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從與人類親緣關係的親密程度來看,猴遠不及猿。在眾多猿類與我們最像的,就是即將滅絕的倭黑猩猩了。無論是相貌體型,還是行為舉止,我們都能從它們身上清晰地找到人類始祖的印記。

1808年,法國著名博物學家、生物學家拉馬克在《動物哲學》中提出了人類是由猿演變而來的論述。63年後,進化論先驅達爾文發表了《人類原始及類擇》一書,在書中科學地論證了人類來自高階猿類的觀點,成為至今被人們尊奉的主流學說。

但其實在生物學家眼中,人和猿的分水嶺一直很模糊。可能在3000多萬年前,它們本來是同一個物種,它們組成了一個探險隊,兵分兩路。

一組走向叢林深處,去探索自然,為了完成真正的探險,它們最終越走越遠,並最終成為了原始森林的常住民,並且很多年以後,它們另外一組隊友給它們劃分了一個分類叫“獸”。

而另外一個小分隊可能更聰明,它們並沒有去探險,而是走向了視野更好、更安全、資源更豐富的地方,學會了使用工具,並逐步走向了食物鏈的頂端。很多很多年以後,它們將自己定義成“人”。

即使幾千萬年過去了,依然很容易發現倭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溫和淡定的性情方面,它們充分體現了高階生物的社會屬性。而維繫這一切的核心力量,竟然是動物生命的本能——性,不過性在倭黑猩猩中起到的作用遠遠大於人類甚至地球上所有動物。

在人類社會,性是隱晦的,是夫妻生活的潤滑劑,而社會矛盾靠的是道德的束縛和法律的制約。但對於倭黑猩猩而言,無論是殺父之仇,還是奪妻之恨,只要有性,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性像是整個社會的潤滑劑,它們的每一次的相遇都可以說是三生有幸(XING)。

倭黑猩猩的求偶

不管是人類社會還是動物社會,不管是母系氏族還是父系氏族,佔據被動地位的一方都要用物質、才藝、爭鬥來獲取寶貴的交配權。這個過程也可以稱之為求偶,那麼倭黑猩猩是怎麼求偶的呢?

對不起,求偶是不可能求偶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求偶的。如果跟異性交配這麼麻煩,那麼換種性別對象明顯要更簡單。它們交配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年齡不是問題,性別也不是問題,姿勢更不是問題。它們交配前的對話可能就像下面這樣:

沒錯,就是這樣簡單、直接、效率!

倭黑猩猩的交配策略

倭黑猩猩不像普通黑猩猩那樣脾氣火爆、富於攻擊性。在它們的世界裡,和諧相處是基本常態,不太會出現其他猿類常有的暴力衝突。雄性倭黑猩猩並不那麼迷戀種族權力與家族地位,它們更向往平和安詳的生活。人類的近祖傾向於使用權利來解決交配問題,而倭黑猩猩則是用交配來解決權利問題,這就巧妙地避免了群族間的無畏殺戮。

大部分群居動物比如大象、斑鬣狗等,在雄性性成熟以後,雄性會離開群族,以避免亂倫以及近親繁殖的情況。走入新群體的雄性必然會成為地位最低的個體,它需要在新群體裡面拼實力,熬資歷,在逐步獲得地位後才能得到一些交配權。

倭黑猩猩則聰明得多,它們的情況恰恰相反,在它們的群族中,是雌性性成熟後離開群體並進入新家庭,這相當於是“帶資進組”。雌性倭黑猩猩進入新的群體,為了儘快融入新的群體,博取大家的好感,就會透過交配來結交朋友,鞏固地位。它們的取悅物件不僅僅是異性,甚至還包括該群族中的雌性首領。

可以說交配策略的改變,讓整個倭黑猩猩的社會更加和諧、安定。

倭黑猩猩的繁殖

倭黑猩猩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交配跟雌性很難懷孕有很大關係,畢竟一般雌性懷孕期間都是不會交配的。雌性倭黑猩猩每5到6年才會懷孕一次,孕期為8-9個月,每胎只產一隻幼崽,哺乳期約為1-2年,這些都與人類高度相似,甚至猩猩媽媽也會操心兒子的終身大事。

倭黑猩猩媽媽會試圖用行動阻止其他雄性進行交配,甚至將兒子帶到排卵期的雌性旁邊,透過這種方式它兒子成為父親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這樣也間接地增加了自己直系後代的數量。

11
最新評論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科學家在深海里發現5種生物,長相怪異,每一個都讓人們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