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洪雅縣溫熱的氣候和廣佈的溼地成了候鳥遷徙的理想“驛站”。今年3月,該縣境內首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額雁來此棲息。近期,設置於野外的紅外相機又拍攝到大熊貓、林麝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的活動影片。各類珍稀野生動物頻繁“露臉”,洪雅的生物多樣性,與其密切相關的優良生態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該縣堅持“生態立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大力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紮實做好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築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堅實屏障。
資源稟賦 生物多樣性豐富
洪雅地處四川盆地西南,被譽為“綠海明珠”“天府花園”,幅員面積189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1%以上。縣域內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物種豐富、種群繁多,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區域之一,同時也是四川劃定的1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2016年,洪雅榮獲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縣。
適宜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環境,“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為各類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可能,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洪雅境內各類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不乏大熊貓、珙桐等極為珍稀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來自洪雅生態環境局資料顯示,目前全縣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469種,涵蓋大熊貓、牛羚、林麝、黑頸鶴等8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植物229科861屬2278種,其中包括珙桐、紅豆杉等國家珍稀植物。淡水水生野生保護動物63種,其中包括全國獨有的隱鱗裂腹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等珍稀魚類。
近年來,在嚴格的保護措施下,該縣境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數量明顯增長。如大熊貓,數量從最初調查的3只,增加到目前的13只。
注重保護 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
珙桐,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著植物界″活化石"之稱,因其花型似鴿子展翅,又被稱為“鴿子花”。每年的四月下旬,是觀賞珙桐花的最佳時期,此時的瓦屋山珙桐花競相開放,不少省內外遊客慕名前來,只為一睹其“芳容”。在瓦屋山,被遊客熟知的,還有高山杜鵑花、紅豆杉等植物,因其種類繁多,這裡也被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的搖籃。
如今,瓦屋山珙桐花、高山杜鵑花成為景區的明信片,這得益於洪雅縣不遺餘力的自然保護區建設。1993年,為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和森林生態系統,瓦屋山獲批成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17年,瓦屋山被整體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瓦屋山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為更好地發揮自然保護區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中的作用,自1993年以來,洪雅縣先後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區域、瓦屋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周公河珍稀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瓦屋山省級地質公園、槽漁灘省級風景名勝區、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5大類6個自然保護地,總面積達165031.9公頃。自然保護地的建立為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縣域內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提高。
此外,為加快生態環境修復,自1999年啟動“退耕還林”與“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全縣累計實施退耕還林工程41.2萬畝,累計人工造林266.67公頃、封山育林達1666.67公頃。全縣生態保護屏障逐步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
嚴守底線 完善生態保護機制
為守護好大自然給予洪雅的這份饋贈,洪雅縣始終把保護好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容量,全縣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提升。
2020年9月,中共洪雅縣委十四屆十六次全體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生態功能涵養區,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保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進。
同時,該縣印發《洪雅縣藍天保衛戰2020年行動計劃》、《洪雅縣2020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全縣範圍內全年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落葉和垃圾等產生煙塵汙染的物質。2021年3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釋出全省重點縣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洪雅空氣質量排名全省第三。2021年一季度,洪雅縣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83天、優良天氣率92.2%,排名全市第一。
印發《洪雅縣水汙染防治行動2020年度實施計劃》,全面完善河(湖)長各項制度,實施“十年禁捕”,建立天然水域“禁捕”生態段長制。全縣9條河流(湖、庫)總體水質保持去年同期標準,魚類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綠色映底蘊,山水見初心。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高站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洪雅縣獲評四川“天府旅遊名縣”後,以綠色為底色的旅遊發展之路更是越走越寬。 (蒲訓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