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自今年10月份即傳出當年立項於可回收、重複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已經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進入垂直總裝環節,並且還傳出了火箭垂直轉運的照片。但是大家一直等、一直等,遲遲不見長征八號首飛發射,好訊息是今天國家航天局釋出官方訊息,證實長征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已經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相關測試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靜待12月底前擇機實施首次發射試驗任務。

其實看到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第一眼的朋友都會誤以為這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誤以為火箭箭體上的長征八號字樣是PS上去的。當初筆者第一眼看到長征八號真實照片的時候也誤以為這就是一張PS的照片罷了,畢竟在更多人的心中,長征八號是一枚可以垂直回收、重複使用的商業化運載火箭,但是照片中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卻是取消兩枚助推器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著實讓人質疑。

但是事實上照片中的長征八號還真的是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之所以直接套用長征七號的設計方案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現在的長征八號實際上就是長征七號720HO變種型號,具體來說的話,就是將基本型的長征七號芯一級保留不變,取消芯二級、增加了一個常溫的遠征2號上面級,同時將助推器數量從長征七號的四個2.2米構型縮小成兩個,和我們熟悉的長征七號基本型運載火箭相比只是取消了芯二級和減少了兩個助推器,其他不變。

那麼根據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有著近地軌道14噸載荷的水準來看,長征八號取消了兩枚助推器,最大起飛推力也從長征七號的735噸縮小到490噸,再加之取消了芯二級,只保留了上面級,不再具備高軌發射能力,算下來其近地軌道最大運載力大概在9噸左右。這個水準其實放在新一代長征火箭恰好填補了長征七號近地軌道14噸以下的近地軌道發射載荷區間,特別適合一些近地軌道大質量的航天器發射任務,而且長征八號從載荷區間來看的話,其基本就是瞄準長征2F運載火箭的替換型號去的,因為長征2F本身就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的近地軌道專用型號,近地軌道最大運載力8.8噸,但是長征2F畢竟是一款採用毒發的運載火箭。

所以未來替換成使用環保燃料的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後,不光使得長征2F重新復活了,而且長征八號使用了更大推力發動機後,級數也從之前的二級半精簡成一級半結構,意味著發射過程中減少了一次火箭分離過程,提升了火箭發射的成功率。假使長征八號後面成熟可靠後,如果神舟載人或者天舟貨運飛船還有發射任務的話,長征八號將成為最為合適的運載工具。

再來說說為什麼作為我國驗證火箭垂直回收重複使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會直接套用長征七號設計方案的原因,首先火箭垂直回收、重複使用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嗎?那麼從火箭發射成本來算的話,一枚火箭的發射成本不僅包括火箭箭體結構的製造成本、燃料成本、同時還包括研發成本。對於長征八號運載火箭而言,直接套用長征七號的設計方案、不僅極大的節省了研發費用、而且長征七號成熟可靠的硬體更奠定了長征八號的低成本和高可靠性雙重優勢,這顯然很符合從初始設計階段就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初衷。

所以這也是長征八號為什麼直接套用長征七號設計方案的原因,等長征八號這次首飛成功後,後面進行到驗證垂直回收、重複使用多次技術成功後,那麼硬體結構和長征七號相似的長征八號使用的垂直回收、重複使用技術也將“無縫移植”到長征七號身上,繼而降低長征七號的發射成本;

再加之長征七號的芯一級箭體結構和發動機技術也長征五號的助推器結構和發動機一樣,那麼同樣長征八號驗證的新技術也將有利於長征五號降低發射成本;再加上長征六號芯一級本身就是長征八號助推器結構設計方案,那麼長征八號驗證成功的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技術也能無縫移植到長征六號火箭上,助力長征六號降低發射成本。

所以長征八號初看是為了降低研發成本和省事,直接套用了長征七號的設計方案,但是正因為新一代運載火箭中,長征五號、六號、七號、八號在芯一級或者助推器結構、發動機技術上的通用化設計,也使得一個構型火箭升級的同時,其他型號的火箭也能幾乎無成本的升級更新,從而實現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發展趨勢,而這就是長征八號套用長征七號設計方案最為精明的地方。

11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大敵當前鬧內訌?中芯國際CEO已遞交辭呈,網友:不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