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慕尼黑舉行的競選集會上,默克爾在演講中提到:

"我們歐洲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彼時的德國,正面臨著英國脫歐公投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臺的變局。

國際局勢詭譎多變,西方國家同盟關係又瀕臨破碎,默克爾的這番話,也給德國及其歐洲盟友指明瞭未來處理國際事務所時所要面對的可能性,同時,也展露出了無所畏懼的氣概。

這也不禁令人好奇。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憑什麼能夠有如此姿態和自信?

而事實就是,二戰之後的德國,雖然被拔下了虎牙,但其實力依舊不容小覷,在國際舞臺上仍舊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只不過,這個"笑面虎"國家似乎一直在收斂其光芒,世人也多半低估了德國的實力。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參與其中,而且還是作為罪魁禍首。

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更成為了罪惡和暴行的土壤,讓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讓無辜的個人因一句口號和沒有根據的種族觀點而蒙受不白之冤甚至是性命之憂。

從人道的角度來看,德國作為戰爭的挑起者和種族主義的煽動者,難逃其罪責。而我們在譴責德國的罪行之時,卻也難以忽視其曾經的國力。

能夠在20世紀上半期掀起兩次大戰,期間間隔不過20年,德國在很久之前就有強大的實力,也足以證明這個國家,是一頭猛虎,並非溫順的小貓。那麼20年代的德國,究竟強勁在哪?

首先,是科技領域,德國的表現可謂獨佔鰲頭。20世紀的頭14年,德國人拿下了18個諾貝爾獎;甚至在一戰結束後,二戰開始前,也依舊有24位諾貝爾獎得主來自於德國。

相比之下,美國在一戰之前只有4名諾獎得主,一戰之後也只有20名,英國19個,法國則是11個。所以不難看出,20世紀德國科學研究氛圍濃厚,成就也極為突出。

而科技對於國力的支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於一個國家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支撐。從社會層面來說,科技的進步能夠拉動經濟的發展,透過製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推動經濟,同時能夠穩定社會。

而從軍事方面來看的話,科技創新又為國家軍事力量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德國能夠在二戰前期取得多次勝利,和軍隊的謀略和裝備息息相關。

在武器方面,德國總共生產了11.4萬架飛機,5萬輛坦克裝甲車和16萬火炮等裝備,軍隊機械化和現代化水平相對較高;而克虜伯公司也在二戰之中成為德國最大的軍工廠,達到了其鼎盛時期。

其次,在經濟方面,德國也有著雄厚的實力。1880-1990,德國實現"第一次經濟奇蹟",在工業國之中排名第三位。

而到了1913年,德國經濟佔到了世界的14.8%,也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貿易國,同時,德國在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和化學工業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業化程序大大加快。

經濟是最直觀的指標,也同樣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德國得益於工業化發展,在經濟實力增長的同時,也培養了很多知名品牌。大眾、西門子等等公司在德國工業化浪潮之中紛紛成長起來,為德國經濟提供了動力。

經濟強盛,在政治方面就自然需要且有資本得到更多的話語權,這也是為什麼20世紀初德國在經濟發展之後,不惜支援戰爭以改變當時的世界殖民格局的原因了。

可以看到的是,20世紀中期的德國本就是一頭猛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非作歹。所以二戰之後,對於德國的政策也致力於遏制德國,德國也就慢慢地偃旗息鼓了。

而隨著二戰後冷戰格局的形成以及歐洲世界中心的轉移,德國似乎收起了利爪,逐漸變得低調。但是現在的德國,究竟是虛有其表,還是隻是在韜光養晦呢?

二、猛虎之魂—低調行事求復興 危機時刻顯實力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笑面虎"被拔了牙,看似無畜無害,仍是獸中之王,不能輕易小看,惹不起。現在德國的實力還是很強盛,而且還經常被大家所低估。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德國在戰後的確是受到了各方的牽制,這或多或少影響了德國戰後的重振速度,也對德國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對抗之地。東德和西德的劃分,柏林牆的建立,割讓領土,整個國家被生生地分裂,淪為冷戰的政治舞臺;戰後200億的鉅額的賠款成為了政府的重擔,民生凋敝,苦不堪言。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被狠狠地壓制,不僅處於兩個大國的牽制管控之下,還在國際舞臺上名聲掃地,也只好打落了牙往肚裡咽,接受投降條約,為自己之前的惡行贖罪。

但是這並不代表德國就此消沉下去,就現在來看,儘管戰後重振的條件嚴苛,但是德國還是重新站了起來,並且進一步壯大了國家實力,最近的資料和新聞也說明了這一點。

首先,在歐洲抗疫之中,無論從抗疫措施的出臺和推行、物資的運送準備和病患的救治等方面來看,德國無疑是歐洲國家中做得相對較好的

一方面,在疫情初期,義大利和法國相繼淪陷,而德國則較快地採取了措施,要求民眾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出入商場必須佩戴口罩等等。

而另一方面,德國醫療水平較高,病患救治迅速及時,才能夠降低本國的死亡率。

雖然當第二波疫情襲來時,德國的抗疫顯出了疲態和不足,但是總體來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其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這首先體現出了德國政府對科學的尊重以及組織執行的高效,能夠合理地結合實際和國家體制進行決策部署。同樣的,雖然有部分民眾對政府的措施表示不滿,但是大部分還是相對理智,聽從政府和科學家的建議,整體國民素質較高。從應對防範重大危機的反應來看,德國得到整體實力還是比較高的。

其次,最近幾年的國際局勢也體現出了德國的強盛。在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臺,歐洲右翼勢力抬頭,國際風雲迅速變化的時刻,德國便展現出了領導風範。

默克爾直言"歐洲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在疫情之中表示德國必須幫助其歐盟鄰國在疫情危機後重振經濟。德國其實已經成為歐盟的領導,在這個組織中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甚至在對於美國,德國也不再如以往一般畏縮,默克爾在和特朗普的會晤中對特朗普"我有德國血統"的言論毫不猶豫地展現出嘲笑。也在疫情中直接扣留美國的口罩。

而對於美國干擾俄羅斯在德國進行的"北溪2號"專案這一行為,德國外交部也強硬地批評美國的這一做法,並向受到美國威脅的德企表示"並不需要理會"。

德國能夠成為歐洲領頭羊,與美國較量,與其各方面的實力分不開。

去年,德國的經濟體量是世界第四,也是歐洲GDP最高的國家;德國的企業發展蒸蒸日上,注重品牌建設和產品質量,"德國製造"也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心頭好;與此同時,德國也注重軟實力的發展。

德國完善的工業體系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強大保障,而在科技教育方面不斷加大投入,讓德國大學和職業技術學校能夠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人才……

從各方面來考慮,德國的綜合國力的確有被低估,或許是戰後的低調,但是它的鋒芒卻也難被掩蓋。

如今,在國際社會局勢多變的情況下,瞭解各個國家的情況對我國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極其有必要,研究德國,也可以看出來德國並不是溫順的貓咪,也在實現德意志民族的復興,因此,在謀求中德合作的時候,要多加考量,立足本國,實現共贏。

19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大國博弈:自投自選,單方面宣佈獨立,誰給的科索沃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