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3月31日,南半球的海風異常溫暖,英國皇家海軍奮進號駛離了紐西蘭港,船頭甲板上庫克船長皺著眉抽出望遠鏡,舉手投足滿滿英倫紳士味。所有船員都希望帶著發現紐西蘭的榮譽北上歸國,只有他一人堅持向西。
直覺告訴他,從古羅馬時期就在西方流傳的未知的南方大陸就在附近,直覺同樣告訴他,如果30天之內看不見陸地的影子,海上航行常見的起義也就不遠了。
第29天后,熟睡的庫克被猛烈的敲門聲吵醒,還沒等他起身,咣噹一聲,幾名壯的跟猩猩似的船員就把門擠開了。
事到如今,庫克也不困了,這輩子也就到這兒了,死就死吧,能讓我穿件衣服嗎?
陸地!是陸地!情緒激動的船員們衝上來對著庫克一陣狂叫,南半球太平洋的海風中,庫克望著西方海平面露出的廣袤陸地,激動萬分,不禁笑道,真涼快呀。
並以英王喬治三世的名義宣佈:整個澳大利亞為英國領土!土著們哈哈大笑,快看,這哥們喝多了,砰!砰!砰!三聲槍響,一地鮮血,一場橫貫澳大利亞大陸的種族大屠殺從此拉開帷幕。
廣袤的土地需要開荒,最需要人手,可是正常人誰來這鳥不拉屎的地兒?
不知道英王政府哪個精靈鬼突然來了靈感,囚犯呀!國內監獄早都滿了。本來還有美洲大陸可以塞,現在那邊鬧獨立不好送了。
這不正好送到澳大利亞去,既解決了國內監獄擁擠問題,又解決了海外開荒人手緊缺問題。此後80年間,14萬流氓小偷,兩萬JN陸續來到澳大利亞開荒,有功者被直接提拔為當地官員,澳大利亞的政府班子就這麼搭建起來。
可是人殺多了,傳出去不好聽呀,怎麼辦?精靈鬼又來了,改法呀!修改憲法!
1900年7月9日,澳大利亞聯邦憲法透過其中第一百二十七條寫道,統計澳大利亞聯邦州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口時,土著居民不得計算在內。
1840年,就是鴉片戰爭開打時,澳大利亞土著人口為三十萬人,經過百年的努力,到1903年土著人口數量僅剩六萬了。至於有多少土著人沒有算做人統計進來,1840年以前又死了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總之在流氓、小偷、JN等先輩的光榮努力下,澳大利亞利立國了。
1915年4月25日,暴風驟雨般的炮彈落到了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上,這個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的連線埠陷入一片火海。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正在搞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目標直取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林,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一錘定音。
遠端放炮好辦,搶灘登陸就難了,機槍一掃一大片,傷亡十分慘重,派誰去呢?自家的海軍部隊都是寶貝,丘吉爾可捨不得。就在這個時候澳大利亞人站了出來,扯著嗓子嗷叫,我去!我去!我去!丘吉爾說這不大好吧,那你快去,去吧!
經過11個月的艱苦鏖戰,計劃最終因英軍疏漏,指揮不當而失敗,最終造成五萬六千多人陣亡,其中澳大利亞軍隊陣亡兩萬五千人,佔總數的40%以上。
丘吉爾說,小夥子挺拼的!澳大利亞人痛哭流涕,說了一堆,總結成一句接地氣、好理解的話就是:爸爸,您別跟我客氣,沒有您,哪有我?
一戰期間,澳大利亞本土沒有受到戰火波及,又接到來自英國的大量軍事訂單,使其工商業獲得迅猛發展。一戰結束後,澳大利亞也獲得了個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籤個字,參與了國聯的起草。這個出生不久的新國家,第一次在國際社會露臉,但是後來英國爸爸越來越靠不住了。
1941年12月,綽號“馬來之虎”的日軍名將山下奉文率日本陸軍第二十五軍在馬來半島成功登陸。隨後日軍騎著泰國工廠產的腳踏車一路南下,所向披靡,僅兩個月的時間,就把英澳聯軍趕到了新加坡。山下奉文乘勝追擊,在潮退時抓住戰機,一舉攻入新加坡。最終英澳聯軍八萬五千人向三萬日軍投降,日軍兵不血刃拿下了新加坡。
已經成為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將其稱為英國軍事史上最嚴重災難。日本陸軍攻下新加坡的同時,日本海軍也搞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偷襲珍珠港,另一件是轟炸澳大利亞本土城市達爾文。偷襲珍珠港,直接導致了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轟炸達爾文則是澳洲建國以來首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本土遭到外國襲擊。
至此,澳大利亞拋棄了日漸式微的英國,轉抱美國人的大腿,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反擊,也需要一個安全的後勤基地,滿足美軍巨大的軍需給養需求。兩國一拍即合,在二戰中結成軍事同盟直到二戰結束。
二戰期間,澳大利亞本土沒有受到過多影響,經濟發展不僅沒有停滯,反而由於美英戰時軍事訂單得到飛速發展。到戰爭結束時,已經步入了發達國家之列。二戰結束後,亞洲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新中國的成立,讓美國轉變了對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戰略價值評判。
日本一躍從戰時敵人轉為美國人對抗社會主義國家的不沉航母,澳大利亞則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沒有入選美國自琉球群島起到菲律賓的環形防務線。
澳大利亞人急了,對日本的嫉妒也讓他們陷入瘋狂,拼了命也要跟美國籤同盟協議,但美國始終不答應。就在這時,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人操縱聯合國通過出兵決議。
西方國家發起出兵倡議後,澳大利亞人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扯著嗓子嗷嗷叫,算我一個!算我一個!澳大利亞人得知英國政府要在7月26日晚八點宣佈派兵支援,為了表現自己參戰是獨立思考的結果,而非追隨英聯邦國家的被動決定。澳大利亞在7月26日晚七點,早英國提前一個小時宣佈出兵決定。
就這樣,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應援美國的小弟,也是唯一一個派出了海陸空三軍的小弟。悉尼號航母想都沒想就開到韓國去了。
1950年,澳大利亞陸海空三軍一共也就九萬多人,光朝鮮戰爭就派出了17164人,佔總兵力的19%。為了認大哥,澳洲人真是下血本了。
美國人說,小夥子你挺拼呀!澳大利亞人慷慨激昂的說了一堆,總結一下,就是長兄如父,大哥,您別跟我客氣,咱爹不行了,盎格魯薩克遜家以後就靠您挑大樑了呀!
日本終究是外人,打仗還得靠親兄弟父子兵,美國大哥被感動了。1951年9月1日,《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簽署,澳大利亞終於和美國結為盟友,從此搭上了美國人的戰爭快車。
越南戰爭爆發後,為了吸引美國大哥重視,澳大利亞把出兵規模比朝鮮戰爭增加了2.5倍,先後有41937名澳洲軍人登上了越南戰場,傷亡率高達11%。
尼克松上臺後火速結束的越南戰爭,澳大利亞本來還想繼續渲染紅色威脅,提高自己在大哥眼中的戰略地位,無奈大哥都灰溜溜撤了,自己也跟著撤了。
911事件之後,反恐又成為美國人在全世界耀武揚威的新藉口。美國發動的戰爭,澳大利亞基本一個不落。海灣戰爭中,澳大利亞幫美國拿下了中東的石油,穩住了西方世界的能源命根子。
阿富汗戰爭中,澳大利亞幫美國在阿富汗這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地方打進了一根釘子,向北堵住俄羅斯向其威脅,伊朗向東堵住了中國的西大門。
另外還有伊拉克戰爭等等,期間,類似虐殺阿富汗平民的事,不知道澳大利亞人還做過多少。
澳大利亞人知道自己孤懸海外,遠離西方文明中心,所以有很重的邊疆自卑心理,生怕自己被西方文化母體所孤立遺忘和拋棄。
所以從古至今,附庸國給宗主國當炮灰,能當成這樣的澳大利亞如果稱第二,那沒人敢稱第一。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果美國在亞太沒了對手,澳大利亞對美國將毫無價值。所以,近年來在亞太地區,躥騰拱火最勤快的也正是澳大利亞。
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們一直是澳洲的最大貿易伙伴,儘管嘴上說不要,但澳洲人貿易還是要做的。總之澳大利亞就是一個奴性不改的弒殺強盜,誰能給它安全感,他就給誰當槍使。如果有一天我們足夠強大了,它是有可能成為三姓家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