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是出了名的物種天堂,一直以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澳大利亞政府又因為某種動物頭疼了,在澳大利亞氾濫的動物,光入侵物種就一堆,什麼野兔、鯉魚、海蟾蜍、小龍蝦等等。
看著外來物種興風作浪,一般本土物種只有被打壓的份,但是也有不服氣的本土動物也要添油加醋,這不,澳大利亞的國鳥鴯鶓氾濫了,甚至因為控制鴯鶓的數量出動了軍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鴯鶓是大洋洲的特產,世界第二大鳥類不會飛的鳥類有很多,除了鴕鳥以外,還要比它小一號的鴯鶓。鴯鶓是僅次於非洲鴕鳥的世界第二大鳥類,因為外形與鴕鳥類似,所以也被稱為澳洲鴕鳥。鴯鶓可是地地道道的大洋洲特產,是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守護神”,讓外國人一看就覺得鴯鶓的地位非常高。
實不相瞞,袋鼠也氾濫了
鴯鶓體態高大,有甚者能高達2米,但作為鳥類,它們的身體結構決定了即便有著高大的身材,也會保持體重,一般在30-45千克之間,極少能超過60千克的。雖然不會飛翔的原因導致兩個翅膀又細又小,但它們的大長腿可是力量十足,光滑無毛的大長腿非常適合奔跑,百米衝刺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km,一步可躍3米寬,高速奔跑時,兩個小翅膀也會支稜起來保持平衡,正面看來簡直就像導彈尾部佈置小彈翼。
不同於其他鳥類美麗光鮮的羽毛,鴯鶓的羽毛屬於不完全發育的形態,長而下垂副羽發達,柔軟的羽毛非常蓬鬆,奔跑起來像極了一個大毛團。如果它們的羽毛能再鮮豔一點,絕對能更受人歡迎,但是鴯鶓的羽毛顏色雖然有兩種,但都離不開咖啡色,只有深咖啡色和淺咖啡色的區別。除了身上的覆有長毛以外,頭上只有稀稀拉拉的黑短毛,頸部裸露的面板呈藍色,這讓它們更有辨識度。
除了奔跑,鴯鶓也喜歡水,它們有一種獨特的天賦,在涉水的時候會本能的尋找淺水區,在渡河時候,如果興致來了想玩水了,亦或是羽毛不太乾淨,鴯鶓經常會一屁股坐進水裡,任憑河水沖刷羽毛,也會在水中各種扭擺身子玩水。鴯鶓的三趾足並不適合游泳,羽毛也不具備防水上浮的能力,如果再深一點的河流,它們會依靠強有力的雙腿,一步一個釘的從河床走過去,實在太深或者太湍急的河流就直接作罷。
澳大利亞人並不喜歡這個國鳥,甚至為此動用軍隊上面提到了,鴯鶓作為澳大利亞國徽上的代表動物,外國人會本能的覺得鴯鶓在澳大利亞的地位會很高,但事實上恰恰相反,澳大利亞人並不喜歡鴯鶓,鴯鶓是有名的徒步鳥類,最顯著的習性當屬遷徙,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鴯鶓生活環境差一點,所以它們有很嚴格的遷徙方向,夏季向北走,冬季向南走,而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鴯鶓就愜意一點,遷徙方向也隨意,只要跟著雨水走就行。
也正是鴯鶓遷徙的習性,讓澳大利亞農場主頭痛不已。對於鴯鶓來說,粗壯有力的大長腿並不會在意一些阻礙其前進的障礙物的,如果有,儘可能的踢碎它。農場主在農田周圍設定的柵欄如果遇到一群遷徙的鴯鶓,極大機率會直接被破壞,鴯鶓也是吃一些種子、果實等植物的,農田裡的莊稼正好可以作為它們遷徙路上的補給品,吃就吃吧,它們踐踏莊稼破壞柵欄,不僅影響了莊稼收成,關鍵是給了野兔可乘之機,澳大利亞野兔氾濫成什麼樣子就不用了多說了吧。
就這樣到了1932年,積怨已久的矛盾爆發了。正值全球經濟衰退最嚴重的時期,澳大利亞卻遭遇了夏季乾旱,澳大利亞西部約2萬隻鴯鶓無處遷徙,開始入侵農田,霸佔為牲畜準備的水源地,面對農場主的強烈提議,軍隊介入此事,發動了史稱“鴯鶓戰爭”的鴯鶓剿滅行動。
士兵們配備了兩挺劉易斯機槍和上萬發子彈,由於聽到槍聲的鴯鶓全速奔跑,其速度遠超人類衝鋒的速度,子彈速度再快也基本成了描邊,根本還沒來得及打死幾隻鴯鶓便全無蹤影了。
一次,一股超過一千隻的鴯鶓群被引入了水壩附近的包圍圈,埋伏已久的上校一聲令下,兩挺機槍火力全開向鴯鶓群集中掃射,在僅僅殺死了12只鴯鶓後,槍支因故障而熄火了,身在包圍圈裡的鴯鶓瘋狂逃竄,不一會已是鳥去地空。
聲勢浩大的鴯鶓戰爭就在這你追我趕中艱難開展,士兵們乘坐卡車四處尋找鴯鶓,但成效很差,疲憊的軍方最終不得不放棄這一行動。這次人類與鴯鶓之間的戰爭,以鴯鶓大獲全勝落下了帷幕。
當然此次的鴯鶓獲勝並沒有消除人們打擊它們的決心,當局一直將鴯鶓視為害鳥鼓勵人們捕殺,直到1964年,澳大利亞仍以重獎鼓勵人們捕殺,共捕殺了1.4萬多隻鴯鶓。
人與鴯鶓的戰爭最終結束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立法保護鴯鶓,鴯鶓才真正享受到了本該屬於國徽上代表動物應有的待遇,曠日持久的鴯鶓戰爭終於告終。
人們開始發現鴯鶓全身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肉鮮嫩味美,是健康綠色食品,它們的皮毛手感好透氣性強,甚至鴯鶓蛋都會被雕刻成工藝品,各地紛紛建立起鴯鶓養殖場,昔日人人喊打的害鳥成為了致富的香餑餑。
鴯鶓蛋雕
鴯鶓的洗白之路不知道能不能用在對付野兔上,畢竟上億的野兔,不管是肉還是皮毛,都是比不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