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社會,很多人都是靠勤勞致富,只要你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比如說春種秋收,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但是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發現,勤勞是很難發家致富,跳躍階層的。
為什麼窮人擺脫不了貧窮呢?為什麼負債之後很難翻身呢?關鍵還是得從思維上去改變!
以前讀書的時候有學習過,資本家是靠生產資本賺錢,而工人階層是靠出賣勞動力賺錢。工人創造的價值,自己只能拿走很小一部分,更多的一部分的剩餘價值是歸資本家所有。
你只能拿你的一部分,但是資本家可以拿你們所有人的一部分。論積累你肯定是追不上他們的。
其實這幾年,經濟大環境都不是很好,以美國美聯儲為首的西方國家近些年一直都是放水,而放水的方式就是透過大量印鈔票,沒有辦法,其他國家也只能跟著印鈔票,鈔票印的太多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之後,怎麼賺錢才好賺?那麼肯定是靠錢去賺錢才是最好賺的。只要你能籌集到大量的資金,或者說在銀行能貸到低息的貸款,只要你擁的生產資本越多,那麼才可以賺更多的錢。單純的出賣自己的勞力是賺不到多少錢的。
記得有個成功學大師講過,他以前在打工辛辛苦苦一個月只能賺1萬塊錢一個月,而他老闆兢兢業業的創業,一年能賺個百把萬的,而老闆娘每天打打麻將、旅旅遊,靠炒房輕鬆年入幾百萬上千萬的。
今年經濟大環境那麼不好,又碰到疫情這個黑天鵝,但是深圳及深圳周邊的房價都是暴漲啊,如果國家不調控,都不知道能漲成什麼樣子。最近很火的華潤4,門檻費都是350萬,1.3萬人交350萬參與搖號,房價是12萬一平。周邊房價17萬左右。換句話來說,只要你能搶到號,純賺500萬以上。你想一下,炒房那麼賺,那麼誰還拿錢去投資實體。但是你又想一下,這種機會,窮人根本就沒有參與的資格,細思極恐。
所以,如果想從負債狀態快速的翻身,那麼還是得學會思維改變,靠自己努力賺錢,肯定是很難翻身的,必須改變自己的思維,想辦法讓錢去生錢,或者說用生產資本去賺錢,或者靠別人的勞動力去賺錢。
1、尋找有效的避險工具。
很多人窮人的避險方式很單一,養老很多就是養兒防老、缺錢了就是借高利貸、或者說找個好老公、好老婆透過婚姻來改變生活,但是往往這樣很難真正的解決問題。
為什麼發達國家很少有這種思維呢?因為他們的社保、醫保非常發達,好多人都會購買商業保險,所以基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而且很多人都有理財思維,會去做一些其他的投資,比如說買債券、基金、股票等等。
2、做長遠的規劃
有個笑話說,天氣變冷了,買一件羽絨服需要1000元,而感冒了,花個幾十元就可以治好了,所以他的選擇是不買羽絨服保暖,天冷了寧肯感冒了再去治。
很多人,一有錢了,就選擇買吃的、買喝的,或者說買一些“精神糧食”買電子產品。記得小的時候有個發小就是這樣,他們家很窮,他們三兄弟都沒有讀什麼書,小學都沒讀完,說沒有錢吧,但是他們家有電視機,還拉了付費的有線電視。而那個時候很多人家裡真的連個電視機都沒有。
錢必須花在刀刃上,要做一些長期的投資,比如說投資自己,其實無論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比如讓自己去強身健體、報學習班、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等。
3、勇於去了解嘗試新的事物,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人和人的最本質的區別不是窮與富的區別,而是認知的區別。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解決辦法。你一個人對這個世界、對一個行業瞭解的有多透徹,那麼他就能賺多少。一個人只能賺到他認知範圍以內的錢,超出他認知的錢,靠運氣賺來的,遲早會憑實力虧掉。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足。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他的認知之時,這個世界有1萬種法子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與財富相匹配為止。
而避免我們淪為孤絕境地的辦法,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看準目標與方向,沉靜的努力並持續。保持空杯心態、持續不斷的去學習、敢於去了解嘗試心的事物,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