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為什麼說沙狐是草原的守護精靈呢?

在內蒙古的自然環境中,除了人類的過度開墾和放牧,齧齒類動物是造成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這些齧齒類動物不僅吃各種植物的枝葉,在食物短缺的季節,它們甚至連植物的根系也不放過。內蒙古草原生態脆弱,草皮一旦被破壞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復,加之齧齒類動物繁殖能力極強,稍不加控制數量就會以驚人的速度爆發,那時會嚴重影響到草原的生態平衡,所以一直遏制著這些齧齒動物的數量的,沙狐算是一大主力。

沙狐(學名:Vulpes corsac):體長50-60釐米,尾長25-35釐米,屬於典型的大尾巴狐狸。沙狐比常見的赤狐體型略小,體重約2-3千克,和一隻中等大小的狗一樣高,是一種長腿,紅灰色的狐狸。沙狐有典型的狐狸特徵,臉短吻尖,耳朵下寬上尖,背部呈淺棕灰色或淺紅褐色,底色為銀色,下頦至胸腹部呈淡白色至黃色,腹下和四肢內側為白色,尾基部半段毛色與背部相似,末端半段呈灰黑色。夏季毛色近於淡紅色。

這次在鏡頭中,沙狐是慢慢的、尋尋覓覓的走過,這也和它們的覓食習慣有關。沙狐以齧齒類動物為主要食物,鳥類和昆蟲次之。達烏爾黃鼠、黑線倉鼠和布氏田鼠在沙狐食物組成中超過50%,其它齧齒類動物,如草原旱獺、褐家鼠和跳鼠科等所佔比例小於25%,剩下的就是偶爾遇見的一些鳥類和昆蟲。

儘管沙狐的奔跑速度並不快,並且是中國狐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但是它們在對付齧齒類動物的時候卻非常有心得,沙狐的聽覺、視覺、嗅覺皆靈敏,齧齒動物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它的追蹤。鏡頭中它就在邊走邊聽地下獵物傳出的聲音,估計嫦娥五號著陸時的聲音,吸引了這隻在周邊遊蕩的沙狐,過來看看有什麼吃的,結果成功搶了鏡。

相比其它狐屬,沙狐更具群居性,甚至多隻個體共住同一洞穴。在冬季,為了彌補奔跑速度的劣勢,沙狐在長期的捕獵過程中形成了極佳的配合默契,它們結成小型覓食群體,群中有配偶和成年子女,它們住在類似“沙狐城”的相鄰洞穴,當然你這些洞也是順手搶來的,原主人大多是像旱獺這種稍大動物,因為沙狐並不擅長掘洞,它們考慮的只是怎麼把原主人吃掉然後暫居。

沒有哪隻沙狐的一隻定居在一個地方的,它們主要棲息於乾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帶,遠離農田、森林和灌木叢,喜歡在草原和半沙漠中生活,最初源自蒙古草原,這樣的環境並不能持續提供足夠的食物,它們天生是流浪的獵手,四處遊蕩,無固定居住區域,在覓食困難的冬雪季節,它們甚至會向南遷徙。

沙狐生活的範圍大且流動性強, 儘管一些研究揭示了有關沙狐的行為和生態的資訊,但很少有關於沙狐種群分佈情況。隨著人類活動的威脅和環境的破壞,沙狐的種群數量勢必會有所下降。截止2016年該物種總體生存並未受到威脅,目前沙狐在一些自然保護區(該地區的最高保護狀態)以及中國、俄羅斯、土庫曼、烏茲別克和蒙古的國家公園得到保護。

好在沙狐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強,交配期固定在每年的1-3月,妊娠期約在50-60天,春末夏初環境最適宜、食物最充沛的時候產子,每胎產仔2-6只,也有一窩11只的紀錄。沙狐2歲性成熟,壽命約6年。

在動物園中生活的沙狐,也能適應動物園中相對獨立的環境,只要吃飽喝足,它們的繁殖似乎不受影響,在20世紀60年代的莫斯科動物園裡,一對沙狐一共繁殖了6窩幼崽。

這次嫦娥五號降臨後,沙狐也算是在大眾面前露露臉了,以後估計會有更多的人注意到這種在草原遊蕩的守護精靈,在這種巧合情況下都能見到沙狐,說明內蒙古的生態環境治理真的見成效了。

在內蒙古,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中,近些年發現了多種絕跡多年的野生動植物重新回到沙漠中,包括天鵝、野兔、胡楊等100多種絕跡多年野生動植物再次出現,2013年甚至來了70-80只灰鶴,2014年又出現了成群的紅頂鶴,庫布其沙漠生物種類從不足10種增加到530種,降雨量從每年不足100毫米增加到每年456毫米,一系列資料下,都是近30年的各方艱辛治沙的成果。

向堅守在內蒙古環境治理一線的英雄們致敬,您才是真正的草原守護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內蒙古日報》

23
最新評論
  • 1 #
    沙狐:老子就是出來拿個外賣 竟然就這麼火了
  • 2 #
    沙狐的出現也是生態環境改善,我們治沙成果顯著的體現
  • 3 #
    沙狐第一個迎接嫦娥五號,贊
  • 4 #
    狐狸是個仲情意的動物,過來看看它的玉兔姐姐回來了嗎!一看沒回來,及不情願的趕緊走開了。
  • 5 #
    這隻沙狐要成精了!吸收了月亮的精華。
  • 6 #
    天意啊:嫦娥需要月兔陪呢
  • 7 #
    沙狐:終於有點混沌之氣了
  • 8 #
    沙狐是來找玉兔去玩的!
  • 9 #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吧。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成佛!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臺灣專家:大陸可對臺灣軍艦實施“飽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