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最近收到好幾個關於觀賞魚扎堆在魚缸角落的問題,相信其他魚友也遇到過,明明在水族店還很正常的魚,買回家後放入魚缸就扎堆,而且一直不出來吃東西,有的甚至持續了很長時間都這樣,很納悶,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就來給大家聊聊觀賞魚扎堆的問題。

物以類聚,扎堆是求保護

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基本扎堆在一起的,絕大部分都是同個品種的觀賞魚,所以用“物以類聚”這個詞來形容應該沒問題。或許我們對魚類比較陌生,因為電影片道里的《動物世界》很少有提及魚類扎堆的,而大部分還是陸地的動物,其實跟羊群牛群馬群一樣,成群結隊地生活,是為了更好地共同抵禦天敵。

所以,我們也不難推測,同種觀賞魚扎堆,代表它們此刻彼此間達成共識,需要聚集到一起來尋求保護。如果我們站在魚類的角度來看,其實也不難理解,由於它們原本在水族店已經比較熟悉環境,現在帶回到家裡比較陌生的魚缸,所以就很恐慌很害怕,因此出於本能就扎堆聚集在一起,而如果數量少的,只有2-3條的,它們則會尋找一個角落躲避起來。這幾乎也是每一種生物的本能:尋求庇護所來躲避。

如何緩解扎堆?

這裡我們提到一個詞:靜養。靜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養魚手法,主要也沒啥複雜的操作,就是儘量不要去打擾到魚兒,而且一般會配合遮擋,用深色的布或者硬紙板把玻璃魚缸阻隔一下,讓魚兒的視線別那麼開闊,讓它們以為自己是躲在比較安全的洞穴裡面,進而營造一種靜謐的環境讓它們獲得安全感,而不至於太過緊張。

靜養期間餵食的動作儘可能地小,而且燈光也儘量不要開,或者是半開,一邊是有光照而另外一邊可以是暗的。同時還可以準備木頭石頭或者是慈鯛罐等躲避物。至於靜養的時間需要多長,則需要透過觀察每條魚的表現來做調整。如果是每天餵食的過程中,漸漸發現它們開始有互動了,那麼可以適當地把遮擋物給拿走,或者是逐步地拿走一些遮擋物,以求讓它們慢慢適應。

以膽大帶膽小

其實每種觀賞魚甚至同種觀賞魚不同的個體,它們的性格也是有不同的,有的膽子大有的膽子小,常見膽子比較大的有孔雀魚,斑馬魚,米奇魚,瑪麗魚等等這些小型熱帶魚。而膽子比較小的,或者是說比較謹慎的,反而會出現在一些中大型觀賞魚身上。這個問題似乎和我們的認知是相反的,我們潛意識地認為小的應該膽子小一些,因為本身更加弱勢,而個頭大的應該膽子大一些。

其實不然,因為個頭大的魚,它們在年幼時期同樣個頭小,反而是這種小心謹慎的習性,讓它們得以在殘酷的自然界躲避敵害順利成長,而個頭本來就小的魚,它們有的是天性就不怕,因為只能長那麼大,所以無論如何都容易被吃掉,而如果不膽子大一些去搶食,甚至能餓死。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的猜想和理解。

不過實際應用在養魚上,我們確實可以觀察到,一些小型熱帶魚可以起到很好的帶頭效果。我就經常把一些膽子小,不好開口吃食的魚,丟在跟一些類似斑馬魚孔雀魚這些小型熱帶魚的混養魚缸裡,讓這些膽大的帶膽小的去吃東西,等膽小的開口吃東西了,也知道當有人過來就有東西吃,而不會傷害它們的時候,差不就可以再抓出來單獨到其他的魚缸飼養了。

同理,扎堆的魚如果太久且這種情況沒有得到改善,不放養一些膽子大一點的魚來帶它們走出舒適區。比如常見的鸚鵡魚扎堆,可以養膽子大一些的曼龍魚,珍珠馬甲魚,麗麗魚來帶它們吃食。

3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別不聽勸,帶狗狗回家過年的後果,你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