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大家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國內的龍魚市場也跟著火爆。魚友也跟著日益增多,市場上的“品牌”,“大師”,“教父”等等也層出不窮。一個好端端的養魚愛好也演變成加入某組織的洗腦拜師活動。相反對於龍魚的認識度卻越來越低,胡吹品牌細節方面的表現忽略了好龍魚的概念,導致上當失望上岸的魚友不在少數,也搞得一批失望的老玩家已不再對外分享經驗,這樣真正喜歡的魚友也很難獲取正確的選魚知識。 如果從一條20釐米左右的小紅龍開始養起,慢慢地我們會發現紅龍魚最先有顏色表現的位置是腮蓋部分,一般先是顏色由小到大逐漸擴散。由此,一隻好紅龍魚腮蓋的表現就已經成為了髮色開始的標杆。紅龍是否髮色,髮色效果好不好也是魚友心目中普遍關注並糾結的重點。但是在我們肉眼能看得到的紅或黃之前,或許還沒幾個人有注意到鱗片還有綠的變化。這也是很多魚友經常談論的一個問題。就圈中四個部分,我們就關於紅,綠,黑,白來做個對照分析。
紅:在這個部分裡可能是並沒有什麼表現,但在紅圈中仔細看,我們會看到這綠點的位置.而這片綠點也是即將轉色到紅或黃的位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髮色。在鰓蓋整體沒有髮色表現的時候,很多有經驗的魚友在選魚的時候都很關注這個位置.這就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後期有沒有髮色潛力的表現,同時也是一條龍魚即將髮色的標誌。而很多魚友卻容易忽略這個位置,挑魚的時候目的不明確,魚體型好,很活躍,搶著吃食等就很好了,殊不知這片綠膜一般會在25公分左右開始展現,隨著進一步的長大,綠色就轉色形成一個橙色或紅色的色塊。 綠:滿腮是評判一條好龍魚表現的詞。而我見見到很多稱為滿腮的魚其實並沒有滿。其實龍魚滿鰓的標準並不是一大塊面積連到了一起就算了滿,注意圖中的綠色的這個位置,在市場絕多數人說是滿鰓的魚,實際上這個位置並沒有顏色,所以真正意義上來講這樣的一隻魚稱不上是滿腮,而綠圈中的顏色是否有才是評定一條魚是否稱得上滿腮的標準,否則都不準確。
黑:絕大多數的龍魚髮色過程是先是黑底或深色底,髮色面積是由點到片再到面這個過程,在這個區域中的一個小紅點也就是即將由點連到片形成的。
白:如果是一條20釐米的小魚,沒有前面說到的綠的表現。同時這個階段的小魚鰓蓋會有一層厚厚的粉底包裹,在反光的位置仔細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層顏色略微不一樣質感更厚一層的粉狀,這個白色粉狀的表現也是在鱗還不夠厚,還不到髮色的一種表現。而這片粉狀透過自然的成長與正確的飼養也即將很快變成綠色。
通常在挑小魚的時候能達到滿腮蓋的魚並不多,所以我們不必在選魚的時候刻意地去提我就要一隻滿腮的魚,說句真心話在沒滿之前真的看不出一隻魚是否會滿,而一隻真正意義上滿的魚價格也未必是你能接受的。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只關注一些個體表現的名詞,最好不要當成一個選魚的標準,除非你願意直接出大價錢來購買一隻成魚否則你就會養一隻失望一隻,而養魚的樂趣也就完全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