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條魚都會生病,是養魚人都會遇到病魚,這句話應該沒毛病吧。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個令人頭疼、非常重要、每一位養魚人(無論你是老司機還是新手小白)都無法迴避的問題:魚病。
這篇文章,我會先描述魚病症狀,並配上圖片,方便魚友們診斷,分析病理,再闡述每一種魚病的治療和預防辦法。這篇文章看完一定要記得收藏,因為你早晚都會用到。
觀賞魚常患的第1種病:白點病
白點病症狀
白點病症狀
白點病,顧名思義,就是魚身上長滿了白色的小點,密集恐懼症患者看了絕對會起雞皮疙瘩。白點病初期可以看到魚身上有零星的白點,不懂的魚友們還以為是魚長青春痘了,其實,白點病是由寄生在魚身上的小瓜蟲引起的,和青春痘沒半毛錢關係。
小瓜蟲入侵魚體和鰓,就以魚的組織細胞為食物,快速繁殖,形成密集的白色小點。白點病是觀賞魚常見病之一。這種病傳染快,一旦爆發,就可能全缸的魚一起遭殃。
白點病的症狀非常明顯,就是魚的身體、鰭部、鰓瓣佈滿白色小點,繼續發展下去,魚的顏色暗淡,魚鱗失去光色,狀態萎靡不振,不進食,趴在缸底不遊動,或者單獨浮在水面不怎麼動。
治療辦法:白點病的治療相對比較簡單,最便捷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升溫。因為小瓜蟲在高於28度的水溫中就無法存活,幼蟲就會停止發育並且逐漸死亡。另外,水溫升高,魚也會感覺舒服一些,更有利於康復。白點病基本上都是氣溫低的時候發生的,而且大多發生在冷水魚魚缸中,熱帶魚很少爆發這種病。如果你養的魚得了白點病,買根加熱棒,把溫度升到28到30度之間,維持一週,魚身上的白點就會逐漸掉落,再配合換水,就可以搞定白點病。
如果用藥的話,就用白點淨就好了,只要買到的不是假藥,白點基本都會被治癒。
預防辦法:小瓜蟲在找不到寄主之後,很快就會自行死亡,所以,給魚缸換水之前,先困水一天以上,或者放置在陽光暴曬,小瓜蟲連入侵魚缸的機會都沒有。這是預防白點病的最好辦法。另外就是養好水、勤換水,換水時不要溫差過大,餵食注意營養均衡,提高魚的抵抗力,這些都是老生常談,適用於任何時候,我就不囉嗦了。
觀賞魚常患的第2種病:打粉病
打粉病症狀
打粉病症狀
打粉病症狀
打粉病和白點病在症狀上很相似,但是病理和治療方法不一樣,所以有必要區分一下。打粉病在發病初期,魚的體表和鰭部也會出現白色小點,白點增加的速度非常快,隨著病情的加重,這些白點會相接、重疊,魚的體表粘液增多,看上去就像穿了一層白色的衣服,也像塗了一層粉。魚鰭末端也會出現潰爛和紅血絲。
白點病上的小白點是可以用手擦掉的,但是打粉病很難擦。
打粉病是由一種嗜酸性的卵甲藻侵入魚體引起的。
治療辦法:得這種病主要是魚缸內水體過酸導致的,嗜酸性卵甲藻喜歡酸性水質,可以在魚缸中放入小蘇打,小蘇打很容易買到,藥店都有,也非常便宜,在魚缸中加入小蘇打,把水的PH值調到8左右,嗜酸卵甲藻就會從魚體脫落。如果魚友害怕掌握不好小蘇打的計量,也沒有水質測試的試紙,那麼建議把導致水體過酸的底沙、沉木、火山石、樹脂造景素材、腐爛的水草等從魚缸中拿掉,另外加大換水頻率,大量換水來稀釋水體的酸性。
病魚要隔離出來,在隔離箱放氣泵,增氧,同時使用青黴素或慶大黴素,對病魚進行藥浴。治療期間要停食,有條件的話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
觀賞魚常患的第3種病:水黴病。
水黴病症狀
水黴病症狀
水黴病症狀
水黴病我之前專門拍過一期影片,分享過治療方法,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這裡簡單說。
水黴病是由水黴菌和綿黴菌侵入受傷的魚體之後造成的,我查了很多資料,水黴既不是真菌性疾病,也不是細菌性的。這種病和白點病一樣,屬於冷天的高發病,患水黴病的魚,創口處會長出白色絨毛一樣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變成灰色,這種黴菌會不斷地往魚的肉裡面深入,吸取魚體內的養分來養活自己。
治療辦法:目前治療這種病的主要藥物是亞甲基藍。先將病魚隔離出來,用鑷子把黴菌去除掉,再用亞甲基藍溶液藥浴,同時增氧、換水。另外,水黴病如果嚴重的話,需要使用消炎殺菌的藥來配合治療,土黴素就可以上場了。土黴素是廣譜的抑菌藥,比較好用,而且也很安全。以後我再專門做一期影片講講這個藥。
如何預防水黴病?水黴病患病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魚體必須要有傷,所以新魚比較容易患這種病,因為新魚經過抄網撈、長途運輸,體表受了傷。你肉眼可能看不出來明顯的傷口,但是黴菌肯定知道魚體受傷了。為了減少受傷,建議合理混養,防止魚缸內的魚打鬥受傷,另外要降低飼養密度,拿掉稜角過於鋒利的造景素材。
觀賞魚常患的第4種病:腸炎
腸炎的初期症狀
腸炎的初期症狀
患腸炎的魚,主要症狀是腹部出現紅斑,肛門紅腫,拉出的便便是白色線狀的粘稠物,經常掛在魚的肛門,就像拖了一條長長的白線。病症嚴重的話,還伴隨著魚體色發黑、魚鰭萎縮、腹部腫脹,有血黃色粘液流出。
引起腸炎的原因多種多樣,內寄(也就是寄生蟲),消化不良,水質敗壞,細菌入侵等等,都會引起的腸炎,其中,細菌入侵是患腸炎的主要病因。
治療辦法:治療腸炎的藥有痢特靈,沒錯,就是咱們治療拉肚子的藥,主要成分是呋喃唑酮,它既殺菌也能殺寄生蟲,可以藥浴,也可以拌在魚食裡喂。
治療腸炎的其他藥還有:甲硝唑片、土黴素、慶大黴素,這些都是用來殺菌的,還有大白片,用來殺寄生蟲的。
如何預防腸炎?
首先,不要投餵腐敗、變質的餌料,紅蟲、豐年蝦之類的食物最好先解凍,用清水清洗之後再投餵。另外,投餵量不要太大。成品飼料不要選擇顆粒太大的,如果你已經買了大顆粒的飼料,捨不得扔,可以在投餵之前用水泡一泡。還有一個不錯的方法,餵食用大蒜水浸泡過的魚食,可以有效地預防腸炎。
觀賞魚常患的第5種病:炸鱗病
炸鱗病症狀
炸鱗病又叫豎鱗病和立鱗病,患這種病的魚身體兩側的鱗片會豎起來,表現出向外炸開的樣子,表皮變得粗糙,稍加壓力就會有水狀液體從鱗片基部流出來,鱗片容易脫落,魚鰭的基部組織發炎,魚體有明顯的充血、水腫現象,魚腹也會腫脹。
炸鱗病大多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這種病傳染率不高,只需要把病魚隔離出來單獨治療就好,不用全缸下藥。
治療辦法:治療炸鱗病可以用呋喃西林,也就是常說的黃粉,或者呋喃唑酮(痢特靈)將黃粉融化後對病魚進行藥浴,浸泡半小時,浸泡時要增氧,藥浴之後撈回到清水中,如果沒有黃粉,用呋喃唑酮,也就是痢特靈來代替也可以,為了儘快治癒,可以在炸鱗的地方塗抹稀釋的碘伏或高錳酸鉀溶液,也可以直接塗抹黃粉。
另外,還可以把青黴素、慶大黴素等化開,浸泡病魚10分鐘左右,同樣地,浸泡的時候要放水泵增氧。
預防辦法:引起炸鱗病的細菌是條件致病菌,只有在水質汙濁、魚體受傷時,這種細菌才會侵入魚受傷的面板。魚患上炸鱗病,通常意味著水質相當糟糕,肉眼可見渾濁,或者長期不換水、不清理底沙,所以,預防炸鱗病主要還是靠養好水。加強過濾,定期換水,勤洗過濾棉。
觀賞魚常患的第6種病:失鰾病
失鰾症狀
失鰾症狀
患失鰾病的魚會出現側臥、倒立現象,或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有些乾脆腹部朝天,半死不活的,但是用手去觸碰病魚,它也會遊動,甚至恢復正常,但也只是暫時恢復,沒過一會兒又是不死不活的狀態。
魚鰾是魚掌握平衡和浮沉的器官,導致失鰾的原因主要有4點:第1是消化不良,難消化的食物,投餵太多或者是顆粒太大太硬的食物,難以消化,導致積食,擠壓魚鰾;第2是水溫過低,水溫過低會導致魚的活躍性降低,進一步導致消化不良;第3是水質敗壞或餵食了腐敗的食物,導致魚的內臟,尤其是和魚鰾緊挨著的肝臟腫大,擠壓魚鰾;第4點是魚天生體型不正,也就是頭尾的比例不協調,導致魚難以掌握平衡。一些頭瘤大、尾鰭短、頭重腳輕的魚,比如蘭壽、虎頭、水泡,這些蛋種金魚,因為體型的原因,天生就容易栽頭、失鰾,
針對以上四點致病原因,治療失鰾可以採用的方法有:
第一,停食靜養,最好將病魚隔離到淺水中,增氧,停食兩天,證據失鰾是否改善再決定是否用藥。如果失鰾得到改善,建議減少投餵量,或者改變魚食,投餵易於消化的小顆粒飼料或者紅蟲、豐年蝦之類的鮮食。
第二,適當升溫,在魚缸中增加加溫棒,水溫調到28度左右,注意,升溫不能操作過猛,要慢慢升溫,每天升溫2度左右,分幾天將水溫升到28度,不能短時間內驟然升溫。28度這個水溫是魚最喜歡的溫度,提高魚的活躍性,從而促進消化。
第三,加強過濾,多放些生化濾材,清洗過濾棉,加大換水頻率,改善水質,減少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同時,可以下土黴素,抑菌消炎,魚食中也可以拌呋喃唑酮(也就是痢特靈)或者大蒜水,改善魚腹脹的症狀。
第四,購入新魚時,一定要多觀察魚的遊動狀態和體型,尤其要考慮體型的後續發展,尾鰭過短、頭瘤太發達的魚,不建議入手。
預防失鰾病的最好辦法是養好水,定時、定量餵食。冬天溫度太冷,有條件的話最好將魚缸轉移到室內,室外養魚的話可以將魚缸一半埋入土中,再用保溫材料遮蔽一下。
觀賞魚常患的第7種病:爛鰭、爛尾
爛鰭、爛尾症狀
爛鰭、爛尾症狀
爛鰭、爛尾也是觀賞魚的常見病之一。原因主要分為外因和內因。外因有不合理混養導致的魚打鬥,或者是硬物劃傷,或者是魚被水泵進水口吸住,外因引起的爛鰭、爛尾不用下藥治療,只要把外因去除,或者在魚缸內新增一些躲避物,給弱魚躲避,減少打鬥,讓魚自然康復就可以了。
誘發爛鰭、爛尾的內因主要是細菌感染。水體太小、飼養密度過大、投餵太多、過濾功能不強大等等,都會造成魚缸內的水質敗壞,從而打破菌群之間的平衡,大量有害菌繁殖、滋生,引起魚爛鰭、爛尾。
治療辦法:治療爛鰭、爛尾主要還是應該從改善水質做起,關於如何改善水質,我在之前的影片中已經說了太多,這裡就不再囉嗦。還是那句話,養魚重在養水,水質不好,一切都是白搭,水養好了,魚也就不怎麼生病了。
用藥的話,主要是抑菌消炎的藥,可以用呋喃西林,也就是黃粉,或者土黴素、青黴素,都可以。
如果爛鰭、爛尾比較嚴重,可以用高錳酸鉀溶液或者稀釋的碘酒浸泡或擦拭患處,這樣快速殺菌,有助於魚的康復。
需要提醒魚友注意的是,要把病魚隔離出來治療,不要全缸下藥了,因為得爛鰭、爛尾本身就意味著水質糟糕,如果再全缸下藥,過濾內的硝化細菌大量損失,又會造成下滑系統的崩潰,那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也就是為啥新手魚友發現,不下藥魚半死不活,一下藥魚反而死的更快的原因。
觀賞魚常患的第8種病:頭洞病
頭洞症狀
頭洞症狀
頭洞也是觀賞魚常見病的一種,患病的魚頭上爛出一個洞,如果不管不顧的話,爛洞會越來越大,頭洞不會自愈,越早治療越好。
頭洞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寄生蟲,主要是一種叫六毛鞭蟲乾的壞事,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瘮人的寄生蟲,常年寄生在魚的體內,基本上是和魚共生的,魚狀態健康、水質良好時,這種寄生蟲不會出來作祟,但是一旦水質惡化,魚抵抗力下降時,這個寄生蟲就會導致頭洞病的產生。
治療辦法:頭洞相對其他病,算是比較好治的一種,因為是體外傷,主要使用的是殺菌抑菌的藥。比如甲硝唑。在上藥之前,需要將魚從水中撈出,可用溼毛巾將魚固定住,用棉籤擦拭頭洞,如果有碘伏那是最好,或者面前蘸濃度高的高錳酸鉀溶液也可以,高錳酸鉀溶液呈現深紅色就可以,蘸了碘伏或高錳酸鉀的棉籤擦拭爛肉,多擦幾次,不要用一根棉籤擦,多換幾根棉籤,目的是把潰爛的創口擦乾淨,去掉爛肉,之後用甲硝唑粉末敷在創口上,藥片的話就把藥片碾碎,敷藥之後最好用紅黴素軟膏封口,這樣藥在入缸泡水之後就不會散,這樣藥效更好,創口癒合得也更快。
可以用大蒜水伴食餵魚,幫助恢復。
如何預防頭洞呢?首當其衝的還是要從水質做起,加強過濾,多放些生化濾材,過濾棉要經常洗洗,定期換水,餵食要做到營養均衡,增強魚的體質,減少患病風險。
看了那麼多病魚,再來欣賞幾張水清魚靚的圖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