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若書,東漢時邯鄲人,她是家中獨女,從小倍受父母寵愛,嬌生慣養,後來長大了些,跟著教書先生學了些東西,倒也逐漸變得溫婉可人起來。她十八歲這年,村裡的媒人給她介紹了門親事。
男方叫白玉棠,是個刺史,長得一表人才,風度翩翩,在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計若書的父母直接就將婚事給定了下來,計若書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
婚嫁當天,花轎裡的計若書只覺得眉心有些刺痛,彷彿有什麼東西在上面,她伸手摸了摸,什麼也沒摸到,就讓隨行的僕從幫她看了看,僕從告訴她,她的眉心處長了個紅色狐狸形狀的標誌。
計若書覺著有些詭異,準備請人瞧瞧怎麼回事,可她還沒來得及去鎮上找郎中,耳畔就傳來了陌生男人的嗓音,就是他讓計若書的眉心生出了標誌,他的真身是隻九尾狐妖,他告訴計若書,白玉棠不是什麼好東西,經常視人命如草芥,幹貪贓枉法,行賄之類勾當,而九尾狐正是代表百姓除惡來的。
白玉棠的名聲很好,外面幾乎沒有人能夠挑出他的過錯,因此,計若書還是頭一次聽說他的不好,不過她是白玉棠的妻子,不會因為九尾狐的三言兩語從而改變對白玉棠的看法。
本以為九尾狐見她這條路行不通,會就此放棄,誰知他趁計若書在河邊洗澡時再次出現,計若書只聞其聲,未見其人,九尾狐讓她再重新考慮,要不要配合他,讓白玉棠的罪過公之於眾。
計若書本想著拒絕,讓九尾狐離開她的眉心,不要再來找她,可她突然想到了更絕妙的辦法,甚至她展現出一副比九尾狐更加憎恨白玉棠的模樣,若不是遵從了父母之言,她應當嫁給同村的木匠,白玉棠成天在外面不著家,說不定跟哪個女人好著呢。於是,計若書狠狠說道:“我替你殺了他
九尾狐聽完計若書繪聲繪色的描述,起初有些懷疑,可後來計若書越說情緒波動越激烈,他就放心地把計劃告訴了她,讓她殺了白玉棠。
九尾狐雖身為狐妖,卻不能親自動手殺人,否則就有了罪孽,會被道士除掉,所以他只能藉助他人的手去害人,而計若書是白玉棠的枕邊人是最好的人選。
當天傍晚,計若書在懷裡藏了把刀,等到半夜,白玉棠終於回到家中,計若書趁著他毫無防備,一刀刺入他的心臟,白玉棠瞬間吃痛,緩緩的回過頭,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計若書,他怎麼也想不到朝夕相處的妻子會對他痛下殺手,而計若書則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她讓九尾狐出來,她已經把九尾狐交代的事完成了,九尾狐需要遵守諾言,從她額頭上下來,且以後都不再糾纏她,讓她嫁給木匠。
可九尾狐卻遲遲沒有回答計若書的話,只化成一道紅霧,從計若書的眉心飄了出來,他模樣長得十分怪異,一個人身,後面還長著九條紅尾巴,計若書見了有些發怯,退後了幾步。
這時九尾狐突然踹了一腳白玉棠,哈哈大笑,正當他得意之際,一條鐵索突然冒了出來,結結實實的纏住了他,讓他動彈不得。
而真正的白玉棠也從陰暗處走了出來,他背後還跟著一名身著道袍的漢子。
計若書雖然跟木匠好過一段時日,可木匠殺了人已被斬首示眾,計若書知道九尾狐想要傷害白玉棠時,就加強了對九尾狐的戒備,甚至還擔心如果九尾狐會找別的人去報復白玉棠,這樣事情就不在她的可控範圍了,不過好在九尾狐始終都很信任她。
她殺的白玉棠是假的,一個由木偶製作的傀儡。
九尾狐知道事情已經敗露,就變成了狐狸的模樣,白玉棠認出了它,正是他髮妻飼養的一隻寵物。
原來,白玉棠在計若書之前娶過妻子,只是當時白玉棠還是個窮書生,後來他的髮妻病故了,九尾狐卻認為主人死謀殺,兇手就是當年的白玉棠。於是九尾狐就想要殺死白玉棠,讓他感受感受被最親近之人害死的滋味。可事實上,一切不過是個誤會。
白玉棠的髮妻是真的死於生病。
真相大白後,道士念在九尾狐忠於主人,雖然有害人的想法,卻沒有成功,就將他抓了起來,帶回道觀,要他好好改過,而計若書和白玉棠則幸福的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