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圖片來源:pixabay撰文 七君金槍魚的口感和肉質和大多數海魚不同,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管是壽司還是罐頭,金槍魚都有大量擁躉。可是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少海豚為了人類的金槍魚罐頭而付出了生命。如果你曾經購買美國的金槍魚罐頭,你會看到上面帶有一個奇怪的“海豚安全”(dolphin-safe)標籤。這個標籤向消費者提示著金槍魚和海豚之間血腥而神秘的羈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兩者之間的死亡關聯。

海豚安全標籤。圖片來源:NOAA Fisheries為什麼金槍魚罐頭還會殺死海豚?事情要從大約70年前說起。美國漁民們注意到,在南加州和南美洲智利之間的東太平洋熱帶海域裡,海豚常常和黃鰭金槍魚(Thunnus albacares)、大眼金槍魚(Thunnus obesus)這些極具商業價值的金槍魚共遊,海豚通常位於金槍魚魚群上方30米左右處。

墨西哥灣的黃鰭金槍魚。圖片來源:NOAA Photo Library這個奇怪的現象目前還沒有得到理想的科學解釋。一些研究者認為,海豚和金槍魚共遊是為了分享食物。不過在2012年,擁有21個成員國的美洲間熱帶金槍魚委員會(IATTC)的研究者 Michael Scott 和同事發表在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海豚和金槍魚的食物不一樣,因此食物共享說有缺陷,它們共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躲避掠食者。不過這並不妨礙漁船在實踐中用這個現象定位金槍魚群。黃鰭金槍魚是金槍魚類中第二大魚種,也是制罐頭業的首選,大眼金槍魚則可以製成生魚片或罐頭。利用海豚立的 flag,漁船就可以輕鬆找到金槍魚的傳送門。在20世紀50年代前,美國漁民通常在海豚出沒的海域設定誘餌釣金槍魚。但是在50年代末,因為合成纖維漁網等技術進步,效率更高的圍網(purse sein)開始流行。圍網指的是,看到海豚後,漁船用大網將海豚以及下面的魚群同時團團圍住,然後慢慢收緊漁網,因此這種捕魚法也叫做海豚網(dolphin sets)。

圍網法。圖片來源:afma.gov.au圍網法有很大的機會捕撈金槍魚。不過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大量沒有商業價值的海豚無辜被困死亡。根據美國國家海產品部(NMFS)公佈的資料,僅在1986年該地區就共有124597頭海豚因為金槍魚產業喪生。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則指出,東太平洋熱帶地區的金槍魚產業從20世紀50年代起故意追蹤和捕撈海豚,累積造成了6百萬-7百萬頭海豚死亡,該數字也是全球最高。長吻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和熱帶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是在該地區受害最嚴重的海豚物種。據估計,在20世紀70年代末,當地的長吻飛旋海豚的數量下降了65%。

長吻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 圖片來源:FAO這種血腥的方法也被全球金槍魚船隊效仿。西班牙、墨西哥、委內瑞拉等國家的金槍魚漁船紛紛開始“圍網”捕魚。而這種技術也擴大到全球其他大洋,因為海豚和金槍魚共遊的海域不是隻有東太平洋熱帶地區那一個。國際竿釣基金會(IPNLF)在2014年發表的一項報告指出,在印度洋海豚也常和金槍魚共遊。Scott 和同事的研究也發現,在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夏威夷、菲律賓、印尼和新幾內亞等許多海域,海豚也會和金槍魚疊加出現。實際上早在197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海洋資源研究諮詢委員會(ACFR)就估計,歐洲和非洲的漁民在大西洋誤捕海豚,數量達到每年25萬頭。

太平洋中被困在金槍魚圍網裡的熱帶斑海豚。在20世紀90年代前,金槍魚產業和監管機構對這個無情的捕魚“技巧”秘而不宣。這個業內公開的秘密終於在被掩蓋了30年後於1988年曝光。1987年,生物學家 Sam LaBudde 偽裝成水手,帶著攝像機上了一艘金槍魚漁船開展秘密調查。他進行了4個月的跟蹤拍攝,詳細記錄了金槍魚產業令人難以下嚥的行業潛規則。

LaBudde 拍攝到的被圍網誤捕的海豚。1988年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 LaBudde 解釋道,他搭乘的漁船每個月至少有兩次圍捕活動,每次圍網時,金槍魚只佔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遭殃的海豚,“海豚會被網纏住,一些海豚的吻或鰭斷掉了。”他說,一次漁船隻撈上來10條金槍魚,但殺了200頭海豚。他指出,1987年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金槍魚漁船用圍網技術捕撈了約8.2萬噸黃鰭金槍魚,但在這個過程中約有10萬頭海豚死亡。在圍網時,為了擾亂金槍魚群,水手們還會在海里丟小型炸彈。LaBudde 說,炸彈的噪音會讓海豚敏感的聽覺和聲納系統受損。1988年3月,LaBudde 拍攝的相關影片在美國各大國家電視臺放送,這個殘酷的真相被擺在了眾人眼前。美國人民憤怒了,大量民眾寫信到美國國會投訴。根據美國環境質量委員會(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時任首席科學家 Lee Talbot 的說法,在海豚事件前,除了越戰,美國國會還從未收到過如此巨量的群眾來信。

Sam LaBudde 在美國國會作證。不久,美國政府開始討論重啟1972年的《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LaBudde 也在美國國會作證。金槍魚製品也被消費者集體抵制。在這樣壓力下,1990年美國三大金槍魚巨頭表示,它們不會再購買和海豚一起捕捉的金槍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在1990年頒佈了《海豚保護消費者資訊法》(The Dolphin Protection Consumer Information Act),其中就包括“海豚安全”標籤的創立和管理。根據該法,在美國銷售的金槍魚必須帶有“海豚安全”標籤,而想要得到“海豚安全”標籤的話,金槍魚漁船必須確保被捕撈的海豚隨後被釋放。此外,漁船還必須收集所有被捕撈的海豚的資料,比如所屬物種、捕撈位置等等。

後來,其他國家也推出了類似的“海豚安全”標籤,現在圍網對海豚的直接傷害和50年前相比確實有所下降。不過避免誤捕或誤傷海豚是不現實的。連全球最大的金槍魚品牌之一的 StarKist 都承認,在漁業中誤捕是無法逃避的現實,這一點也得到了《海豚保護消費者資訊法》的允許。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於2014年公佈的一項名為“The Killing of Marine Mammals in Foreign Fisherie”的報告甚至直接寫道:“很少人意識到,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幾乎所有外國海鮮都違反聯邦法…原因很簡單,《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要求進口魚製品不能傷害海洋哺乳動物,但是這個法案從未被聯邦政府執行。”

這是因為,雖然有了“海豚安全”標籤等保護海豚的措施,但使用海豚作為魚群示蹤動物的捕魚技術始終未變。根據2004年美國國家海產品部(NMFS)的研究者發表在 Fishery Bulletin 上的一項研究,人類漁船對海豚的追捕會導致小海豚掉隊死亡;因此即使成年海豚被漁船釋放,利用海豚捕獵金槍魚的行為依舊會對海豚種群的未來造成嚴重威脅。話說回來,防止誤捕海豚的措施也不盡如人意。一位叫做 Joe Medina 的善良的金槍魚漁民曾發明了一種後來被稱為 Medina Panel 的漁網,這種漁網帶有比較細密的網格,這樣一來海豚就不容易被漁網絡卡住。

Medina Panel 漁網配合 backing down 操作,海豚更容易逃生。圖片來源:FAO他還發明瞭一種叫做“backing down”的操作。簡單來說,漁船在後退的時候,和漁船距離最遠的漁網會下沉,這樣海豚就有機會逃生。不過他也承認,這種放生技巧雖然仁慈,但對船員的技術要求很高。當然了,其他捕魚方法也會對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造成威脅,而海豚是海洋漁業最常見的意外捕撈。根據 NRDC 的報告,每年全球有超過9萬頭海豚被誤捕,因為海豚通常是魚群方位的座標。除了圍網,刺網(gillnet)也會對海豚造成嚴重傷害。2020年發表在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上的一項研究發現,20世紀50年代以來,印度洋約有4百萬海豚因為刺網死亡,現在這個數字約為每年8萬頭。當然,刺網也會勾住其他大型海洋動物。杜克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Andrew Read 表示,刺網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哺乳動物死亡。

刺網實際上,全球漁業每年會殺死65萬頭海洋哺乳動物,一些海洋哺乳動物也因為漁業而瀕危,如紐西蘭海獅、地中海抹香鯨、鼠海豚。該報告還強調,誤捕是全球性問題,不僅限於欠發達地區,比如加拿大就沒有出臺任何保護海洋哺乳動物不受漁業影響的具體措施。

被刺網纏住的加州海獅。如果你希望在享受金槍魚美味的同時儘量避免對海豚造成傷害,那麼要多關注金槍魚的捕獲方法。加州蒙特利灣水族館(Monterey Bay Aquarium)的研究者 Sara McDonald 建議,最好購買標註使用“釣竿捕捉” (pole-caught)的方法捕撈的金槍魚,因為這種方法每次只釣一條金槍魚,海豚被誤捕的機會比較小,也更有可能被放生。

11
最新評論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那些一改傳統的養龜方法,親測有效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