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bì)麻這種植物,你可能沒聽過,但小時候肯定在家鄉看到過,有很多人也吃過或者玩過。
不過,人們不知道的是,這種堪稱“童年回憶”的植物,卻暗藏著能夠致命的劇毒。
引進物種蓖麻蓖麻俗稱大麻子、老麻子、草麻,原產地是非洲,後來才傳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我國的蓖麻主要引自印度。在遷移、引入中,這種植物逐漸適應了種植地的環境。
蓖麻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不僅耐高溫、耐旱,而且在各種土質條件下都可以存活生長,即使土壤受到重金屬汙染。
這種植物的“個頭”竄得很快,不出幾個月就長得十分高大,有的高達5米。它們的葉片呈現盾狀圓形,果實圓形、佈滿軟刺。
我們常見的蓖麻果實多為綠色,也有些蓖麻果實為紅色,紅色果實的蓖麻主要用途是觀賞。而蓖麻果實裡面包裹著的,就是它的種子——蓖麻籽。
蓖麻籽呈橢圓形、微微扁平,覆蓋著淡褐色或灰白色的斑紋,頗為好看。所以,有些小孩會拿來把玩,甚至將其吞吃入腹。
吞食蓖麻籽的行為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蘊含著劇毒,容易引發不適,甚至導致死亡。
吃了蓖麻籽會怎麼樣?在網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小時候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吃過蓖麻,並且引發了強烈的不適。
1.頭暈
網友表示,小時候吃了一點,結果回到家就開始天旋地轉,幸好父親及時找來醫生救治。
2.嘔吐、腹瀉
還有不少網友提到,小時候不小心吃過,結果上吐下瀉。
頭暈、嘔吐、腹瀉,光是這幾種後果就夠讓人難受的了,但這些還只是蓖麻毒性的冰山一角。
蓖麻究竟有多毒?相關研究表明,蓖麻毒蛋白毒性比砒霜強數千倍,是眼鏡蛇毒素的2-3倍。
當面板接觸蓖麻毒素,哪怕不會直接導致中毒,也會引發眼睛、嘴唇的水腫,誘發哮喘等過敏症狀。
而當食用、注射蓖麻毒素一段時間後,當事人會產生胸痛、呼吸困難、咳嗽和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的會在數天內死於迴圈休克或者器官衰竭。
少量食用蓖麻籽,並不會帶來致命的後果。通常來說,4-7歲的兒童,吞食2-7粒會導致中毒、致死;成年人的話,吞食20粒會導致死亡。
還有些蓖麻籽毒性格外強,產自非洲的蓖麻籽只需2粒,就能讓一個成年人死亡。
蓖麻毒素的毒性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是注射的方式,不到0.2毫克的量就能置人於死地。
歷史上,確實有人將蓖麻毒素作為暗殺武器使用。
這名“路人”,其實是秘密警察;而“雨傘”,則是偽裝過的特種槍械,裡面裝著封有蓖麻毒蛋白的銥金小球。
被刺中之後,馬爾科夫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晚上到家,他就開始嘔吐、發燒、渾身乏力。去醫院救治後,他沒能挺過來。
經過屍檢得知,馬爾科夫的死因是,被注射了0.45毫克的蓖麻毒素。
此外,戰爭中也有過蓖麻毒素的身影。
一戰期間,它曾被用作子彈塗層,不過由於這違反了1899年的海牙公約,所以最後並沒有完全付諸實踐。二戰時,美國、加拿大在研究戰鬥效果時也用到了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結構
在現代,也有人因為食用、接觸蓖麻籽受到影響。
2006年,陝西涇陽縣有131名學生誤食蓖麻籽,部分孩子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所幸孩子們被及時送往醫院。
2012年,福建幾名小學生誤將蓖麻籽認成“神藥”,將其吃下去,出現了中毒症狀。班主任發現後立刻撥打急救電話,將孩子們送往醫院搶救。
蓖麻的毒素不容小覷,但說到這裡,有朋友可能要問了:要是蓖麻真的那麼毒,為什麼以前吃蓖麻油一點事也沒有?
一般來說,吃蓖麻油不會導致中毒。這是因為,一來,蓖麻毒素幾乎不溶解在蓖麻油中;
二來,在榨油的過程中溫度會高於80℃,蛋白質變性,毒素的毒性自然也就消失了。
為何被大面積種植?蓖麻毒素的威力,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慄,可全世界都有人在大面積種植蓖麻。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蓖麻、生產蓖麻籽的主要國家之一,很多人都在種植這種植物,尤其是遼寧、吉林、河北等地區,多為成片種植。
我們種蓖麻有一段時間的歷史了,1978年的《人民音樂》期刊上,就記錄了一首名為《我為祖國種蓖麻》的兒歌。由此可見,蓖麻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植物,並且被廣泛種植。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蓖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曾位列世界第一。直到後來糧食提價,很多人選擇種植糧食,蓖麻的種植面積才下降了。
除了我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在種植蓖麻,包括印度、巴西等國家。
蓖麻暗藏劇毒,之所以被大面積種植,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帶來的價值,遠遠大於“毒素”這個特點。
蓖麻葉片大,單葉互生,掌狀分裂,可以用於飼養蓖麻蠶。而蓖麻蠶絲,是優良的輕紡原料。
蓖麻的莖也大有用處,它是圓形中空的,韌皮纖維能夠用來製作成繩索或者紙張。
種子是蓖麻身上最可貴的部分,蓖麻籽含油量可達40-60%,高於其他油料作物。
蓖麻籽榨出的蓖麻油,是重要的化工、冶金、輕工、機電、染料原料。它有著既耐高溫也耐低溫的優越特性,是飛機、汽車等的良好潤滑劑。
此外,香精、肥皂、化妝品等多種產品的製作過程中,都有蓖麻油的身影。
作為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之一,蓖麻有著“土地裡種出來的石油”之美譽,為生產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除了經濟價值之外,蓖麻身上的藥用價值也不容忽視。都說“是藥三分毒”,蓖麻雖含有毒素,但也可以為醫學做出貢獻。
早在古代,我國就有關於蓖麻的藥方記載,主要是將其用於治療便秘、腹瀉等病症。
在現代醫學中,蓖麻也有對應的用途。比如蓖麻油可作為面板潤滑劑,用於皮炎以及其他面板病。
此外,科學家也在進行其他方面的研究,在未來,蓖麻毒素可能會被用於腫瘤治療。
蓖麻全身是寶,能夠帶來很大的效益,並且對種植環境要求較低,所以它才被人們大面積種植。
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蓖麻,但蓖麻中毒的例子在告訴我們:看到陌生的植物、果實,不要輕易觸控和食用,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識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