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付費自習室在各地悄然“走紅”。
每個大約一平米的隔斷裡,約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形成一個私密的學習空間。
每個小時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到了週末還往往“一座難求”。
學習和成長,是近幾年來被頻頻提及的關鍵詞。
“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打”,“這個時代正在拋棄不願意學習的人”。
簡言之,不學習就會被淘汰。
強烈的危機感,激發了提升的熱情,學習幾乎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各種學習資源、學習手段也層出不窮,比如各種形式的打卡,各種教人自律的影片。
主動學習、自我提升,原本是好事,但伴隨而來的卻往往只有無窮盡的焦慮,以及寥寥的改變。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那麼焦慮,為什麼並沒有獲得提升,這恐怕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迷茫所在。
讀完《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我從中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我們都陷入了成長的誤區。
原來靠毅力苦苦支撐的努力並不會帶來持續性的進步,成長是個系統性的工程。
《認知覺醒》是一本成長書籍,但它不同於其他勵志的圖書,沒有太多的雞湯,反而分析了很多底層邏輯,尤其是腦科學的部分很新穎。
成長的開始不是動手,而是認識自己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作者周嶺是一位心智探索者,他在個人成長中發現,其實“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並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成長方法論。
在這本書裡,周嶺教我們透過大腦構造、潛意識等底層規律認識自我,再從刻意練習、深度學習、知識關聯等領域找到學習的規律,從而提升自我的學習力、自控力、專注度、行動力等。
只有看清規律和真相,從而內化出真正的認知驅動力,才能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越自律越焦慮、越努力越痛苦”不是偶然的早起、買課、各種學習群、運動群打卡,但努力的同時,還依然伴隨著焦慮,甚至越自律越焦慮。
其實焦慮的根源特別簡單,就是:
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說白了,就是什麼都怕錯過,什麼都想得到。
別人寫作掙錢了,自己也想利用業餘時間寫作;影片爆火,又想拍影片;都說管理不好身材的人,掌控不了人生,又想跑步、健身。
於是,給自己列出一系列的成長清單,什麼時候運動,什麼時候聽課...
但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敗退了,有些人筋疲力竭,有些焦慮滿懷,為什麼會這樣,都是不瞭解大腦構造惹的禍。
美國的腦科學家保羅·麥克蘭認為人的大腦是“三位一體腦”,《認知覺醒》裡周嶺將這三部分稱為: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
圖片來自《認知覺醒》
它們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但卻不是隨著人類出現同時具有的,在我們人腦中的發育成熟時間也不一樣。
本能腦,顧名思義主管本能,維持生命的工作由它負責。
情緒腦要到人的青春期才會成熟,掌管著人的情緒變動。
理智腦差不多要到22歲才會發育成熟,人類要靠它來理性判斷、規劃生活、控制衝動等。
看起來理智腦很重要,但事實上,我們人類的大部分決策都是靠本能和情緒完成的。
刷手機和看專業書,哪個更重要,理智告訴我們當然是看專業書,但本能告訴我們:更想刷手機。
所以很多人雖然制定了學習計劃,但執行中卻被刷手機等娛樂替代了,也就是理智腦被本能腦和情緒腦壓制了。
成長就是要讓理智腦增強,不是抹殺本能和情緒,而是用理智驅動本能和情緒。
這樣就不會出現用意志力苦苦支撐的情形,精疲力竭,卻收效甚微。
科技發展並沒有改變學習機制《莊子·天下》有云:“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後演變成“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學問淵博。
古代要裝五車的書籍,在今天大約也就是百萬字,這些字的書籍我們只要一個平板就裝下了。
我們現在更不必像古人一樣抱著書籍才能學到知識,似乎有太多的渠道可以獲取各種“知識”了:
每天聽本書,不到半個小時就瞭解完一本書的主要內容
各種名家專欄
線上課堂
...
不僅高效,還乾貨滿滿,這學習效率,看起來提升自我指日可待,但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這種都是淺層次的學習,是被動學習,只是獲取了新資訊而已。
圖片來自《認知覺醒》
很多人把資訊等同於知識,其實這兩者是有根本區別的。
萬維鋼說:真正的知識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運用它幫助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解決實際問題。
而我們透過網路、聽書等渠道獲取的不過是資訊而已,可以用來增加談資,卻無法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這種淺層的學習方式增多,會削弱我們深度學習的時間和能力。
只有經過深度的主動學習,我們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遇到問題時,幫助自己做出實用的決策。
如何深度學習,打造自己的學習力,周嶺也結合自己的經驗在書中給出了參考方法。
淺層次的學習就是全無用的嗎,也不盡然,它既是我們獲取新資訊的入口,也能帶給我們思考和啟發。
好的成長不是“跳出舒適區”,而是不斷“遊走在舒適區邊緣”跳出舒適區,一度很流行,“一定要跳出舒適區,不然你會死”。
待著舒適區裡,安於現狀,確實難有進步,但跳出舒適區,就一定能進步嗎?事實可能是你很快就放棄了。
圖片來自《認知覺醒》
我們都知道舒適區之外肯定是不舒適的,可以說是困難區,困難的事情想堅持下來必然很難。
就像網友對周嶺說的那樣,原本規定自己每天跑步一個小時,靠著意志力堅持了一段時間,還是中斷了。
改為每次30分鐘,最好不少於一週4次。調整以後發現,我可以不用太靠意志力去做這件事,而且會主動想辦法堅持。
“每天一小時”和“每週大約2小時”,哪個運動效果好,不言而喻,但前者很容易放棄,後者更容易堅持,最終產生複利效應。
圖片來自《認知覺醒》
什麼時候進步最快?那就是既有挑戰又有成就的時候。
沒有挑戰就沒有進步,但只有挑戰沒有成就,就容易放棄。
只有站在舒適區的邊緣,不斷進行練習,將這個邊緣擴大,等原來的困難區變成舒適區,成長是必然的。
所以成長和改變不能一味地“打雞血”、拼意志力,而是“站在舒適區邊緣,一點一點往外走”。
決定人們差異的是什麼,是認知能力。
認知影響選擇,選擇決定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認知不清晰,行動都將是盲目和低效的。
所以雖然行動第一,但瞭解底層規律應該更靠前。
你只有瞭解了大腦的運作機制,知道如何增強理智腦的功能,才能學會如何不斷擴大舒適區的範圍。
只有建立起科學的學習策略,才能真正打造自己的學習力。
成長是個系統工程,起點是認知的覺醒。
周嶺在《認知覺醒》寫到:
即使你沒有萬貫家財,也可以透過提升覺知來增強自己感知世界、完善自我的能力。
有了覺知,我們就能慢慢過上一流的生活,即使它來的不會那麼快。
願我們都能透過認知覺醒、提升自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加油!