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2月15日報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正式投票結果出爐,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獲得302張選舉人票,領先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達70張之多。不過,這一切似乎早已在特朗普的預料之中。早在當地時間11月26日,特朗普就表示,如果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給拜登,那麼他將選擇離開白宮,但其仍對大選結果表示質疑。
顯然,特朗普雖然仍不願意認輸,但還是早就為自己體面的離開白宮提前“鋪好了道路”。接下來,特朗普將一邊繼續與民主黨打“口水戰”,一邊不動聲色地授意聯邦政府各部門與拜登團隊進行權力交接,以避免民主黨上臺後遭清算。
不出意外的話,拜登最遲在明年1月20日就能有驚無險地粉墨登場。不過拜登團隊這邊還沒發話,一些共和黨人就已經按捺不住開始“逼宮”了。海外網12月14日報道,早在當地時間12月13日,共和黨內的一批資深參議員就紛紛表態,敦促特朗普的支持者接受本次大選的競選結果。路易斯安娜州參議員比爾·卡西迪表示,美國是法治國家,“下一任總統也應該是合法產生的”。
田納西州參議員拉馬·亞歷山大表示,相比第一次大選,第二次大選,即選舉人正式投票,才是最重要的。即便他們很可能投票給拜登,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應該尊重這一制度。亞歷山大表示,任何有損這一制度的行為對美國來說“都不是好事”。兩位共和黨籍參議員的表態,正是針對當天特朗普的支持者在華盛頓特區的反選舉結果示威遊行上,高呼“如果共和黨不讓特朗普執政,那麼我們將‘摧毀’共和黨”所做出的反應。
顯然,這些重要人物意識到不對勁,如果這場曠日持久的“民主遊戲”持續下去,不僅對美國不利,對自身也沒有好處。事實上,11月23日聯邦總務署宣佈拜登獲勝後,特朗普就已經“大勢已去”。表面上,卡西迪和亞歷山大是向特朗普的支持者喊話,實際上,他們是變相地向特朗普“逼宮”,幫助拜登奪權,這恐怕是特朗普怎麼也沒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