站正方:當然要送走。
現在,我的立場變了,從正方變成了反方:不,不要送走,因為,恐狗症是可以治癒的。也許,留下這條狗,可以幫助真愛治癒恐狗症,最終和狗狗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可不是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有過強烈恐狗症的我,對這件事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我就是透過養狗,治癒了我的恐狗症。
對狗的恐懼,來自噩夢般的經歷辯論開始之前,馬東問現場的恐狗人士,對狗的恐懼程度,是不是不願意與狗同坐一部電梯。現場的50位恐狗人士齊刷刷地舉手。
其實,如果僅僅是不願意近距離接觸狗,恐狗的程度還不算嚴重。我對狗的恐懼,到了不能提狗的程度。誰要是在我面前談狗,我會秒消失,飛速躲遠。而且,因為聽到了狗這個字眼,晚上鐵定做噩夢,被一群狗追咬。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小時候有過被狗追咬的經歷,而且不止一次。
我的家在農村,家家戶戶都養狗,而且都是散養。我父母關係不好,一見面就吵架,所以我父親長期不著家,總是在村裡某個人家裡打牌。
我是家裡的乖乖女,總被母親要求著去把父親找回來。當然,那還是個沒有電話的年代,找人只能靠兩條腿。偏偏父親常去的那幾家,都養著惡狗,而且不止一隻。平時從這些人家旁邊經過都戰戰兢兢,何況是要去到人家家裡?
但我毫無辦法,母親的要求必須去做,於是,我每一次都在提心吊膽中主動走近狗群,偶爾被咬到,也只能躲起來哭一場。就是從那時候起,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做被狗追咬的噩夢,這也是迫使我一定要離開農村的原因。
從那以後,我都會主動與狗保持距離,除了不與狗同坐電梯,如果在路上遠遠地看到有人牽著狗過來,我她會主動讓開好遠。
我以為,我這輩子都不會和狗打交道,即使遇到完美的真愛,而他恰好養了狗,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放棄他。
嘗試養狗,我走上了治癒之路因為我對狗的恐懼,我強行剝奪了兒子的養狗需求。我用不容商量的口氣告訴他:養狗,免談!
隨著城裡的寵物狗越來越多,也因為兒子不斷給我洗腦,我知道了寵物狗與土狗是有區別的。在兒子不懈的努力下,我終於鬆了口,2019年的9月,我們從犬舍買了一隻兩個月大的柴犬。我當時的想法是,這麼小的狗,沒有攻擊力。從這麼小開始養,即使養大了,它應該也不會攻擊我吧?
就這樣,我家迎來了第一隻狗。
在領它進家門前,我和兒子達成了共識,養狗的事是他的事,我不管,我最多偶爾幫他遛一遛。
我每次帶它出去遛,就容易鬧笑話。小區裡遛狗的人喜歡扎堆,我從來不扎,總是有意離他們遠遠的。但是,有的人遛狗不拴繩,那些狗看到我家的小柴,就會撲過來,尤其是金毛一類的大狗。我嚇得都要哭了,大聲地喊叫。他們覺得奇怪:你自己養狗,居然怕狗?
我無法跟他們解釋,只能儘量減少遛狗的次數,實在推不掉,就找個別人不會去的角落,稍微遛一遛就回家。
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不那麼怕狗了。隨著我家小柴一天天長大,我遛它的次數更多了,也很自然地會讓它和體型差不多大的狗打鬧,
到現在,我依然害怕不拴繩的大狗,但與恐狗症無關,只是看多了狗子失控攻擊人的新聞。
我的恐狗症就這樣被治癒了,而且,養狗所有的事務,也全部由我包攬了。
去年10月,我在農村租了個小院,住了進來。這也是我沒想到的,以前拼命想離開農村躲避狗,現在我又主動來到農村,來到家家戶戶都養狗的地方。
就在住過來不久,我又收養了一隻兩個月大的小土狗。
它們和我形影不離,我走到哪,它們就跟到哪。我坐在沙發上,它們就睡在我身邊,把頭擱在我腿上。晚上睡覺,它們不睡籠子,都睡在沙發上。
更神奇的是,早上它們比我醒得早,就在我床頭打鬧,但不會發出一點聲音,直到我起床,它們的打鬧才會有非常大的噪音。
這就是我因養狗治癒恐狗症的經歷。我想,如果真如辯題所說,追到真愛時,糾結要不要送走狗,我建議別那麼著急做決定,彼此給一點時間,多一點耐心,真的可以透過養狗而治癒恐狗症,從此不再怕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