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關於房地產的問題應該是上到高層,下到老百姓,中層社會精英數年來都一直關心的問題,我透過多個論證方式來談談未來房地產的預判。

是商品必有漲和跌

多年前我就提出過,任何市場化的商品都必定有漲跌,沒有一樣商品是可以一路高歌到底的,只是當時房地產還沒有到拐點罷了。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基礎邏輯。房地產雖然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但依舊是商品屬性。

城市化率已經到一定階段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普遍在80%-90%之間,而我國目前是60%左右,雖然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不再像前面20年的高速增長,接下來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到70%還會歷經15年左右的時間。任何事物都有高速期和緩慢期,不可能一直高速前行。

“房地產稅”箭在弦上

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還是靠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而大部分的地方財政、大部分來源於土地買賣、房產稅等,只有經濟發達的地方才有大量來自企業所得稅等其他收入。隨著城市化率的放緩,地方財政的腰包就和你我一下,鼓不起來。此時必將推出和發達國家一樣的房地產稅,賣地收入少了,房地產稅來補。而且已經在多地試點,以後炒房客的持有成本會很高,手中的房變成燙手山芋,要麼賣,要麼租。

房地產是拉動內需的剎車片

以往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是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發達國家主要還是消費型大國。近些年的國際局勢限制了出口的擴張,況且貿易逆差也不可能一直這麼美好的持續下去。投資也是如此,不可能一直持續,房地產就是投資中的大項。消費也是沒有升級,大家還是喜歡便宜貨,拼多多的崛起就可以從側面反應出並沒有消費升級,反而是消費降級,說到底還是大家的腰包不鼓,為什麼?大家省吃儉用還馬上到期的房貸呀!不給大家鬆鬆膀,大家怎麼消費呢?好在政府已經發現問題了,最近已經出來一些列各地政策:擴大土地供給、更嚴格的購房資格、更高的二套以上利率等等,都是為了遏制高房價,提高老百姓的消費水平。

舊城改造是最後的狂歡

前兩年全國各地的舊城改造如火如荼。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國家要在這個時候舊城改造,其本質是很多房企手裡的庫存太多了,那怎麼辦?一舉兩得,老城確實很多危舊房屋需要拆遷,房企有多餘庫存的不好賣。但大家也不要幻想一直會舊城改造下去,因為各地財政為了這個專案揹負了鉅額債務,等槓桿下降,再循序漸進的拆,才是合理的。

總結

按以上說法難道房子真的不會漲了嗎?倒也不是。我給大家提供幾個最重要的參考。

當地人口淨流入為正數且很大

當地經濟蓬勃發展

當地租金回報率大於存款利率

當地核心商圈、配套公共設施、學區房、優質小區

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利率

12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向太發文透露疼孫女!曝光給兒媳婦買的豪宅照,郭碧婷婚後太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