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資訊爆炸的現在,不少人在被潛移默化之中留下了“澳大利亞是個發達國家”的第一印象,真正看到這個國家的第一眼反而會有落差太大的感覺。城市街景缺乏想象中的現代繁華感,交通網路極不方便,網購業並不發達,住家出行往往還能偶遇並不可愛的野生動物。
種種細節無愧“土澳”之名,不禁令人發出疑問:澳洲這種土的掉渣的國家,憑什麼稱為發達國家?
一個真實的澳大利亞
如果是第一次目擊澳大利亞“真面目”的人,很可能會用同一套語言來吐槽——“土澳!悉村(以歌劇院知名的最大城市)!墨村(南半球第一文化名城墨爾本)!堪村(澳聯邦首府堪培拉)!”澳洲這種土的掉渣的國家,所有專用名詞都自帶一股子土味。
因為澳大利亞的畫風,確實與常規印象的“發達國家”不太一樣。大城市中看不到連綿不絕的鋼筋水泥森林、充滿現代化美感的都市街景,幾大城市的CBD區域還比不過上海的一個區。
如果往郊區的方向走走、遠離大城市商業中心,甚至很快就能看到極富原生態的鄉村風景。
交通網路方面,高鐵動車就不要想了,公共交通也非常拉胯,基本上沒有私車就寸步難行。服務業和網購業對於在國內待慣的人來說,更是近乎荒蕪。意外之喜是常常與不同的野生動物不期而遇,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並不可愛甚至還挺危險……
總結來說,它的畫風更接近一般人印象中的“城鄉結合部”,與發達國家的頭銜存在微妙的錯位感。但其中緣由,其實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土澳”裡的這個土字,其實不見得全是指現代化設施太少,更有一層缺乏歷史積澱、沒有文化底蘊的深層含義。
畢竟和各大文明古國相比,澳洲要算開發較晚的大陸;哪怕是以西方文明自我標榜的英法俄意,一提到澳大利亞也總喜歡先玩一波“罪犯流放地”的歷史梗。這麼一比,可不就顯得澳大利亞發家偏晚,土了吧唧?
其次,一個國家算不算髮達國家,並不是靠地球居民閒聊八卦說了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可是實打實地推出過一整套統計方法,用“人類發展指數”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如果按這套公式來計算,澳大利亞的得分是真的非常高。
聯合國背書:《人類發展報告》
從1990年開始,UNDP就開始釋出一年一度的《人類發展報告》,算是對全球各國在前一年的發展狀況作出衡量和總結。這份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人文發展指數(HDI)的概念,參與計算的最重要變數有三項——預期壽命、教育水準和生活質量。
本質上,這套計算方式帶著對傳統GNP指標進行挑戰顛覆的目的,得出的結果也更接近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從近年的資料來看,在這套統計模式下挪威和澳大利亞簡直就是輪流坐莊,包攬了前二的位置——在上世紀90年代中之前澳大利亞佔先,此後挪威開始穩坐頭把交椅。
按照UNDP 給出的參考資料,HDI指數超過0.9即為發達國家,超0.85的是準發達國家(可以理解成預備隊)。有資料有真相,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澳大利亞妥妥的發達國家沒毛病。
天賦加機遇,澳洲起飛
澳大利亞能夠躋身發達國家的天賦條件,最簡單說來就是地大、人少、資源富還沒鄰國。
它的國土面積位居全球第六,人口卻才兩千多萬,還不夠重慶一個直轄市的常住人口多。如果簡單粗暴地算平均,澳大利亞是全球最為“地廣人稀”的國家:每平方公里只有3.3人。
這片土地上住的人口那麼少,但澳洲大陸本身位於幾大板塊的邊界,早期頻繁的地質運動形成了豐富的礦藏,之後數億年來長期積聚富集,整片大陸又開發較晚,以上種種原因造就瞭如今礦藏資源得天獨厚的澳大利亞。
據探明,澳大利亞擁有的礦產資源超過七十種。其中,東北部鋁土礦的儲量在全球首屈一指,佔了世界儲量的35%。
東南沿海有大量儲煤,西部又有豐富鐵礦,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的出口量都佔據世界首位,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量居世界第二,鋁和黃金出口量居世界第三。有著這樣令人羨慕嫉妒恨的資源儲備,澳大利亞還得到了一個“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的稱號。
雖然都是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的情況與第三世界一些“賣礦餬口”的國家卻有著本質區別。而且它的資源也不僅礦藏一項,同樣有著極為優越的農牧漁底子,人稱“騎羊背的國家”、“手持麥穗的國家”。
它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牛肉出口國,人均食肉量(特別是羊肉消費量)位居全球前茅,比英美等發達國家更高,眾所周知,羊肉在主流牲畜中出肉率最低,消費高恰恰說明了畜牧業的發達。
四面都是海,捕魚區的面積比國土還大16%,全球排名第三,光是已實現商業捕撈的海產品就有六百來種。
在英語系國家中,甚至還流傳著為澳大利亞量身定製的片語“The lucky country”,意思是幸運的國家,頗有一種“不用吃苦不受累,躺著放羊就享受”的感覺。在地緣條件、歷史機遇等方面,澳大利亞的國運也堪稱一帆風順。
它是世界上唯一“一洲即一國”的國家,四面環海沒有鄰國,光是不用擔心“近鄰”壓力這一點就夠優越了。早年當著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後來獲得了獨立,至今都還是英聯邦的成員國之一。
英國人雖然對“流放犯”的梗念念不忘,工業革命的成果移植卻是實打實的利益。完美閃避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破壞,一貫緊跟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因此機遇很不錯,經濟方面又和中國關係密切,再加上政治局面相當穩定,多年發育下來自然就獲得了不低的成就。
究竟“發達”在哪裡?
關於“發達”的具體表現,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在澳大利亞的大城市很難有感覺,一旦去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就能直觀地感受出來”——總結來說,就是得益於制度完備和長期的穩定發展,全國的城鄉差距非常小,資源相對均衡。
澳大利亞的人口聚居大城市集中於東南沿海,中部存在大量人煙稀少的荒漠。但即使在這些接近無人區的地域,仍然保證了網路、公路、鐵道、電力的基本輻射,該有的加油站一定會有,任何一個廁所裡必定會有衛生紙,這本身就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在大多數國家的發展歷程中,往往都會有按階段不同的輕重緩急之分:調動資源、集中力量於某個領域,只要行政能力不差,往往都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世間萬事常常一體二面,工業發達了,環境往往就拉胯了。
澳大利亞的一大優勢,就在於它已經很少需要去進行這樣的取捨,而呈現出一種相對平衡的態勢。
此外,這個國家對小眾人群比如LGBT、動保、素食主義者等等,都保持著相當大的寬容度,對弱勢殘疾人群的關懷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曾經有人舉例,說是在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已經擁有了無障礙快速通道。殘疾人出門停車有專用車位,上公交有專用踏板,每條公路上都鋪設了“真正可用”的盲道。
從1992年開始,《殘疾人歧視法案》出爐,將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提到了法律高度;政府和社會力量提供的津貼、工作機會等扶助措施也已經執行多年。
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社會福利
澳大利亞的社會保障策略始於1910年“傷殘撫卹金”的設立和1912年的“產婦補貼”,在當時環境下,這些做法還被普遍認為“過於激進”,因此澳大利亞可以說是社會福利事業的先驅。
此後,各屆政府不斷完善規則,至今社會保障制度已經相當完善,既覆蓋到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又絕少可以被利用的漏洞。
1984年,澳大利亞透過《全民醫療保障法》,創立了Medicare制度。每個澳洲公民或者持有永居卡的人都可擁有自己的Medicare卡,從而享受到免費的醫療保險。
此外,澳大利亞與其他十一國簽訂了相關協議,Medicare卡在英國、瑞典、荷蘭、挪威、義大利等國也同樣意味著享受免費醫療的權利。
教育方面,澳大利亞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高等教育收費,但可以申請無息助學貸款,工作後再分期償還。對本地學生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且費用更低。
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優勢在於澳大利亞護照的含金量。根據18年發出的一份統計資料,在《世界含金量最高的護照排行榜》中,澳大利亞與希臘並列第六,擁有183個免籤國。
其實,一切光鮮亮麗、激動人心的資料都是手段和途徑,最終目的還是要反哺於生存於這個國家的國民。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澳大利亞面對“憑什麼稱為發達國家”的疑問,也的確沒什麼好心虛的。
結語
在擁有經濟、福利多方面的優勢之餘,澳大利亞也並未忽略在國際上猛刷存在感的舉動:它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之一,G20、太平洋島國論壇等組織中也有不弱的存在感。
從各個角度來說,它確實對得起“發達國家”的得分,只不過因為地理人口等種種原因,顯出一種“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的畫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