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自然>

其實,這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情呢?不管是養魚經驗還是理論,怎麼可能做到完全統一?我們一定要辯證的、適度參考和借鑑,而不是盲目的照搬。

比如說,下述一些不同的聲音,我感覺很有意思。

一、飼養高檔龍魚的說:細菌屋、生化棉或者陶瓷環,某些根本不能用,你就不用了?

第一個問題,就是飼養高檔龍魚的魚友,對於很多普通的濾材可能會棄之不用,或者是建議大家部分產品不要去用。

這個問題,人家說的根本沒錯。

如果我飼養了六萬八一條的紅龍魚,我也會主動尋找市面上最好的濾材配置,否則怎麼可能對得起我這條龍魚的身價?就連我目前的魚缸也可能更換掉,難道說,我現在購買的魚缸就一定不好,非要給它來個司馬光砸缸不可?

自古以來,任何事情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偶有不講究的,我們就說人家錯了?那也不對吧。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遵循這個原理,這就叫做價值配套。

但是,我們就飼養個普通的斑馬魚、孔雀魚,也要選擇一升幾百塊錢的濾材?

可能比起我們的魚缸都貴,那是不是有點過了?

這就好比是,人家暴發戶或者有錢人,告訴你:出門必須開豪車,否則那就是丟份兒,難道說,我們的電動車或者單車,都是廢物了,那你咋不直接把它們給扔了呢?

類似於這樣的問題,也要詢問別人正確與否嗎?

二、飼養七彩的說:養魚根本不必困水,爆氧24小時即可入缸,有錯嗎?

第二個問題,飼養燕魚或者七彩的魚友,告訴我們說,養魚根本不必困水,就算是困水,爆氧24小時即可。

人家說的難道有錯嗎?當然沒有錯。

人家飼養的觀賞魚就可以適應這種水質,如果是不斷滴流的話,自來水也可以直接入缸,它怎麼就不可以呢?

如果我們的自來水品質不是很好,又是飼養的新購買的金魚或者錦鯉,這樣的做法是否可行?

我早就說過了,還是要看水質,看觀賞魚的購買狀態等等,最好是困水三到五天,如果有不相信的魚友,不要緊的,把購買的金魚、錦鯉,不困水直接放到魚缸裡,立刻就知道結果了,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

我這裡的井水就是過硬,必須困水至少五天以上,比起水質來說,我選購的觀賞魚大部分體質強健,根本不在乎困水時間的長短,哪怕半個月以上的靜置困水,它們也沒有問題,這是我個人的飼養方式,我習以為常,並無什麼不對之處。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的,是要適度借鑑的,不是盲目照搬。

三、再舉個例子,不良魚商說:把魚缸和觀賞魚一起拿回家,也能養好魚的,我們就拿了?

不良魚商說的話多了,把魚缸和觀賞魚一起拿回家,這只是一個縮影,有些新魚友還就是相信了,這怎麼可能呢?

肯定不行的。

再比如說,某魚商說,這個觀賞魚和那個觀賞魚混養一定不會出問題,我的馬克吐司和黑食,它就出了問題。

這個責任怨誰呢?未必怪到人家魚商頭上,也與我自己的盲目相信有關。

賣高檔龍魚的,不一定說別人的龍魚不好,但一定會說自己的龍魚最好,賣高檔濾材的,不一定說普通濾材不能用,但一定會說自己的濾材培養硝化細菌效果最佳。

賣硝化細菌的,永遠會告訴你,自己在魚缸裡培養的那點硝化細菌,根本不行的,速度太慢了。

賣泰獅金魚的,絕對不會說,那個藍壽比泰獅還漂亮:

你看那個東西,弓背栽頭的,毛病可多了去了,一看就是個天生的殘疾、畸形貨色,哪有泰獅看起來更加的高階霸氣?而且疾病也少。

賣高檔錦鯉的,即使嘴上不說,心裡也絕對瞧不起飼養土炮錦鯉的,御三家才是錦鯉的王者,就連蝴蝶鯉也是垃圾、畸形、殘廢……

如果說,我們連這個道理都不懂的話,不能去辯證的看問題,偏要去和人家爭辯或者盲從,那還養個什麼魚呢?

這不是人家刻意要去怎樣、怎樣,這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理解的、辯證的去看待。

如果我們自己擺地攤上買個梨,天天告訴人家蘋果最好吃,這不是傻子嗎?

但是,當我們想吃蘋果的時候,為什麼偏偏去找賣梨的學習經驗呢?請問,到底是誰傻?

正如郭德綱所說的,在肯德基門口,大唱麥當勞之歌?好好想想,這個相聲諷刺的到底是誰?

所以說,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養魚人有文化,而且理解力還差。

學的越多,怎麼越來越迂腐了?

應該越來越精明,越來越懂得互相對比、借鑑著來啊,否則的話,這個觀賞魚養起來,真累。

人家一說,這個濾材不好,好嘞,明白了。

立刻回家把自己魚缸裡的所有生化棉、細菌屋全部扔掉,本來困好的一缸水,呼啦啦全部倒掉,這樣的魚友,不是沒有。

比起高檔魚缸來說,我目前所使用的普通超白缸、熱彎缸,那都是垃圾,我咋不把魚缸立刻給砸了呢?

比起高檔龍魚、錦鯉、羅漢來說,就我手裡的這幾條魚,已經沒法看了,我咋不把它們給清蒸、紅燒了呢?

任何問題,可以適度借鑑,但是不要太過……

1662
最新評論
  • 1 #

    養魚的終極目標就是裸缸養一條羅漢,目前還是在養各種小型熱帶魚

  • 2 #

    學習分2種人,一種猶如活性炭,來者不拒;一種猶如白棉,自帶過濾功能

  • 3 #

    三無分子(從無濾材無瓶裝硝化菌無殺菌燈)來報道了

  • 4 #

    我一開始也是網上學的,水族館裡看的,整天瞎折騰最後也就那樣了,愛活不活。老道大哥有些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有的東西也是因人而異,我買魚就是能活就活,不活就是那魚不行,其他都能好好的

  • 5 #

    養魚不困水的萊報道

  • 6 #

    實踐出真理……各地水質不同,氣候不同,養魚的習慣不同…自己嘗試累積經驗才是最有效的…別人成功的經驗不一定適合自己

  • 7 #

    養魚千萬不要刻舟求劍,靈活應變

  • 8 #

    哀其不爭。有人做過實驗,爆氧2-3小時餘氯就差不多沒了。

  • 9 #

    養魚是一種享樂,同時也有鬧心的一面。這就是人生的快樂所在。

  • 10 #

    養魚的玄學太多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

  • 11 #

    不良商販那些話都對我說過,可悲的是我就都信了。

  • 12 #

    因人而已!因人而異!

  • 13 #

    大實話因地制宜才是王道 實事求是才是真理

  • 14 #

    道友所言俱是大實話......

  • 15 #

    道兄,這已經上升到哲學層面了,容我好好消化一下

  • “初戀臉”的女生,一般有這幾種特徵,不愁沒人追,看看你是嗎?
  • 多倫多小哥竟和鸚鵡玩起滑板還帶火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