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亞馬遜河流域面積691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河,且長度達到6440公里是世界第二長河。

世界第三的長江長度6378公里,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擁有89座跨江通道(截至到2016年年底的資料)。而秒長江好幾條街的亞馬遜河連一座橫跨的橋樑都不曾有過,這到底是為什麼?

有的小夥伴可能要自豪地搶答了:要是落到中國這個又壕、又高超的基建狂魔手裡,大壩橋樑應有盡有。

實際上,亞馬遜河太“兇”了,亞馬遜雨林更有“人類禁區”的兇名,如果有橋能跨越對原住民來說是件好事,但是至今無橋並非是資金和技術問題,而是亞馬遜河太過“桀驁不馴”。

亞馬遜河的可怕——特別針對男性

亞馬遜河中有世界上最大蛇的亞馬遜森蚺,精明的獵人凱門鱷, 牙齒銳利的食人魚,水下高壓電之稱的電鰻,最大的淡水魚巨骨舌魚。

圖:似鯖水狼牙魚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兇物之外,還有鋸齒狼牙魚也叫似鯖水狼牙魚,它在世界上最危險十大魚類排行第一。成年身長1.2m,可以吞食0.6米大小的其他魚類,以兇名赫赫的食人魚為食。它的致命武器是下顎15釐米長的“狼牙”,能輕易擊穿其他來犯的大型魚類,人類一口一個準,在它所在的水域內霸主地位無魚能動。

亞馬遜河內還潛藏一種愛鑽尿道口的小型魚類——寄生鯰魚,也叫牙籤魚,體長不到1釐米,身體透明,很容易在水中“隱身”。它沒有以上兇手的致命武器,生存的方式是利用鰓蓋上的獨特勾刺,把自己掛它其他生物身上,吸食它們的血肉,直至宿主死亡。最關鍵是人類的尿液味道對它有獨特的吸引力,因此它經常透過尿道口進入人體,那種酸爽的滋味,自行腦補,想要將它取出只能割開皮肉。

還有一種讓男人聞風喪膽的魚叫做帕庫食人魚,它有多個外號,由於長著和人類極其相似的牙齒,因此也叫人齒魚。不過,更多的人願意叫它“切蛋魚”。一般情況下它主要吃素,但它有一個癖好,喜歡攻擊人體的“襠部”,因為它嗅覺靈敏,又偏愛臭味,特別是男性那個“不可描述”的位置在水下散發出的味道。在資料記載中,當地男性因為被咬掉,失血而亡的事件就有幾十起。

總之對於過河人來說,亞馬遜河比任何一條河都需要橋,畢竟誰也不想邊捂著邊過河。

沒有橋樑的原因

亞馬遜河支流高達1.5萬條,流域面積佔據了南美洲40%,大小堪比整個澳大利亞,其中一大半位於巴西境內,以巴西的能力還不至於建不起一座橋。

只不過整個亞馬遜雨林僅僅居住了1500萬人,大多數都是以漁獵為生的原始住民,而且由於水系眾多,即使小範圍穿越也不是一座或幾座橋可以架接的。從經濟效益出發,建橋遠不如一艘獨木小船來得實在。

亞馬遜雨林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降雨量並不固定,而且亞馬遜流域又是一個大窪地,平均海拔較低。簡單來說,如果把它縮小來看並不像一條條水溝,反而更像一片水泥地,因此當暴雨來臨,就像是在水泥地上潑上一盆水,原本12km寬的河道會擴大到40km,這意味著橋樑需要打出至少3倍的提前量,而平時橋下四分之三的地方並沒有水,無論是雨林的砍伐改造,還是橫跨在雨林之上都得不償失,不過這還不是最主要原因。

長河往往孕育著文明,農業與安定是文明的初始條件。大部分長河當洪水褪去,河水大機率會回到原本的河道留下兩側肥沃的淤泥地,可供當地人種植莊稼,從而在附近建造城邦,安居樂業。亞馬遜流域的礦物質更為豐富,更適宜耕種,但天氣反覆無常,汛期沒有規律,種地相當於跟時間賽跑,很可能今天撒上種子,明天來場大雨河道一擴寬就把種子帶走。

無法建橋的最主要原因是亞馬遜河流域平均海拔低,地形較為平坦,沒有堅硬的岩石,只要水流量稍稍變大就會衝擊土壤,順勢改變河道,意味著今天一幫人依水安邦,明天河水就不從這裡走了。原本雨林中就有豐富的食物來源,河又總亂跑,洪水還不定期氾濫,誰還願意種地呢?所以亞馬遜流域的文明都僅僅只是曇花一現。

橋樑為人而建,而人又無長久定居之所,城邦難以發展,建橋毫無意義,即使斥巨資硬是花上三五年,建一座超級大橋,大機率會出現尷尬的場景:橋建好了,河卻跑了。

31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我家的小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