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疊加城鎮化發展和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以及社會老齡化程度的逐步加重,選擇飼養寵物,正成為國人日趨傾向的一種生活方式。中國養寵家庭數量為9978萬戶,5年裡同比增長了43.9%。
不知不覺中,寵物消費市場已經超越了第二梯級的兒童。更令人矚目的是,在天貓剛公佈的雙十一熱銷榜單上,排名前十的寵物品牌,有半數為國產,可以說這是國產寵物品牌的一次突圍。
《2019年消費生態大資料報告》顯示,去年中國人為寵物消費超過了2000億元。而更多的人可能還沒有“資格”為寵物消費,“雲擼狗”、“雲吸貓”,已經變成網際網路生態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
根據抖音公佈的資料,最高峰時,甚至有1.7億的使用者在觀看與“貓”相關的影片內容。
透過對品牌發展情況的梳理,方正證券分析師認為海外品牌的成功要素可以歸納為四點:收併購、多品牌、重研發、差異化。
① 海外品牌發展啟示之一是透過收併購實現規模擴張。
除了瑪氏、雀巢,還有諸如PetSmart、品譜等公司也是透過收併購發展壯大。
收併購策略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迅速切入賽道,高效率實現轉型。瑪氏與雀巢初期主要經營領域並沒有涵蓋寵物食品,二者在切入寵物食品賽道時均選擇了收併購的方式,瑪氏1935 年收購 Chappi(佳貝)進入寵物食品領域,雀巢 1985年收購喜躍(Friskies)開始銷售寵物食品。
相比於依靠企業自身從“零”發展,收併購的方式可以使得企業借力行業經驗豐富的公司,實現低成本進入賽道。
二是穩步提升業績,鞏固龍頭地位。回顧瑪氏與雀巢在寵物食品領域的發展軌跡,可以發現二者的收併購是長期持續的。
三是獲取先進技術,加深護城河優勢。收併購可以使企業獲得諸多核心技術,在產品的研發創新上更具優勢。
如雀巢2001 年收購的普瑞納已經在寵物食品研發領域耕耘 80 餘年,其強大的研發推動普瑞納持續推出備受市場關注的新產品,使得雀巢未來在寵物食品領域的增長可期。
② 海外品牌發展啟示之二是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戰略的出發點,是基於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這種差異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消費層次的差異。從時間維度看,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升及科學養寵觀念的普及,寵物消費也逐漸升級。
從空間維度看,海外寵物食品巨頭的業務版圖通常涵蓋多個國家,各個國家甚至每個國家內部的市場成熟度都存在一定差異。
時間及空間維度消費層次的差異使得各寵物巨頭不斷豐富品牌層次,更好適應消費分級。
二是消費偏好的差異。隨著行業的發展與成熟,寵物主人消費需求逐漸多元、細緻。
因此,各寵物食品巨頭也不斷開發設計新產品、併購新品牌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觸達擁有不同消費偏好的消費群體。
如瑪氏旗下有50 多個寵物食品品牌,每個品牌在配方、形狀、適用物件、功能特色等方面都有不同。
研發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各海外寵物食品巨頭無一不是在研發上進行了持續且大量的投入。
如瑪氏在全球範圍內設有多個寵物護理研發創新中心;雀巢在寵物食品領域擁有由500 多名科學家和寵物護理專家組成的全球研發組織——普瑞納研究所,其在寵物營養領域已耕耘近百年;
世界上第一個寵物處方糧品牌希爾斯公司自誕生之始也將學術研究和產品研發擺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寵物食品人性化的趨勢之下,營養、健康寵食的消費需求將逐步釋放,亟需企業透過研發新產品,運用新技術、新配方、新工藝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④ 海外品牌發展啟示之四是差異化破局。
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差異化通常是破局之道。
作為後起之秀,藍爵能夠在寡頭壟斷市場突圍的成功秘訣在於其採取的差異化戰略,確立有別於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藍爵在尋找細分市場機會時,敏銳地關注到了寵物食品成分的痛點,進而為自己貼上天然糧品牌的獨特標籤,專注打造“全天然”配方的寵物食品,同時疊加“寵物偵探”對消費者進行天然糧理念的普及,使得藍爵得以在寵物食品市場搶佔一定的市場份額。
推薦寵物食品相關標的中寵股份和佩蒂股份,同時推薦寵物保健和醫療相關標的瑞普生物。
① 中寵股份(002891)
公司是一家全球寵物食品領域多元化品牌運營商,旗下有“Wanpy”、“ZEAL”等多個自主品牌,主要從事犬用及貓用寵物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具體產品涵蓋零食、溼糧和乾糧三大類;
產品銷往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全球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公司重心將會放在國內自主品牌打造。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22.34/28.74/38.12 億元,歸母淨利潤 1.41/2.08/3.04 億元,EPS 分別為 0.72/1.06/1.55 元,對應 PE 分別為 72.90x/49.39x/33.77x。
② 佩蒂股份(300673)
公司是國內較早專業從事營養保健型、功能型寵物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與全球範圍內多家寵物產品品牌商、零售超市、寵物產品專賣店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產品暢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具有“齒能”、“好適嘉”等多個自主品牌;未來將依託海外 ODM 和國內市場自主品牌開發形成雙輪驅動發展。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13.70/17.65/22.66 億元,歸母淨利潤 1.24/1.94/2.86 億元,EPS 分別為 0.73/1.14/1.69 元,對應 PE 分別為 46.77x/29.87x/20.27x。
公司是國內較早涉及寵物保健的企業之一;公司董事長亦是瑞派寵物醫院的掌門人,前瞻性地佈局了犬貓多聯疫苗、狂犬疫苗、干擾素、麻醉劑、消毒劑、驅蟲藥、營養新增劑、營養保健品等各類產品;
逐步完善寵物連鎖醫療、經銷商、寵物店等渠道佈局,同時積極開拓電商、網紅等新型營銷渠道。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20.69/26.67/33.05 億元,歸母淨利潤 3.31/4.39/5.71 億元,EPS 分別為 0.82/1.08/1.41 元,對應 PE 分別為26.99x/20.37x/15.64x。
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貿易摩擦引發的風險,貿易壁壘引發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匯率波動的風險,產品研發不及預期,新品推廣進展不及預期等
天眼查APP專業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共有超過6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寵物”,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寵物相關企業。
從地域分佈來看,天眼查中顯示近4成的相關企業集中在廣東、浙江和江蘇三省,其中廣東省的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1萬家。福建、山東、河南等省市的相關企業數量也位居全國前列。
在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中,那句“不是人在飼養寵物,而是寵物在陪伴人”的臺詞,賺足了貓奴狗奴的眼淚。
不可否認,寵物經濟市場是由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催生。
在一二線城市,快節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壓力,催生了大批的空巢青年和丁克家庭,對他們來說,在傳統的親情、愛情之外,寵物是新的情感寄託。
當寵物逐漸轉變為家庭成員和“主子”,它們往往承載著鏟屎官們更多的情感寄託,對寵物的“爹媽式關愛”,也讓寵物的飲食健康消費也將依循著與人類飲食健康升級接近的趨勢發展。
社會的發展讓這一代年輕人對寵物有了更多需求,寵物市場的發展也是某種意義上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從整體來看,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寵物養護的規範性上,國內寵物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歐美髮達國家的水平。
但是這個快速成長的賽道也充滿了無限的機會,小到貓舍,大到波奇寵物這樣的垂直寵物電商平臺,都是這一時代風口中的參與者,而關注和重視寵物飲食健康的新品牌必將脫穎而出。
注:本文內容主要摘自方正證券,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