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導讀

為何有越來越多的美國軍人將槍口對準了自己?

自殺,遠超吸毒、酗酒、濫用藥物和他殺,已成為美國大兵生命的“第二號殺手”(頭號殺手顯然是美軍似乎永不停止的作戰)。據五角大樓的調查,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來,美軍自殺人數不斷創歷史新高,且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那麼,為何有越來越多的美國軍人將槍口對準了自己?

為了打敗“第二號殺手”,從國防部到各軍種和部隊,美軍做了很多努力,然而自殺頑疾為何“屢治屢犯”?

問題的關鍵究竟在哪裡?

據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統計,2005~2010年間,美軍大約每36小時就有一人自殺;僅2011年7月間,就有33名現役和預備役軍人自殺;在2012年前155天裡,美軍內部發生了154起自殺案件,比在阿富汗戰爭中死亡計程車兵人數還要多一半,死於自殺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2008、2009年在阿富汗戰場死亡美軍人數的總和。

就總體趨勢而言,美軍現役軍人自殺人數逐年攀升——2014~2019年,有超過4.5萬名現役和退役軍人自殺,平均每天20多人死亡,其中現役軍人自殺率平均每年上升6%。美國國防部稱,形勢相當嚴峻:

2015年,273名現役軍人自殺;2016年,280人;2017年,285人;2018年,325人;2019年,342人。在這些數字之外,美軍每年至少出現上千個企圖自殺或嚴重自殘的案例。

2019年1月,國防部成立年度自殺報告工作小組,專門負責釋出軍人自殺的官方資料。當年9月,美軍《2018年度自殺報告》(2018 Annual Suicide Report)出爐。

報告顯示,在2018年自殺的325名現役軍人中,陸軍139人、海軍68人、海軍陸戰隊58人、空軍60人,自殺率為23(不含國民警衛隊135人、各軍種預備役部隊81人)。

美軍《2018年度自殺報告》封面。

更令人震驚的是,2019年12月1日,時任美國第五艦隊司令、海軍中央司令部指揮官的斯科特·斯蒂爾尼中將被發現於家中自殺。這是美軍近年來自殺級別最高的軍官,令國防部乃至整個美軍措手不及。

2020年10月1日,國防部發布《2019年度自殺報告》(2019 Annual Suicide Report)。2019年,美軍自殺率增至25.9,已遠超美國大眾,空軍自殺人數呈直線上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美軍有85名現役軍人自殺,第二、三季度的數字尚未公佈。不過,僅就美軍公佈的訊息來看,應該不在少數。在此,筆者僅舉3個登上《軍事時報》的典型案例:

6月,一名21歲的空軍女兵在格蘭德·福克斯空軍基地宿舍自殺; 7月,一名23歲的海軍陸戰隊下士在加州一處基地槍擊他人後自殺; 10月,一名20歲水兵在“羅斯福”號航母基地碼頭站崗時自殺身亡……

美國“軍事”網站稱,受疫情影響,美軍今年的自殺率又創新高,自殺率比2019年增長了20%,現役軍人自殺率甚至增長了30%。

2.美軍自殺,呈現四大特徵

其一,自殺者多為年輕白人男性士兵。

美軍心理衛生調查隊2013年對駐伊陸軍部隊調查顯示: 自殺的年輕白人男性士兵佔到自殺軍人總數的近70%; 他們多數文化水平較低、未婚; 其中約1/4在到達伊拉克後30天內就自殺身亡; 有些在入伍前就有過抑鬱症或其他精神紊亂疾病史。 今年3月,《軍事時報》報道,超過90%的自殺死亡是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士(E-1到E-4),佔現役自殺人數的43%,預備役人員的39%,國民警衛隊人員的53%。

其二,作戰部隊自殺率更高。

在伊拉克或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區反覆部署,且服役時間較長計程車兵,更易發生自殺;一線作戰部隊自殺人數,多於二線後勤保障部隊;在現役自殺者中,陸軍佔70%以上,海軍陸戰隊佔25%。

不止海外,美國國內的軍事基地也並非“安全島”。如作為美軍官兵奔赴伊拉克前線之中轉站胡德堡軍事基地,也是美軍自殺風最烈的地方之一,2003~2012年已有107人自殺。在2009年和2014年,該基地先後發生兩次震驚全美的軍人槍殺同事和自殺案件。

其三,退役軍人自殺率呈上升趨勢。

蘭德公司調查顯示,美軍退役軍人自殺率平均為18.7,20~24歲的老兵則高達22.9,是同齡人的4倍!

一位老兵表示,經歷過激烈的戰鬥和生死與共的戰場兄弟情誼後,退役老兵們很容易自我封閉,並在這種心理的引導下自殺。據調查,從伊拉克返回計程車兵中,在最初的3~6個月自殺最為常見,這些人大多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據調查,30%的退役軍人曾有嚴重的藥物和酒精依賴史。

其四,自殺方式以使用槍械為主。

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研究員馬克·卡普蘭援引“全國暴力死亡事件通報系統”的資料稱,在戰場上,軍人自殺75%使用槍械,回國後的退役軍人使用槍支自殺的比率比普通人高60個百分點。 根據《2019年度自殺報告》公佈資料,在當年498名自殺軍人(含現役、預備役、國民警衛隊人員)中,開槍自殺者為318人,佔63.85%;自縊134人,佔26.9%;其餘為酗酒、服毒、跳樓等。

實際上,200多年來,軍人自殺對於美軍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不過,近年來,隨著美國安全形勢的惡化,這個問題日益突出,美軍不得不採取更多措施。

3.對抗自殺,全軍行動起來

在全軍層面,美國國防部於2007年成立“預防自殺統籌委員會”,主管全軍預防自殺工作,同時還成立了一個下屬機構“預防自殺和降低風險委員會”,負責協調、制定預防自殺計劃;2012年,成立“預防自殺辦公室”,與政府部門、各軍種、非營利性組織開展合作,對軍人自殺進行風險評估,提出改進措施。

2005年,為規範自殺防控工作和相關機構、人員的工作程式,美軍頒佈新版《美軍自殺防控手冊》,內容包括自殺防控工作基本要點、家庭成員自殺防控及自殺防控心理分析等內容,是美軍心理教育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指南。

為改善退役軍人的心理健康檢查和治療服務,2007年,美國聯邦政府頒佈《喬舒亞·奧姆威格預防自殺法案》,要求在每個退役軍人事務部下屬的醫療機構安排一名預防自殺顧問,負責向退役軍人及其家屬講授預防自殺方面的知識,並展開預防自殺的研究等。2015年,《國防部自殺預防策略》頒佈,正式作為指導全軍預防自殺工作的綱領性檔案。

在各軍種和部隊層面,成立“自殺防控工作小組”,成員包括主管計劃和訓練主任、本單位或師屬牧師、健康服務主任、外科醫生、心理健康官員、刑事犯罪調查機構負責人、軍法檢察官等,負責協調各單位做好自殺防控工作、進行自殺防控工作知識普及培訓、為軍事訓練和行動提供建議以保證軍人有機會享受家庭生活等。

各軍種也制定了相關規定,如《陸軍預防自殺規劃領導規章指南》《陸軍預防自殺和自我傷害行為規章指南》《陸軍促進健康、減少風險和預防自殺防控條例》《陸軍濫用藥物計劃條例》《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指令》《海軍行政備忘錄》《空軍自殺行為管理工作指南》《空軍預防自殺計劃》《海軍陸戰隊持久健康計劃手冊》《海軍陸戰隊作戰壓力控制手冊》等,確定了預防自殺的政策和規程,便於對本軍種預防軍人自殺行為相關工作進行規範和指導。

針對作戰部隊,組建臨時心理服務機構。

2003年7月,美軍組建了一支專門調查研究駐伊美軍抑鬱和自殺問題的服務隊,由精神和心理醫生構成。

2006年8月,美軍成立“伊拉克多國部隊預防自殺委員會”,其主要任務是制定駐伊拉克多國部隊預防自殺的策略和方法,對軍人的自殺危險因素進行評估,並提出干預和處理建議。

2009年,美軍專門成立“防自殺行動小組”。軍方為每700名士兵配備一名心理學家和數名隨軍牧師。為緩解官兵服役壓力,五角大樓還會不定期舉辦“自殺預防月”活動,鼓勵現役、退役軍人及其家屬共同努力,減少自殺自殘行為的發生。

鼓勵民間組織積極參與。比如,在蒙大拿州,由退役老兵自發組織成立“極限運動為老兵”機構,透過組織有心理問題的退役老兵參加極限運動,使其體驗戰友情誼與團隊精神,避免因孤獨產生恐懼和厭世心理。

4.加強治療,沒收槍支

僅僅有組織和制度還不夠,要解決自殺高發問題,必須將工作落實到每個軍人身上。在這方面,美軍似乎也是不遺餘力。

開展預防自殺培訓。

自2009年起,國防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召開預防自殺研討會,內容包括預防自殺的指導方針、政策措施、教育培訓、經驗交流等。國防部和各軍種開設有專門輔導網站,提供心理諮詢、理財、就業、教育、家庭關係等服務,緩解軍人壓力。 陸軍司令部實施旨在緩解和克服軍人緊張情緒的心理援助專項計劃,要求赴熱點地區作戰的官兵必須領到一本針對抑鬱症的心理指南,要求戰地心理醫生(包括隨軍牧師)必須拿出更多時間與官兵們進行溝通與交流。 在伊拉克戰爭中,國防部制定併發行了一系列預防自殺的原則和指令、規程的小冊子,並對每名駐伊拉克的軍人進行2小時的預防自殺培訓。 根據擔任職務的不同,培訓分為5類——士兵、軍士、軍官、牧師、醫務人員和心理衛生工作者,鼓勵軍人在出現自殺意念時及時糾正認知,克服患病的羞恥感,主動尋求幫助;提醒軍人留意同伴自殺的危險訊號,發現可疑,應立即向上級報告,對可能要自殺的人提供心理援助;對醫務人員則要求掌握有效處理自殺危機和自殺後的急救技術。 近年來,海軍陸戰隊針對中士和下士安排了應對自殺傾向的學習課目,並敦促其對年輕士兵予以更多關照。

開設“退役軍人危機熱線”。

2007年,紐約州退役軍人事務部開設“退役軍人危機熱線”中心,工作人員透過電腦和電話與退役軍人聊天,溝通,幫助他們及家屬處理自殺、家庭和經濟糾紛等問題。 據統計,2007~2012年,“退役軍人危機熱線”共接聽電話60萬個,成功干預2.1萬起自殺案。2010年,美國共有130萬名退役軍人接受心理健康醫療服務。

提供藥物治療。

為緩解戰場軍人的情緒,預防自殺傾向,美軍醫療部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投放了大量抗抑鬱藥,仍然供不應求,一些軍人轉而吸食毒品緩解痛苦,導致軍營內毒品氾濫。據陸軍第5心理健康顧問小隊統計,大約有12%的駐伊美軍和17%的駐阿美軍每天服用大量抗抑鬱藥或安眠藥。

沒收個人武器。

針對美國槍支氾濫的現實情況,按國防部規定,各軍事基地都有針對基地內部隊所擁有武器的安全政策。如果基地指揮官認為基地內的一名軍事成員有危險,有權沒收其個人擁有的武器。 今年初,針對美軍嚴重的自殺危機,時任國防部長埃斯珀稱:“我相信,我們有手段、有資源,比平民做得更好。”“我們不能讓這些偉大的年輕美國人因為經濟壓力或人際關係的挑戰或其他任何事情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話說得很漂亮,然而,現實卻遠遠沒有這麼美好——即便美軍使出渾身解數,軍人自殺風仍無好轉。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那些年輕的軍人,為何選擇在大好年華將槍口對準了自己?

5.無盡的殺戮和部署,不堪重負

美軍報告稱,駐伊拉克和阿富汗或在其他戰區服役計程車兵服役時間越長,自殺的可能性越大。駐伊拉克美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路邊炸彈、自殺式爆炸、反美武裝的冷槍冷炮每時每刻都在威脅著他們的生命。一部分人不能適應戰場的血腥場面和緊張氣氛而選擇自殘或自殺,近年來反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輪流駐紮計程車兵更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蘭德公司2008年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估計20%從戰區回國的軍人心理受到創傷,意志消沉,出現了諸如噩夢連連、極度警惕、情感麻木等問題。軍方統計資料表明,在首次服役期的軍人中,11%的人感到沮喪、焦慮或壓力大;在第2次服役期的軍人中,有上述感覺的人佔18%;在第3次或第4次服役期接受調查的軍人中,這個數字則達到27%以上。

美軍雖然制定了輪駐計劃,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真正實現,一部分人在戰區服役時間過長,承受不了戰爭的壓力,艱苦的生活和作戰環境使絕大部分士兵生理和心理上達到極限。 2019年9月,美軍“喬治•布什”號航母上有4名水兵相繼自殺,其中3人在一週內自殺。隨即,海軍將這4人的社交賬戶予以遮蔽。但根據媒體報道,許多水兵公開抱怨該航母上存在有毒的工作環境,還有工作時間長、壓力過大和缺乏私人時間等問題,使得官兵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再以第82空降師為例,該師2020年1月剛剛結束在阿富汗為期9個月的輪換部署,卻因伊朗局勢吃緊立即被命令飛往中東地區。6月,神經緊繃的該師又被命令緊急調往美國本土,平息因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的大規模抗議活動。

士兵們身心疲憊,還要面對嚴重的軍內外種族衝突(許多士兵本身就是軍內種族衝突受害者),他們要荷槍實彈鎮壓本國民眾,心理壓力極大,牴觸情緒非常明顯,許多士兵自殺自殘以逃避任務。

今年7月,曾先後在第82空降師和“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服役、6次參加阿富汗軍事任務、10次執行海外作戰任務的34歲陸軍士官長安德魯•馬克薩諾,在家中當著妻子和2個孩子的面飲彈自盡。

馬克薩諾長期在中東地區參戰,獲得過銀星勳章,號稱真人版“美國隊長”,他曾多次驕傲地表示應把自己的事蹟拍成電影。家人認為他長期處於戰鬥狀態,無盡的殺戮和派遣最終導致其精神崩潰而自殺。

此外,美國國內頻繁發生的森林火災、颶風等自然災害,也讓軍隊疲於應付,四處調動,許多軍人的正常假期被無限期推遲甚至取消,無形中增加了軍人的自殺率。

6.被戰爭放大的身心創傷

戰傷、疾病及姍姍來遲的補償,是造成軍人自殺的重要原因。

由於戰場自然條件惡劣、衛生條件很差,士兵們通常會患上面板病、腹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種疾病,多數會留下後遺症。據統計,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士兵受傷的比例超過7:1,遠高出兩次世界大戰的1.8:1和1.6:1,達到美國戰爭史上的巔峰。

在戰場上負傷計程車兵苦不堪言,腦損傷、四肢不全、毀容、失聰、失明甚至精神失常等永久性傷害會使他們一輩子痛不欲生,很多士兵歸國後因傷殘無法工作,酗酒、吸毒成為其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寄託。甚至還有少數士兵因實施搶劫、兇殺等被判刑。

不僅是永久性的肢體創傷,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是導致軍人自殺的“兇手”之一。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38%的退役士兵患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但僅有1/7接受了心理治療。據美國軍方報告,2001~2008年,美國共向阿富汗和伊拉克部署超過160萬士兵,其中至少有32萬人患有各種心理問題,症狀包括焦慮、消沉、噩夢、易怒和無法集中注意力等。自殺計程車兵中至少1/4有至少一種心理病史,大約20%曾被診斷出情緒紊亂,患有躁狂抑鬱症等疾病,另外8%的人患有焦慮症狀。

據蘭德公司調查,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前線返回國內的美軍士兵,大約有30萬人遭遇嚴重的心理障礙,其中20%被明確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這種疾病在參戰人群中比較普遍,表現為以迴避、警覺性增高為主要特徵的精神疾病,常伴隨焦慮、抑鬱和恐懼,是自殺的主要高危因素。患有PTSD的軍人往往會在幻覺、抑鬱、自責和絕望的支配下走上絕路。

在阿富汗戰場,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為了逃避殘酷的現實,總是在夜裡沒完沒了地玩電子遊戲、看DVD或者什麼也不做瞪大眼睛躺著,白天只要有時間就矇頭大睡。

一位退役軍士長認為,“但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過前線計程車兵,他們多半都會這樣黑白顛倒,因為長期擔心夜間受襲而焦慮,有的人回國後還會被送到陸軍精神病院去接受治療。” 一些士兵在自殺身亡前,曾出現過明顯的心理疾病症狀,但他們仍被命令留在伊拉克或阿富汗執行任務。有些人在沒有專業心理醫生的診斷和監督情況下服用抗抑鬱藥,違反了美國軍方慎用抗抑鬱藥的規定。而且,雖然根據國防部有關規定,患有PTSD計程車兵不能再被派往戰場,但很多患病計程車兵仍然被再次部署到伊拉克。

軍隊內部嚴重的性侵、虐待等現象造成的心理問題,也是導致軍人特別是年輕士兵自殺的重要原因之一。

7.破碎的人生、家庭與婚姻

分居、離婚、失業,是軍人面臨的主要家庭問題。

據美國防部2007年統計,美軍現役部隊已婚者佔55.2%,其中已婚軍官佔70.5%,已婚士兵佔52.3%;現役軍人中6.7%屬於雙軍人家庭;軍人家屬人數超過200萬。

近年來,除作戰外,美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任務逐漸增多,隨著軍隊的全球部署及頻繁跨地區調動,正常的家庭生活被打亂,兩地分居的情況長期存在。

據調查,因軍人頻繁調動,平均每個家庭每3年就要搬一次家;軍人妻子每小時的收入比地方僱員的妻子少3美元,而失業率則是後者的3倍(2014年);約有半數的軍人配偶處於臨時或長期失業狀態。

長期的家庭不和,必然導致最糟糕的結果——離婚。

《今日美國》報曾報道:“2004年有3325名軍官的婚姻走到了終點,比2003年上升了78%,是2000年的3.5倍。而陸軍參戰軍人中,去年有7152人離婚,比2003年上升了28%。陸軍官員說,戰爭的壓力、長期分居和難以重新適應家庭生活是離婚率激增的主要原因。” 美軍專家表示,有些軍人不願上前線,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會毀掉他們的婚姻和家庭;軍人夫妻長期不能團聚,由於互相的擔心甚至猜疑導致離婚,嚴重影響了軍隊的內部穩定和官兵士氣,有的軍人甚至因感情生活的失敗而選擇自殺。《2018年度自殺報告》指出,當年自殺的軍人中有40%是因為赴戰區前家庭關係破裂。

沉重的家庭負擔也是軍人尤其是士兵自我了斷的重要原因。

更令人寒心的是,軍隊醫院缺乏足夠的專家,大量傷兵及家人不得不忍受長時間的排隊等候;有的長途跋涉數百英里尋找合適的醫院,還要至少提前1個月預約醫生;大量重傷軍人得不到有效救治,很多人落下終身殘疾。

美國殘疾人協會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退役軍人中,有一半的人每天服用過量藥物,多數人有酗酒或嗑藥的習慣,1/4的人生活無法自理。

對於殘疾退役軍人家庭來說,除需要為退役軍人辦理大量複雜手續自行支付路費、住宿費外,治療傷病、殘疾的各種替代性療法、護理及購買處方藥也不由政府支出,全部由家庭承擔。這對大多數殘疾退役軍人家庭來說,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被視為美國軍人自殺的誘因之一。

對此,美國防部高層不願深究,卻歸咎於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社交孤獨,引發軍人和家屬不滿。以第82空降師為例,2017~2019年自殺人數分別為4人、6人、4人,2020年前10個月則已有10人自殺身亡。

今年7月22日,海軍“阿梅利亞•埃爾哈特”號乾貨船上的一名軍官因隔離期間精神壓力過大自殺。國防部高階官員表示,今年以來軍人的自殺問題從時間點看與疫情有很大重合,隨著任務的增加,軍隊的壓力將日益增大,軍人的自殺數量可能還會增加。

總而言之,從當前美國在全球用兵的情況看,軍人面臨的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再多組織、再多制度、再多承諾,在這個疲於奔命的大環境下,均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若不治本,今後還會有更多美國軍人將槍口對準自己。

擴充套件閱讀:

連西洋樂器都幾乎沒見過的中國農民,憑啥承包了全球最知名的吉他?| 瞭望智庫 新格局出乎人意料...... | 瞭望智庫 一箇中立國,如此甘當美國“炮灰”划算嗎?| 瞭望智庫 2.9億人的生計大事,千萬別“過度”!| 瞭望智庫 梳理近70年諾獎成果,發現了一個大秘密!慎點!太燒腦了… | 瞭望智庫 都鬧到這地步了,美國還在為口罩吵架、上街… | 瞭望智庫

1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福氣!西北新娘阿西婭,下車前對姑姑說的一句話,讓婆婆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