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又讓中國人對傳染病有了新的認識,在最近幾十年的世界歷史當中,我們經歷的傳染病爆發事件絕對不止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像1994年澳洲爆發的亨德拉病毒,馬來西亞爆發的尼帕病毒,非洲地區的埃博拉病毒等等,然而這些病毒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由動物宿主傳播給人類的,而病毒宿主都和蝙蝠有關。那麼為什麼蝙蝠的身上會攜帶如此多的致病病毒呢?蝙蝠到底有怎樣的特別之處呢?科學家在對蝙蝠進行研究之後,追溯到了蝙蝠的祖先以及蝙蝠在地球歷史的進化過程。
如果排除蝙蝠帶來的偏見,其實蝙蝠應該算得上是哺乳當中進化最成功的,它不屬於鳥類,但是卻是哺乳動物當中唯一會飛行的生物。那麼蝙蝠作為一種哺乳動物,它到底是如何進化成為會飛行的呢?
我們都知道天空是鳥類的地盤,在2015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甘肅發現了一種鳥類的化石,將其命名為甘肅鳥,這個化石的出現揭開了鳥類在地球進化的歷史。這是甘肅鳥的歷史是比較久的,距今大約1.2億年左右的歷史,它的身體結構和現在的鳥類都非常的相似,它既可以飛行也可以像鴨子一樣在水中游泳。
這個化石的發現也同時為鳥類起源於水中的說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援。而在2006年考古學家又在蒙古發現了一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這個化石的出現要比甘肅鳥的時間還早了150萬年的時間,雖然作為一種哺乳類動物,但是在化石中可以清晰的發現他已經有了滑翔的所有特徵。也就是這個化石的發現,科學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後來將這個化石命名為遠古翔獸。
作為一個1.2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成功的依靠自己的滑翔能力和靈活的身體躲過了第5次生物大滅絕,經過了白堊紀時期倖存的生存了下來。它的起源和歷史都比甘肅鳥更早一些,或許在感受鳥學習飛行的時候,遠古翔獸就已經適應了空中的生活。
作為會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的代謝率比同體型的哺乳動物要高很多,所以在漫長的進化過程當中,蝙蝠擁有了DNA修復損傷的能力。也讓它的免疫系統變得異常強大,在40攝氏度的體溫下,它的細胞依舊保持著穩定的狀態。在後來數百萬年的進化當中,蝙蝠體內的病毒變得越來越多,而這些病毒對身體卻不會有任何的影響,這些病毒也將蝙蝠的身體作為了最重要的棲息地。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