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小和尚跟著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時,他們看見一個姑娘正望著河水,發愁沒法過河。

老和尚雙手合十,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於是,姑娘就趴在老和尚背上,到了河對岸。放下姑娘後,老和尚和小和尚繼續趕路。

小和尚看著老和尚,一肚子的疑問卻不敢問。又走了一段時間,小和尚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一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看了一眼小和尚,淡淡地說:"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麼還沒有放下呢?"

卸下生命中所有的重負,讓流水托起一個輕盈自在的夢。

凡事該忘則忘,別總記在心裡。如果人人都懂得這一點,那人生自然也少了很多煩惱。

走過了一個地方,那片風景便不再屬於你;錯過了一個人,那個人從此便再與你無關。你若不傷,歲月無恙。忘記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只有學會忘記,生命才能灑脫自在。

人生快樂常在的秘訣就是善於忘記。只有懂得適時卸下包袱,才能輕裝前行,才能從容面對一切。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要想讓自己快樂,就必須學會忘記。忘記某些人和事,記住某些人和事;忘記該忘記的,記住該記住的,心無掛礙,瀟灑人生。

01

許多人都說,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如此便強迫自己記住所有的過往、所有的悲歡離合,以為這樣便是對自己負責,對生命珍惜。

其實,忘記過去並不意味著背叛。有時候是不得已的選擇,而有時候,是斟酌之後的放手。

學會遺忘,也就學會了原諒,學會了釋然。沒有不可諒解的恩仇,沒有不可忘卻的煩憂。當所有的怨恨在相逢一笑中泯然而去的時候,被怨氣包裹的心便會在這一刻輕鬆與坦然許多。

很多時候,人們都是在為過去所累,過去的冤怨,過去的爭吵,過去的誤解,過去的情感,包括過去的輝煌與榮耀。其實那些,不過都只是飛過頭頂的一片雲彩,飄過眼前,便雲消霧散。

懂得遺忘的人,不為是非、瑣屑而累;懂得遺忘的人,不被名利、仇恨纏身;懂得遺忘的人,會淡然而平靜的生活;懂得遺忘的人,眼裡沒有過去,只有未來。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力斯踩了那東西一腳。

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張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吧,離開它,遠去吧!

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他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走在社會上,難免與別人產生磨擦誤會,甚至仇恨。

但別忘了在自己的仇恨袋裝滿寬容,那樣我們就會少一份障礙,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否則,我們將永遠被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直到被打倒。

忘記仇恨,才能心理平衡、解放自己。

你寬恕了,你的怨恨、責怪、憤怒就沒有了。寬恕是消除怨恨、責怪、憤怒的良藥。

有人問楊瀾:你採訪過那麼多名人,誰給你印象最深?楊瀾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王光美。

慘痛的十年浩劫,不堪回首。劉少奇深受迫害,被冠以"叛徒、內奸、工賊"的反革命帽子,直至慘死;王光美也身陷囹圄長達12年,原本幸福美滿的大家庭,在這個共和國曆史上最大的冤案中,6人身陷囹圄,4人因迫害而慘死。受盡非人折磨。然而,她一直安寧平和,從未想過"報復"兩字。

楊瀾最佩服王光美的,不是她的忠貞和堅強,而是她的雍容和大度。王光美說過:"人啊,還是應該試著去忘記過去,學會寬容,學會原諒。"

時間如流水,有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淡漠回憶。雖非故意,但很多東西確實不再存於腦海。但畫面模糊了,感覺還在;人物模糊了,幸福還在。

比如小時候的某個夜晚,我們記住了媽媽給我們講故事的笑臉,卻忘了故事本身;比如某次和小夥伴鬧彆扭,我們忘記了事情的起因,卻記住了那種和好後的滿足和雀躍。忘記那些不重要的表象,只保留真摯的核心,這樣的忘記不僅不是背叛,反而是一種更加深刻的紀念。

那些緊抓回憶,放不下、忘不了的人,會活得很累很累,到最後必然不堪重負,把自己壓垮。而回憶是沒有任何力量的,沉迷其中就如同中了心魔,會庸人自擾,不勝其煩。

人生,要學會不斷的遺忘。偶然記憶如流星劃過寂寂夜空,汩汩熱浪撼動心房:那一瞬間的交相輝映,早已成為我們彼此靈魂深處最奢侈的回味與絕響。

02

學會忘記是一種寬容,記憶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來,我們註定要忘記許多。去粗取精、該忘則忘,既是對自己的寬容,也是對別人的寬容。

生活中,無關原則的事情不必牢記,比如同事間的小摩擦、鄰里之間的小糾紛、戀人間的小波折、夫妻間的小口角等,該忘則忘。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毋使惹塵埃。唯有經常將無關緊要的事情如蛛網一樣拂去,身心才能豁達通透,生活才能充滿七彩陽光。

許多時候我們過於執著,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別人,不肯忘記別人的過錯,也不肯接納改過後的人,這是一種多麼狹隘的做法!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浪子回頭金不換。忘記別人的錯誤,重新給他們一個機會,才能讓世界上好人越來越多,生活也越來越美好。

朝陽尚未升起,山廟前的草叢中佈滿露珠,一箇中年男子低著頭,用沙啞的聲音愧疚地說:"師父,請您原諒我吧。"

他是某城有名的風流浪子。20年前,曾在該廟做過小沙彌。當時的他因為頗具慧根,深得方丈寵愛。方丈傾盡所能教授於他,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衣缽,證道佛法。

然而,他卻在一次下山後動了凡心,被燈紅酒綠迷住了心智。從此,他日日流連在花街柳巷,放浪形骸,醉生夢死。

忽然有一天深夜,他陡然驚醒了。望著窗外的皎潔月色,他猛然醒悟。他後悔了,為自己荒唐的過去痛心;於是他披衣而起,快馬加鞭趕回寺廟。

"師父,請您饒恕我,再讓我做您的弟子吧!"他深深地叩首。

方丈又痛又恨地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不可能,你罪過深重,天理難容。要想我饒恕你,"方丈一指供桌,"除非——連石桌也開出花朵。"

浪子的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他自嘲地笑了笑,搖搖晃晃地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方丈走進佛堂,他驚呆了:佛桌上竟然開出了許多鮮花,一朵朵鮮豔美麗,讓人動容。佛堂裡沒有風,那些花朵卻拼命搖擺,彷彿在呼喚著什麼。

方丈瞬間徹悟,忙下山尋找浪子。然而一切已來不及了。徹底絕望的浪子重墮荒唐生活,再也無法自拔了。

而佛桌上開出的花朵,也只開了一天便落敗了,彷彿一聲聲嘆息。

夜裡,方丈昇天。臨終前他留下遺言:這世上,沒有什麼歧路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原諒。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最罕有的奇蹟,就如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扼殺奇蹟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的、不肯忘記和原諒的心。

平靜的禪言,卻讓我們深深思索。我們是不是也多次充當了方丈的角色,不肯忘記別人的過往,而將一顆顆可能改過的心推向了紅塵?不肯遺忘不但讓別人痛苦,也讓自己難過。而糾結於一顆固執的、不夠寬容的心,我們總是疲憊地無法解脫,難覓寬慰。如此,人生境界也不會逐步攀升。

忘記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歲月中的一種護膚霜。它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潔安詳,讓我們人生更加豁達、寬容。學會遺忘,可讓我們的感受更加敏銳,視野更加開闊,而瑣碎也將像漂浮物一樣遠離我們,沉澱下來的是我們對生活智慧的領悟。

相逢一笑泯恩仇,心底無私天地寬。學會忘記,才能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盡享人生繁華。

03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努力向前的過程,如果你只流連於已有的成功,不肯走出舒適區,你的人生就是停滯不前的。

作家田青青說過:真正的高手,都懂得適時把自己清零。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好學,成長就是這樣一個迴圈的過程。

忘記自己的成功,走出舒適區,你就能以空杯心態重塑一個更好的自己。

好漢不提當年勇,也說的是這個意思。對於失敗也要如此,失敗是慘痛的,如果不忘記過去的失敗,人就會從沮喪的怪圈裡出不來,就會失去鬥志,就會頹廢。有些失敗已經發生,就不要徘徊不定。要有"茶罐碎了不回頭的心志",更要緊的是重新振作起來。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擔著兩筐茶罐去賣,上山時有幾個茶罐從筐裡掉出來,摔了個粉碎,他卻頭也不回。有人提醒他:"喂,你的茶罐碎了,你還不快看看?"這人回答說:"既然已經摔碎了,看又有何用!"這個人堪稱為智者,像這樣的人實在不多。

更多的人則是對已打碎的"茶罐"後悔不已,結果白白浪費了時間不說,還可能打碎更多的"茶罐"。對人生而言,隨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有時遠比一隻茶罐重要得多。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並非俯首即得,還要經挫折和失敗,才能有望實現。

面對不幸與打擊,你能否瀟灑地揮一揮手?告別昨天,至關重要。忘掉那些惱人的事並不意味著背叛自己的初衷,放棄不可挽回的事也並不說明你整個人生從此黯淡無光,忘記慘痛的失敗,才會有成功的開始。

我們要知道上帝向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向你敞開了另一扇門。你完全可以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一旦時機成熟,你可能轉敗為勝。

學會遺忘,是讓心開闊純淨的一個過程。飲盡一切不堪的過往,心靈才可以滌盪的沒有塵埃,生命才可以輕裝而行。

往事如煙,生命如虹。

用感恩的心記住每一個善良的微笑和真誠的給予,遺忘曾經的失敗、坎坷與挫折,心在寧靜與淡泊中趨於平和,這樣的人生才是自由自在、恬淡隨意的人生,這樣的生命才是我們渴望的無憂而快樂的生命。

正如作家艾默生所說: "我們已經做完了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也許你還做過一些荒唐愚蠢的事情,但是你應該儘快忘掉。

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好好開始,精神昂揚振奮,不要因為過去的錯誤而成為未來的累贅。"

願我們都能學會忘記,活得輕鬆且自在,未來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美好的一天。

生而為人,放不是無能,而是一種灑脫。忘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15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這個文玩,曾經是男人手中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