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如果要打下面這兩頭象的主意,你會選哪頭?我們的祖先選擇了右邊的猛獁象。

如果單純從外觀來估計“戰力”,猛獁象要比大象危險得多,無論是更長的獠牙,還是更大的體型以及一身防禦長毛。為何古人選擇對猛獁象下手,而不動大象呢?

猛獁象

最早的猛獁象大約500萬年前誕生於南非,後來逐漸走非洲,遍佈歐亞美。直到3700多年前,被困於多個小島上的猛獁象才完全消失,但大多數猛獁象(北美洲)滅絕於1.25萬年前。對猛獁象具備威脅的人種是智人,大約在20萬年前的東非誕生,當時的東非草原上已經只有非洲象。

演化教會了大象如何抵禦人類的捕食

換而言之,大象伴隨著人類崛起。在演化長河中大象非常清楚:這些矮瘦小又無毛兩足猿非常危險,可以利用尖樹枝,遠距離攻擊,必須時刻警惕,當它們靠得太近,必須衝撞、驅逐、踐踏它們。

東非草原上有很多一驚就跑,不停地追就倒,補一刀就烤的中型食草動物(耐力跑狩獵假說)。如果換成大象,人類會成被追物件,因此先人們犯不上冒著被反殺的危險跟大象較勁。那麼猛獁象就那麼好欺負嗎?

猛獁象沒有那麼大

猛獁象也叫長毛象,這並非是指某一種象,而是一類象的總稱。最大是草原猛獁象,光象牙就長達4.9米,肩高4.5米,重達十幾噸,但它們滅絕於37萬年前,與智人沒有交集。

被人類獵殺的猛獁象主要是:

哥倫比亞猛獁象,較大雄性個體肩高4.0米,體重9噸,象牙可長達4.25米,主要分佈於北美洲。

真猛獁象,較大雄性個體肩高4.0米,重達8噸,象牙可長達4.25米,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

從體型上看,被人類擊殺的猛獁象除了象牙更長,體型與體重上與非洲象相差不多,有些種類甚至更小

更新世滅絕事件——人類推波助瀾

6萬多年前,智人走出非洲,並與土生土長於歐洲的尼安德特人發生了基因交流。從尼人那裡,我們獲得了儲存能量的肥胖基因,從而適應了歐洲的冰天雪地,進而轉戰全球。

從時間上看,人類到達西伯利亞與北美洲的時間點與猛獁象滅絕的時間(1.25萬年前)極為接近,並且考古發掘中曾發現石器刺入了猛獁象化石中,因此曾有很多人猜測是人類造成了猛獁象滅絕。

人類捕殺猛獁象是真,但因人滅絕可能性不大。1萬多年前北美洲的猛獁象、劍齒虎、巨草原牛、大地懶、巨河狸、巨犰狳(雕齒獸)等等巨獸,幾乎同時倒下,史稱更新世滅絕事件。而人類只有少數人到達北美洲,尚未繁衍壯大,武器又太過粗劣,肉也吃不了多少。

目前主流學說認為,巨獸滅絕源於冰期間斷,溫度快速回暖,大量草原演變成森林。化石資料分析,哥倫比亞猛獁象曾一路從北美洲南端向北美洲北部遷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躲避雨林的形成,去往北方尋求草原。

然而氣候變化得太快,巨獸積重難返,無法適應,食物匱乏,龐大的身軀又來不及縮小,日益升高的氣溫促使它們身體內部巨大的熱量來不及散出,紛紛倒下。人類在滅絕事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並非主要原因,因為當時的巨獸已是強弩之末。

大象怎麼沒有滅絕?

大象一直處在熱帶地區,早已適應了高溫環境,同時對人類有警惕性。在草原上,沒有誰敢打猛獁象的主意,突然見到人類,只會認為我們是一群瘦弱的沒毛猩猩,完全不具備威脅。

同樣的事情曾發生在恐鳥身上,如果摩亞恐鳥清楚地意識到毛利人具備威脅,它完全有能力殺死所有毛利人。古人早期獵殺猛獁象的方式可能與毛利人獵殺恐鳥相似。先小心翼翼圍住猛獁象,等待訊號,長矛同時刺之。

考古學家曾發掘出古人用猛獁象骨架搭建的抗寒房屋,房屋前還發現類似於“篝火”之類的取暖設施的痕跡。當時寒冷的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個天然的冰箱,“猛獁肉”可以冷凍儲存。因此獵殺一頭猛獁象可以解決部落很長時間的食物來源,除此之外猛獁象的皮毛還可以製作抗寒衣物。換句話說猛獁象身上的一切都具備價值,因此當食物匱乏、小怪又少的時期,冒點風險,集部落之力擊殺猛獁象的“經驗”相當於一次性刷了很多小怪,並且還能爆裝備。

反觀非洲環境,大象對人類太過警惕,象肉一頓吃不完,炎熱的環境下很快就會腐壞,象皮與骨架也沒有太多利用價值。東非草原上食草“小怪”那麼多,沒必要動大象這種BOSS。

19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明白了什麼是觀賞魚的惰性?很多養魚的實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