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清道夫,一個多麼人畜無害的名字!確實,要在十幾年前說起清道夫,誰能不愛呢?

勤勞的清潔工

那時的清道夫幾乎是每個養魚愛好者配缸必備。它雖沒有熱帶觀賞魚那般花裡胡哨的顏值,但它吃殘餌,吃缸壁的綠藻,甚至……還吃別的魚拉的粑粑。

在大家的眼裡,它是噁心了自己卻乾淨了魚缸的保潔工具魚。

但現在說起清道夫,誰又能不恨呢?生態殺手、垃圾魚成了它的代名詞,“丟在地上曝曬”成了清道夫遇見人類時最好的死法。

你或許疑惑,從受盡追捧到過街老鼠,這些年清道夫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人們對它的看法會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

清道夫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巴拿馬等地,本來是特指豹紋脂身鯰,但因為鯰形目甲鯰科下的魚類大多外形習性相似,所以該科下屬的一百多種魚,也就是豹紋脂身鯰的堂兄表弟、三姑六婆們也都被人稱作清道夫。

又因為它們嘴巴位置靠下,國內水產界叫它們下口鯰,而觀賞魚養殖愛好者則更喜歡叫它們異形魚、吸盤魚、琵琶鼠魚。

就這一眾怪異的名字,即使沒見過清道夫的人也知道它外形獨特、骨骼驚奇,而其中有兩個獨特生物特性不得不提,這也是之後清道夫(豹紋脂身鯰)能為禍四方所倚仗的“兩把刷子”。

一個是一張萬物皆可吸的吸盤嘴,上面佈滿了銼刀一樣的細密牙齒,另一個就是覆蓋全身猶如金絲軟甲般的骨甲。

但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國人可絲毫看不出這張著櫻桃小嘴的魚能有何可怕之處,於是清道夫被作為觀賞魚引進我國。可是由於它長相實在過於奇葩,引進之初並沒有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眼看拼顏值是不行了,於是商家開始大肆鼓吹清道夫工具魚的屬性。商家們宣稱清道夫不僅可以幫助清理缸壁的藻類、還可以吃掉魚缸裡的殘羹碎屑,真是一條勤勞能幹能讓養魚玩家一勞永逸的保潔魚。

果然沒過多久,清道夫名聲大噪,一時間成了養魚愛好者配缸的必選魚,而市場需求的增大也進一步促進人工養殖業的興盛。

不過由於繁殖門檻低,清道夫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很快大量養殖清道夫開始湧入市場,導致清道夫價格持續下跌,與此同時,不少養魚愛好者們也逐漸發現了清道夫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清道夫小時候確實會吃缸壁的藻類不假,但隨著體型的增長,寡淡的藻類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它們的需求。

對於成年的清道夫而言,它們有著一套聰明的乾飯邏輯。簡單來說就是有小魚小蝦吃就絕不會吃碎肉殘渣,有碎肉殘渣吃就絕不會吃飼料,有飼料吃就絕不會吃藻類。

而且清道夫還很善於偽裝,由於它們是夜行性魚類緣故,所以白天它多半趴在缸壁扮演一條兢兢業業的清潔魚。

但當夜晚來臨時,它們便幹起殺魚吃肉的行當,吃幾條缸裡的小魚,用銼刀一樣嘴巴吸大魚身上的鱗片和血肉那都是家常便飯。

“打工仔”竟成了“反骨仔”,後知後覺的養魚愛好者們開始紛紛把這些吃裡扒外的清道夫們清出魚缸。

不過不懂是出於善念,還是怕麻煩,不少玩家並沒有殺死這些清道夫,它們有的被丟進下水道直接沖走,有的直接被丟到野外的水塘、河流,但就是這樣不起眼的舉動在不久將惹來更大的禍端。

淪落野外的清道夫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安靜的死去,它們有更大的野心,既然當不了魚缸裡的打工仔,那就是做這條河流裡的王。

河流裡的本土魚的生存空間被極大壓縮,根據珠江流域廣州段漁業資源調查資料顯示,清道夫在2015年前,少有捕獲。

但在2015至2019年,清道夫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在個別河段清道夫數量甚至佔魚獲總數的56.4%,四大家魚變得少之又少。

不少珠江流域的釣友更是無奈感嘆,現在江邊釣魚,時常上來的就是這些扁嘴尖尾的“醜八怪”。

更可惡的是,南方溫暖的水體也讓作為熱帶魚的清道夫們如魚得水,它們迅速長成20、30釐米的成熟個體,它們開始在湖岸、河堤啃咬水泥,打洞產卵,日積月累危害堪比蟻穴毀堤,給堤壩和水庫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當然,回過神的人們開始對清道夫進行圍剿,在廣東湛江赤水坎,管理部門從2015年開始對清道夫進行大規模清理,每年清理清道夫達10萬斤,連續撲殺4年後,管理人員估計仍有超過7萬斤存活。

現在清道夫也早已名列我國第三批外來入侵物種的黑名單,在南方的許多江河氾濫成災,給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破壞,但當我們在盡數清道夫的種種惡行時,是否也該反思反思,是誰給了它們行惡的機會呢?

6
最新評論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百加世now:我家的貓貓總喜歡喝洗腳水,我到底該不該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